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礼发愁,文礼皱眉。
等他把整个市场都转了一圈下来,脸上就差写上“苦恼”两个字了。
没有一间铺子是招租或转让的!
你们的生意都这么好的么?
他忍不住内心咆哮,又自问自答:是的,人家的生意就是这么好!
沮丧的秦文礼垂头耷脑的回到书店,继续帮着二嫂上书。
姚云有些意外:“你晚上不回去,婶娘那说了吗?”
秦文礼点头:“我出来之前说了。”
今天这事儿是请示过母亲的。她也知道二哥离世,几个兄弟肯定要帮衬着二嫂,便也点头让他给帮帮忙。
五点,秦文平也赶过来帮忙。几人一直草草吃了饭,一直忙到快凌晨,所有的书总算全部归置到位。
姚云不知该怎么感激。她娘家也是开书店的,自家忙的时候他们也同样忙,纵是想帮也是有心无力。只有这几个兄弟侄子,是真的忙前忙后任劳任怨,要不是这两个兄弟,她们可能还得两天忙活。
唉,老二再世时没觉得兄弟多了有什么好,反倒嫌亲戚麻烦事情多。直到真正用人的时候,才发现有亲人多可靠。
秦文礼晚上住秦文平家。
本来还想找四哥支支招,结果两人都累狠了,一挨枕头鼾声四起。
一觉睡到大天亮,哥俩起床洗把脸,这才有时间说话。
“龙鼎商场那啥位置啊,八县一区都来这儿进货,就是有转让的不等消息放出来早被人抢了,你想开在里头,没戏!”
秦文平直截了当指出这条路走不通。
“那咋弄,我们今年的一切规划都是围着这个专卖店开展,现在却卡在了第一步……”秦文礼哭笑不得。
心里也有些懊恼和挫败,这就是不提前考察市场的弊端。
“里边没戏,不过龙鼎三面临街的铺子倒是没那么难租,就是租金贵一些。”
租金贵,也就意味着支出大,利润少。
秦文礼只能把这个事儿记下,等回家让老母亲做主。
吃了饭,他不死心,又跑了一遍龙鼎,和昨天一样,他只能彻底死心。
……
“情况就是这样,问了我四哥,他也说不好找……”秦文礼垂头丧气地汇报完,就等着老母亲发话。
这个情况胡玉凤也没预料到。怎么说呢,只能是他们乡里人见识太少。
胡玉凤沉思片刻,便决定改天亲自去看看。
倒不是不相信文礼,是既然开店没店面,那要不试试那小摊子?
翌日秦文礼陪着她来到了龙鼎,实地看到那小摊子胡玉凤也沉默了。她怎么能觉得文礼是有了厂子心有些大看不上小摊子呢,就说这小小个,真在这儿卖容易拉低产品的档次。
算了算了,还是另想辙吧。
于是四人又开了个碰头会议,便制定出了个新方案。
先向各个批发铺子推销,同时紧盯着商场及周边,只要有苗头立即拿下。
三月份,秦文礼骑着心爱的小摩托,正式进军龙鼎商场。
摩托是上个月买的,是胡玉凤主动提的。厂子建成以来,她要么在厂子压阵,要么回老家散心,跑腿的事情都是交代给秦文礼,因此便没发现等班车的不便之处。
可连续跑清塬的这几天,真是受够了等车的苦。第一天班车九点四十到门口,于是第二天她们九点半出门,结果等到了十点才来。第三天九点三十五出门,他娘的又没赶上,正是受够了。
带上钱到了清塬她就喊上秦文礼直奔卖摩托的地方。
秦文礼一到地方就像老鼠进了米缸,脸上虽是不动声色双眼却放着亮光,看着那台都觉得好。但他牢记着买车的目的,他们还没富裕到喜欢哪个买那个的地步,首要就是实用。
老板听了他们要求,给推荐了两款,一辆隆鑫一辆嘉陵125。
秦文礼坐上去试了试,心已经偏向了嘉陵。和胡玉凤一商量,两人轮番上阵磨价格,硬是从6000磨到了5400,附送一个头盔。
交钱,办手续……秦文礼把钥匙插进钥匙孔,拧动油门“呼呼”两下踩,摩托车便轰鸣启动。等老母亲上车坐好,秦文礼一脚离地,释放离合器,只有一个感觉:爽!
