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 13 章

第十三章

“姑娘?”

易嬷嬷与古嬷嬷对视一眼,之后满是不解疑惑的看向宁宁。

宁宁眨眨眼,再眨眨眼,到底是没忍住的与两位教养嬷嬷猜测了一回:

“我听嫂嫂说过王家女子都有些武将风姿,在后宅之事上更是杀伐果绝,雷厉风行。王家势大,王家的王子腾又官运亨通,简在帝心。嬷嬷,你们说,有没有可能薛家主为了保护庶子和向王家表态,故意将庶子养在了外面?”

易嬷嬷/古嬷嬷:那可太有可能了!

见易古两位嬷嬷也认同这种猜测,宁宁又结合原著和曾经看过的各种狗血小说继续往下猜,“按宗族和律法,外室子不得继承家业,庶出也不得越过嫡出。那薛家主为了自己的外室子能够光明正大的继承家业,必然会给他一个不受人诟病的出身。”

宁宁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双眸看向易嬷嬷,易嬷嬷心领神会的接着往下说,“过继宗氏子弟最为名正言顺……”

先将外室子弄成旁枝子弟暗中培养,待时机成熟,就将外室子过继到膝下充做嫡子。

如此一来,既不会让人觉得他宠妾灭妻,嫡庶不分,也堵了王家的嘴,避免正式与王家发生冲突两败俱伤。

又因过继的外室子放在了嫡妻王氏名下,那王家竟也是外室子的舅家。在亲外甥生不堪大用的时候,便宜外甥也不是不能笼络。

等易嬷嬷将自己的猜测说完,古嬷嬷又接着往下说,“嫡子生性鲁莽愚钝,嫡女容貌姝丽精明聪慧,庶子精心教养,可委以重任。

嫡女在宫中站稳了脚跟,虽能庇护嫡兄,但她更需要依仗庶出执掌薛家的能力。庶子这边为了维护与嫡出一脉的情份,也只会供着无甚威胁的嫡子一脉。”

宁宁:“还真是…一步好棋。”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原因让薛家主这步棋下到一半就戛然而止了呢。

是那外室子出了什么事,还是他自己…等等!

薛家主好像死的贾敏还早?

看一眼易嬷嬷和古嬷嬷,宁宁非常无耻的对二人说道:“我一个小孩子懂什么,那些不过都是嬷嬷们的猜测罢了。算了,是不是有什么打紧的,左不过是旁人家的事。夜深了,嬷嬷们也下去休息吧。”

不是很懂这小人精为什么一副推卸责任的心虚样,但时辰确实是不早了,于是二人又叮嘱了一回南烛等丫头,这才退了出去。

等躺到了床上,宁宁才开始扒拉手指算了一回原著时间。

黛玉六岁进京,她进京时已是残冬,贾雨村在京城呆了不到两个月就补了金陵的缺。按时间算,贾雨村接手薛蟠那个案子的时候,应该是转年的春天。

冯家老仆说告了一年的状,那也就是说是黛玉六岁进京城那年,薛蟠就打死了人。

以薛家之势,薛蟠之心性,定然不会单因着打死个人就吓得仓惶逃窜,所以他们进京的决定是早在那之前就定下来的。

按父死三年孝以及有孝之人不得参选的规矩,薛家娘仨阖家进京的时候,就已经出了薛家主的孝。

黛玉如今两岁,掐头去尾的算一回…宁宁心忖:怕是薛家主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了。

当年为坏了事的义忠亲王折腾什么樯木棺材,也不知道他去的时候用的是什么棺材板。

翻了个身,宁宁便准备歇下,但不知想到了什么竟又刷的一下坐了起来。

前儿嬷嬷让她背的宗室亲贵世家花名谱里…可没什么义忠亲王。

坏了事的义忠亲王,也许是死后追封的谥号。

四王八公都是太子的人,能使唤薛家主费劲人力物力寻来这么好一副樯木棺材,又会在这一两年内坏事的,除了太子好像也没旁人了。

哎呦我去,这是要出大事的节奏哇!

