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 20 章

第二十章

夫死父丧三年孝,妻亡续弦一年后。

但上朝有律:凡府、州、县亲民官,任内娶部民妇女为妻妾者,杖八十。若监临官,娶为事人之妻妾及女为妻妾者,杖一百。女家并同罪,妻妾仍两离之……

也就是说,只要林如海为官金陵城,纵使贾敏一命呜呼,他的续弦也不能是世居金陵的甄氏女。

当然,也不能是任何一个金陵户籍的妹纸。

往大了说,因林如海现担着江南道按察使的官职,那凡是江南户籍的女子就都不能成为林如海的续弦。

当然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些事情玩的就是一个民不举官不究。

像是贾敏给林如海纳妾,人家拿的是卖身契,走的合法买仆手续。因有卖身契在,竟也能自圆其说一回。

不过续弦不是小事,林如海肯定不敢也不会犯这种授人以柄的糊涂事。

当然了,就是林如海不介意,甄家也不会冒这个险。

好在林如海的江南道按察使任期已不到一年,他们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先将贾敏送走。等贾敏下葬了,甄家再与林如海商洽续弦事宜也不迟。

若林如海也有此意,甄家也会在之后的吏部述职时,帮忙将林如海调出金陵。若林如海不识抬趣…那就另当别论了。

甄应嘉收回思绪,先从秘匣里拿出一个青白色小瓷瓶递给心腹侍从,后又于其耳边低声交待数语。

语毕一边示意心腹去做事,一边替林如海操心起了下一任的官职安排。

江南道按察使是从三品,再往上便是正三品。

到了正三品,那不管是京官还是地方官都不容小觑。以林如海的能力和甄家的人脉,不用十年,必能挤进内阁……

.

甄应嘉交给心腹的那个青白小瓷瓶里,装的是一种前朝传下来的宫廷秘药。

长期服用此药,身体会慢慢变得虚弱。先是疲乏困倦,后是食欲不振,之后浑身无力,失眠多梦盗汗,时间一长人就耗死了。

林家下人极多,但却未必个个忠心。

加之有些下人原就是林家来了金陵后,临时采买回来的,忠心什么的就更谈不上了。

甄应嘉的心腹像往常那般先不动声色的打听林家的情况,之后再威逼利诱林家灶房的下人,迫使其人将秘药下在贾敏的饮食里。

林家有大小三个厨房。

小厨房负责林家正经主子一应三餐饮食及点心汤水。宁宁,林如海,贾敏和黛玉四人,吃的就是小厨房预备的饭菜点心和汤水。

内厨房负责后院姨娘女眷及各房丫头教养嬷嬷等膳食,像是宁宁身边的南烛南星,易古两位嬷嬷以及林如海的那些妾室姨娘的餐食点心都是这里负责。

而大厨房则是负责除内院外的所有仆役,门人清客的饮食及宴请席面。

甄家人在打听完林家的情况后,就直接收买了小厨房一个专门负责烧火的婆子。

后世的影视院里时常会出现下毒之人哆哆嗦嗦的打开一个小纸包往锅里下药,或是直接拿着小药瓶往锅里倒药粉的画面,但其实古人有更高效迅速,更杀人于无形的下毒方法。

比如说提前将药粉按一定的量分出数份,再分别用糯米纸包上,完事将糯米纸团成团放在荷包里,寻到机会就迅速将糯米纸团丢到汤盅里。

糯米纸遇水即化,丢到滚烫的汤盅里不过眨眼间便会消失不见。而用糯米纸包着的药粉也会融化在沸腾的汤水里,无形无迹。

你问宁宁是怎么知道的?

