第822章 《迷途》

看到线索全断了,叶执翻回封皮仔细看了看剧名《迷途》,编剧松涛。叶执记得编剧团队每一位老师,他们都是很有创意适合聂成峰戏路的编剧,由张光国亲自一个个去谈去签约。

印象中这位松涛编剧不到40岁,在正剧圈属于非常年轻的新秀。凭借四年前一部年代剧《哈尔滨往事》崭露头角,之后签约在工作室名下为聂成峰工作。

松涛是八零后土生土长东北人,他的剧本都以**十年代东北为背景。涉猎题材范围非常广,作品年代感强,真实有代入感。

这次的剧本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八十年代老东北的味道,如果拍好了应该很有质感。剧本只看了一半,叶执已经准备选这个本子。只要后半部分剧情不崩,大概率就是它了!

案件线索中断,军令状日期临近。无法按时破案如巨大的石头压在师徒二人心里,首当其冲就是师傅孙刑警。所有人都在质疑孙刑警,就连孙刑警也怀疑自己大概想复杂了。

师徒二人迟迟无法破案,警局又有很多案件需要人手去调查。局长最终决定将焚尸案放一放,安排二人去调查其他案件。

先是建筑公司盗窃案,据公司负责人说,门卫夜里上班被两名蒙面歹徒打晕,抢劫了财务室。奇怪的是财务室里贵重物品都没丢,只是锁在票据柜的票据被烧毁了大部分。

后经调查发现,这家建筑公司半年前有8吨钢材不翼而飞,总价值一万多元。一万元在当时由于金额巨大,轰动了整个辽源市。

上级机关派调查组到建筑公司调查情况,发现公司经营管理十分混乱。就在调查组准备核查公司账目时,财务室的相关票据被抢劫烧毁了。

之后参与调查的警员家属遭人跟踪尾随,警方猜测这件事极有可能是烧毁票据那帮人干的,为了警告警方不要再查。跟踪之人十分狡猾,警方几次蹲守都无功而返。

抢劫案还未告破,师徒俩又被派去调查另一起命案。报案人说看到4个蒙面男人开着一辆手扶拖拉机,将一具男性遗体拉到荒郊野岭,倒上汽油给烧了。被烧的男人身高约175,30左右年纪。焚烧、汽油,师徒两人脑中灵光一闪,会不会与河边被烧女人有关?

河边被烧女人的丈夫失踪多日,身高年龄与报案人描述相似。报案人所说抛尸地点距离河边焚尸案只有15公里,作案手法极其相似,难不成失踪的丈夫也遇害了?

当年农用拖拉机归集体所有,根据现场拖拉机轮胎痕迹,警方在附近一个小煤矿找到了涉案拖拉机。经过调查,被焚烧的男性遗体是当地一位意外坠亡的矿工。当地人认为横死的人不能入祖坟,遗体需拉到山顶焚毁,一切都是误会。

这起案件给师徒二人打开了新思路,当初河边焚尸案被害人面部损毁严重,说明凶手不想暴露被害人身份。调查时警方虽然查到了被害人身份,却没公开这一信息,并且叮嘱家属不要对外声张。孙刑警决定反其道行之,联合被害人家属上演引蛇出洞大戏。

警方让被害人弟弟对外说,公安局已经通知他去辨认河边焚尸案遗体。消息放出三天后,被害人妹妹在自家窗台上发现了一封信。

信以丈夫的口吻书写,信上说:“夫妻二人蒙难逃亡广州,都是建筑公司惹的祸。待到风平浪静时,夫妻双双把家还。无论谁到家里问情况,你们都要一问三不知。孩子劳烦多照顾,看完此信尽快烧掉。”

这封信让师徒二人看到了破案的希望,首先经过字迹鉴定,信不是被害人丈夫所写。

其次,消息是被害人弟弟放出去,信却是放在被害人妹妹家窗台,说明凶手对被害人家庭情况了如指掌是个熟人。

第三,送信者想制造被害人还活着的假象,不想家属去警局辨认尸体,送信者必定是知情者。

第四,信中提到建筑公司与前段时间调查的建筑公司居然是同一家。更巧的是,被害人丈夫是建筑公司8吨钢材提货人。然而他所在供销社与建筑公司并无业务往来,无故提走8吨钢材其中必有猫腻。

据建筑公司负责人说,当初找到提货人家里询问情况。被害人说丈夫去长春出差了,提钢材的事都是张科长一手操办,丈夫只是跑腿打杂的。

张科长是建筑公司销售科科长,对钢材销售业务非常熟悉嫌疑很大,张科长却矢口否认与8吨钢材丢失有关。然后就发生了调查组调查相关票据,财务室遭盗抢票据焚毁事件。

事情查到这里,河边女尸、被害人丈夫还有这8吨钢材定然存在着某种联系。师徒二人再次走访其所在供销社,一位休息多日刚刚销假上班的门卫大爷提供了新线索,一封寄给丈夫的信。

信出自一家长春劳务公司的员工,内容是向被害人丈夫索要购买8吨钢材的发票。师徒二人马不停蹄赶往长春这家劳务公司了解情况,经调查钢材确实是丈夫卖给这家劳务公司,对方为此支付了万元费用,却没给他们开具正规钢材发票。