感谢母亲。
……
今日秦文礼前后左右都绑着麻花礼盒,这还是过年那会儿剩下的,这次正好派上用场。
到了地方调整好表情,提上礼盒钻进铺子。
一进门就笑脸迎人:“哎呀,老板忙着呢!”都是生意场上的人精,深谙伸手不打笑脸人的道理,老板便也笑着回应。
一天下来,礼盒是全都送出去了,可没有一家应承的。秦文礼也知道这事儿急不来,好歹等上几天,容人家打听打听,对自家产品心里有个底再说嘛。
但这些天也不能真就啥都不做。
他想出个主意,印了一摞子宣传彩页,就站在食品批发那个巷子口,凡是进来的都发上一张,顺便邀请人家品尝自家的麻花。这么着还真拉来了几个客户,有些散客见状也挤过来听着,听着听着就买了。
秦文礼干脆租了个三轮车,拉着四五箱麻花边卖边宣传。
如此过了几日,他便厚着脸皮二次上门。其中一家叫“嘉嘉”的食品批发铺子略有兴趣,让他将各色产品都送来些先试试水。秦文礼当即大喜,给杨建打了电话让送货,晚上又约着老板出去搓了一顿。
货是进了商场,宣传上秦文礼却并不停歇。依旧是发传达加试吃这套组合拳,有感兴趣的就领到“嘉嘉”。各家商铺的东西都差不多,客商买了麻花顺便把其他货也进了,老板看秦文礼的眼色越发和蔼,称呼从小秦都变成“老弟”了。
在商场宣传这些天,秦文礼也留心观察人家都是怎么推销的,还真学到几招。就说那个送衣服的,一水的白色,上面映着四个黄色大字:“兴旺食品”。
嗯,这一套可以搞,秦文礼立马这件事记心上。
下午顺路经过书店,姚云塞给他一包衣服:“都是进货时送的,我们也穿不完,你拿回去老家干活穿。”
秦文礼打开一瞧,这不就是今天那人送的那种?
当下问了姚云,原来这叫文化衫,差不多品牌都会定制,也是宣传品的一种。秦文礼当下问了在哪里定制,这个姚云还真知道,当场就指了地方。
秦文礼回家把衣服给胡玉凤一瞧,说起定制的事情,胡玉凤也同意。干脆让他多定制些,就当是厂服,以后司机和员工都穿。
厂服到货的时候,杨秀的香酥小油饼也检验合格,可以装袋销售了。
于是秦文礼又一次踩着摩托奔向清塬。
就这么忙忙碌碌的,一转眼又到了夏天。
商铺租赁依旧毫无消息,倒是周边有铺子出租,可要么太大,要么价格太高。他便把心收回来,继续往这些批发商身上使劲。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除了嘉嘉,还有另外四家也和厂子签订了供货协议。
……
胡玉凤现在就是甩手掌柜,生产有惠子看着,市场有文礼看着,研发杨秀比她还积极,这么算下来后,她发现自己似乎无所事事了。
难捱的酷暑刚过,但空气里的燥热一时还不能全部散去。落日熔金,天边一片绚丽的云霞照在厂房外墙上,白色的墙壁便泛起一层薄薄的粉金。
胡玉凤在窗前久久驻足,看着这一派祥和景象,本该安定的心却总像是踩在空里。
这种情绪来的莫名,胡玉凤只当自己是闲得慌,干脆收回目光伸了个懒腰,几步回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打给苟支书。
进了八月,只要落上几场小雨,冬小麦就能种下去了。
电话一通,苟支书很快接起。两人照例寒暄几句,苟支书不等她问,就抢先说了进展。
“四队工作全部做通了,其他几个队也有来问的,我挑了几户连片的。麦种也都发下去了,擎等着老天爷给雨就播种呢。”老苟在那头笑得大声。
何止这些,他连示范点的牌子都制作好了,就等着合适的时间给订上去。
一想到其他村子还在为年终观摩焦头烂额,心里就得意万分。
胡玉凤闻言笑着感谢了他一通,约好改天回来坐坐,便挂了电话。
坐了会儿她又拿出会议笔记翻了翻,把今年的事情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便觉得参观这个事儿可以提上日程了。
年初那会儿就说让杨秀出去呢,结果忙忙碌碌三季度都要过完了,秀儿还是围着油锅转。
一方面是家里真忙,不止是忙厂子里的事情,还有村上和亲戚家的红白嫁娶,凡遇事家里都要出人帮忙。这个人以前是杨秀和文礼,现在人家也知道他们忙的走不开,便免了文礼的差事。他凡事就是端盘子站桌子,这个换人就行。
可杨秀不能换,她是灶上的一把好手,谁家办事她都是厨子的好帮手。村上就这么几个利索的小媳妇,是真没人换上了。
另一方面,杨秀也陷入了研发瓶颈期,油饼还好好的,油糕的问题是层出不迭。洋县这边的油糕都是烫面皮裹着糖心,咬一口外皮酥脆掉渣,内里绵软流心。
可要做成开袋即食的,外皮就发冷发硬。杨秀真是费尽脑细胞,为了攻克这个难题,先后做出来油炸糖三角,油酥糕,就是没能做出一个成功的油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