啧,自然是亲耳听到的呗~

薛家正式进入守孝模式后,林家的日子也一如前两年那般该干嘛干嘛。不想暑热时节,贾敏却中了暑气。调理了数日后虽没了中暑症状,但身体和精气神却越来越差。

林家请了郎中来瞧,皆说无妨事,又说天凉爽下来就好了。

之前宝钗中五石散那会儿,金陵这边的郎中表现就挺耐人寻味的。因有些放心,宁宁便让冯伦和章氏去给贾敏把了回脉,不想这二人也没瞧出什么来。

书上只说黛玉四岁失弟六岁丧母,却没说贾敏得的是什么病,又是什么时候病的。

这会儿贾敏一生病,宁宁一边担心贾敏会一直病下去,一边又寄希望于天气转凉。

谁知入秋后,天气开始转凉,贾敏的情况不但不曾好转竟还越发严重。到了冬日,贾敏的精神头竟更短了。

就在宁宁都想到了各种癌症肿瘤的时候,真相竟以一种让人猝不及防的方式呈现在众人面前。

每日巳时二刻和午睡起来后,贾敏黛玉和宁宁都会吃些汤水点心。

贾敏吃药,所以霜糖要少放。黛玉喜欢桂花蜜的味道,因此她的甜汤里不放霜糖而是放桂花蜜。宁宁则更喜欢甜度爆表和奶香味十足的汤水点心。

那日下晌灶上娘子在做汤水的时候失了手,一不小心就将不少霜糖倒进了贾敏的汤盅里,于是她便将贾敏的那份例汤给了宁宁。

宁宁毫无所觉的吃了,不想翌日一早章氏来给宁宁请平安脉的时候就发现了异样。

原本是发现不了什么的。

但贾敏如今病着,胃口也越来越小,往往一盅汤水就只能吃上三五口。加之明年三月的时候林如海就要任满回京述职了,于是甄家那边又不停的催烧火婆子加大药量。

原本烧火婆子只往贾敏的汤盅里丢一个糯米纸团的,为了加大药效,那婆子最近都丢两个糯米纸团。

而宁宁自小胃口就好。那汤水送过来后,她一如往常那般将汤水吃得干干净净。

章氏每日早起都会给宁宁诊平安脉,也最了解宁宁的脉象。那么大的药量进入体内,脉象自是不会与前一日相同……

两相一对比,再加上之前曾给贾敏诊过脉,很多事情就都有了答案。

可以说,若不是宁宁误食了贾敏的汤水,怕是宁宁都不会想到贾敏是被人下毒害死的。

冯伦第一时间入府,亲自为宁宁拔毒。宁宁还好,回头精心调养些日子就无恙了,但贾敏却没有宁宁这么幸运了。

拖得太久,毒素已深入五脏六腑……反正冯伦是无能为力了。

好在他虽解不了毒,却可以开些补血益气的药帮着贾敏简单调理一下身体。

那边停了秘药,这边又用心调理,贾敏的身体虽然不曾好转,却不似前些日子了。

对了,值得一提的是冯伦还真听说过这种秘药。

当年冯太医一家之所以会被抄家流放,就全拜这种秘药所赐。

只是这种秘药初时不易发现,等到发现时就已经药石罔效了。

……

事发后,林如海震怒,贾敏也是惊怒不已,后怕连连。生生遭了一回古代版洗胃大罪的宁宁也是恨极了幕后之人。

可惜甄家人行事谨慎,那烧火婆子并不知晓是谁支使她给当家太太下毒的。

不过那烧火婆子却提供了一个不算线索的线索。

男的,金陵口音。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金陵的哪路人马既能拿出前朝秘药,还非要用这么迂回的方式置贾敏于死地呢?

最重要的是:弄死贾敏又能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宁宁一时间想不到原因,林如海开始的时候也没想到,但贾敏却一下子就猜到了真相。

毕竟贾敏不傻,又涉及已身,自是明白能用这种秘药毒死她的人,肯定不会只是想要弄死她那么简单。

然俩口子想了许多,就是没想到幕后之人会是甄应嘉。

而宁宁呢,她决定用自己的方法找到那只阴沟里的老鼠:

“不管是谁,我都祝他喝水呛到,吃饭噎着,走路摔着,日日失眠到天亮。一年三百六十天,三百天养病,六十天养伤……所有的期待都落空,所有的谋算都功亏一篑。”

听到宁宁这段祝福的人:这祝福…竟比秘药还毒!

毒不毒的不重要,只要有用就行了。

不过相较于寻找幕后之人,如何替贾敏解毒才是当务之急。

原本按林如海的意思,等明年任满回京述职时,贾敏仍旧带着黛玉和宁宁先回姑苏祖宅等候消息。但贾敏身中秘药,真去了姑苏就不是等消息,而是等死了。

正好京城不光有太医还有御医,贾敏跟着一块入京述职也可以请太医为其诊治。再一个,以林如海对当今的了解和对朝局的分析,当今定然会赐下御医为贾敏医治。

一时说定了行程安排,贾敏便每日都带着宁宁和黛玉收拾行李,清点家资。

贾敏身体情况在宁宁看来就像是一部电池出现问题的智能手机。旁的手机充三个时辰的电可以支撑一整天的高强度使用。而贾敏这部手机则是充一整天电,却仅能支撑三个时辰的使用。

而这三个时辰还是仅限于接打电话,看看小说这一类的低耗电操作。

黛玉曾偷偷问宁宁:“姑姑,娘亲会死吗?”就像弟弟那样,再也见不到了。

“我不知道,不过我和你一样,都希望你娘能活下来。”

宁宁摇头,对黛玉说道:“人活着才有希望,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好在咱们林家最不缺的就是银钱和人脉。只要嫂嫂能够活下来,哪怕她一辈子都要缠绵病榻,延医问药呢。”

黛玉:‘理是这么个理,可这话怎么听着…这么怪呢?’

╮(╯▽╰)╭

而与此同时,失眠数日的甄应嘉也被失眠和各种倒霉事折腾得够呛。

早起吃药时不光又呛到了,还被烫出了满嘴水泡。去前院书房见贾雨村的时候,竟然又左脚拌右脚的摔了出去。

这一摔,就又是一通兵荒马乱。而他的一条腿竟然也在混乱中,被一块小小的瓦片砸断了……

甄应嘉被就近送到前院书房救治,等郎中离开,从后院匆匆赶来的甄老太太便坐在甄应嘉榻前,一边心疼的抹眼泪,一边借题发挥的迁怒人:

“自那贾雨村来了咱们家,你们父子俩个就三灾八难的。早起让你媳妇带着哥儿姐儿去寺里跪经,不想这会儿你就又被他克到了……”

‘…真是好大一口锅!’

书房外的贾雨村气急败坏的腹诽:就问冤死了我,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吧?

贾敏:我竟然是第一个靠乌鸦嘴保命的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第 20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乌鸦嘴[红楼]
连载中外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