不久前被害人丈夫还给该公司写信说:“以后想要多少钢材跟我说一声,我们张科长都能搞定。”所有线索都指向张科长,他成了最大嫌疑人。

接下来警方以各种借口,暗地里将张科长与他周围亲朋好友,所有人的笔记都收集到手里,经过字迹对比却没发现任何可疑之处。就在师徒俩犯难之时,一个意外之举竟让真凶浮出水面。

当初有人带口信给被害人,说她丈夫去长春出差。如今除了被害人,还有人见过这个带口信的人,正是被害人7岁的女儿。只是女孩年纪太小,母亲去世父亲失踪,受到打击一直不愿意开口说话。

在小徒弟的开导善待下,如今女孩走出阴霾,愿意帮助警方认人。警方把嫌疑最大的张科长照片混在一堆照片中拿给女孩辨认,结果女孩真从照片中认出了母亲失踪那天去他家捎口信的人。此人并不是张科长,而是建筑公司仓库保管员。

警方将调查重点转到这位仓库保管员身上。经过暗中调查,此人父母都是当地某公司领导,家庭条件非常好。他的一位朋友字迹与被害人妹妹窗台上信件字迹一模一样,警方立即将这位朋友带回警局问话。

据这位朋友交代,信是他写的没错,却是仓库保管员请他帮忙代写。于是警方将仓库保管员叫来问话,对方主动交代:“我也是受人之托,所有事都是单位销售科张科长让我做的,是他开的提货单,才能从我手里提走8吨钢材。”

“后来上级派调查组来查钢材失窃案,张科长担心那女人会将盗卖钢材的秘密泄露出去,让我在那天晚上和他一起把那女人骗到河边玉米地。当时我看到他还带了一桶汽油,张科长在动手之前还侵犯了那女人。”

“那女人估计猜到张科长动了杀心,跪在地上苦苦求他饶命。可张科长完全不理会,趁其不备将其掐晕,然后用铁丝捆住她的双手。这时张科长对我吼了一句‘你先走’。我一听撒腿就跑,没一会就听到了一声尖叫,同时玉米地里的火苗窜得比玉米杆子还高。”

“后来张科长怕女人的家属去辨认遗体,就指使我写信。我担心警方会查到我,就请朋友抄了一份。”

根据仓库保管员的口供,警方将张科长逮捕归案。案件终于告破,孙刑警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又发现了不合理的地方,仓库保管员的口供不太对劲。

仔细梳理口供,仓库保管员能说出很多警方没公布的细节,说明案发时他确实在场。口供中说张科长用铁丝捆绑过被害人双手,然而法医尸检时并没有发现被害人双手有捆绑痕迹。口供与事实不符,仓库保管员一定还有所隐瞒。

另一边张科长自从被捕就天天喊冤,总说他什么都没做,什么都不知道。起初警方以为张科长心理防线强,存有侥幸心理拒不认罪。现在想来,案件也许另有隐情。

警方重新审讯仓库保管员,几番斗智斗勇,对方终于交代了案件实情。8吨钢材被盗是仓库保管员精心策划,他的朋友和被害人丈夫都有参与。用一份伪造的提货单将钢材运走,由被害人丈夫牵线搭桥,将钢材卖给长春一家公司。

买钢材的公司索要正规钢材发票,三人找关系弄了一张啤酒发票给对方。仓库保管员担心事情会败露留了一手,让被害人丈夫写信给买钢材的公司,说以后买钢材只管说一声,张科长都能搞定。张科长确实是被栽赃嫁祸,整件事与他没有半点关系。

事情败露上级下来调查,仓库保管员决定先下手为强,将被害人丈夫干掉。两人相约谈事走到一处矿场,趁其不备用锤子袭击了对方,事后将人扔进一口废弃的小煤井里。煤井里的人还有声音,担心被人发现,捡起石头丢下去直到没有声音。

事后仓库保管员去家里找被害人,交代她钢材被盗一事她丈夫也有份。他去长春避风头,如果不想他坐牢,有人调查就将所有事推到张科长身上。此后仓库保管员越想越不放心,怕那女人知道太多把自己供出去,决定杀人灭口。

案发当天他骗被害人,丈夫已经从外地回来了,要带她偷偷去见丈夫。两人到了河岸边,需要淌水过河,被害人将袜子脱下揣在兜里。过河后图穷匕现,被害人逃到红薯地被逮住,凶手要求发生关系,过程中在红薯地掉了一只袜子。

之后凶手将被害人带到河边,将其掐晕倒汽油点火后离开现场。除掉了夫妻二人,仓库保管员还有一件事要做,要销毁当初伪造的提货单和票据,这才有了后来财务室被盗抢焚烧票据案件。之后又听说被害人弟弟要去辨认尸体,只能伪造一封信阻止家属认尸。

看完整个故事,叶执长长叹了口气。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剧本里每一条人命都是真的。所谓改编就是给孙刑警加了个徒弟,也就是叶执的角色。剧本精彩是案件本身精彩,编剧只是内容的搬运工和加工者。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镜中色

春夜渡佛

贵妃娘娘千千岁

春盼莺来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无畏者游戏(娱乐圈)
连载中墨球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