……

金陵城,薛家。

今日从按察使府出来,薛家主先问了妻女一回贾敏待她们的态度,之后又不动声色的问了一回宁宁。

薛姨妈和宝钗见薛家主询问,便将今日的所见所闻以及自身感觉说了出来。

林家规矩大,下人进退有度,林夫人亲切自然,说话滴水不漏。林家的两位姑娘都是好容貌好规矩……

听罢,薛家主没对薛姨妈说什么,而是让宝钗将金锁拿过来给他瞧瞧。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做工极好,瞧着应该是内造的东西,只是上面刻的字又像是南边的手艺。还有这句话,初瞧是句吉祥话,却又经不起细琢磨。

是巧合还是意有所指呢?

如果不是巧合,那什么不离不弃才能芳龄永继?

这个‘芳龄’说的是他家宝钗还是他们薛家?

还有这句不离不弃,是意指太子还是旁的什么人?

薛家主想多了,所以神色间略有些凝重的问宝钗:“林家姑娘将这金锁给你时,可瞧见林夫人的神色了?”

“略有几分意外。”宝钗想了想说道:“瞧着不似林夫人的意思。”

若不是林夫人的意思,那应该也不是林如海的意思。

听说那位身边都是和敏郡主安排的人。

和敏郡主自幼养在安贵妃宫中,出了那件事后,无人知晓和敏是否已经与安贵妃一脉恩断意绝……她如今是罗刹王后,若是她能站在太子这边,太子的胜算就又多了两分。

将金锁递给宝钗,薛家主又叮嘱女儿好好与林家两位姑娘相处,便回了外书房。

翌日,薛家主先处理了一些生意上的事,之后便去了族学。

毫不意外的发现大儿子又逃学了,薛家主也只是意思意思的气了一下,然后骂薛姨妈两句‘慈母多败儿’,完事便与授课西席说起了‘族中子弟’的学习进度。

宁宁与易古两位嬷嬷的猜测只猜对了一半。

薛家主不是在发现嫡子不堪大用后,才有了让庶子继承家业的想法。而是在薛王两家联姻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种想法。

当日王老太爷管着各国进贡朝贺的差事,沿海地区的洋船货物都先由王家经手。

王家有货源,薛家有销路,于是王薛联姻即是一拍即合,也是水到渠成。

这么多年来,薛家仍是富而不贵,若不是太子门人,他薛家必会成为其他势力的盘中餐。可即便如此,也要防着王家这种姻亲借联姻之便将薛家当成自己的钱袋子。

为了不让薛家彻底沦为王家的囊中物,薛家主便想到了暗渡陈舱。只是让薛家主没想到的是他用心培养的外室子于读书之事上非常有天赋。

纵使是皇商,也是商,按本朝律法商贾子弟不得参加科举。一但将外室子过继回来,就彻底失了科举的资格。

好在狡兔三窟,他也并非只有一个外室子……

……

另一边,随着夫人外交的展开,林如海的江南道按察使差事也渐入佳境。

贾史王薛和甄家等五姓人家都从贾敏那里领了暗示,之后各家也都扒拉了几个不重要的旁支子弟和家中管事出来顶罪结案。

原告也知道民斗不过富,富斗不过官。见确实有人被正法,又得了不少赔偿,倒也愿意就此结案。

林如海也是官场老油条了,所以这些事情他都没出面,只让贾敏在内宅女眷中各种暗示。结案卷宗上,也是漂亮的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不留把柄。

与金陵城里低调干大事的林如海相比,贾赦与贾敬为了太子的逼宫大业,也算是鞠躬尽瘁了。

可惜太子能功亏一篑,离不开他们兄弟的努力奔波以及贾家下人们不留余力的传播……

不过京城的疾风骤雨还未抵达江南,宁宁就在黛玉的三岁生辰之时,遇见了不请自来的的赖头和尚与坡足道人。

明天周一,要去办点事,请一天假,周二更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乌鸦嘴[红楼]
连载中外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