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通灵宝玉!
再一次受伤后,甄应嘉的心态彻底崩了。在甄老太太和后院女眷各种言语猜测下,甄应嘉的视线落在垂手站在床边的甄宝玉身上时,不由想到了贾家那个含玉而生的贾宝玉。
也许那块玉…可以镇邪!
仿佛在抓最后一根稻草般,甄应嘉当天就迫不及待的派人入京盗玉了。
他的人也走官道,一路快马扬鞭日夜疾驰,抵达京城时,竟比同样走官道的林如海还提前了三五日……
而京中荣国府这边,尚不知道自己脖子上那块玉已经被人惦记上的宝玉此时还偎在贾母怀里,一边与史家的湘云妹妹玩闹,一边听贾母在那里安排贾敏母女的住处。
早在两个多月前,贾敏就让大管家林忠带着一船的家当和部分下人先行入京。
大管家于三月初抵达京城,先带着家当和下人回林家,等安顿下来了才拿着贾敏的家信去荣国府。
贾敏之所以要让大管家先行一步,一是京城林府久无主人居住,需要提前收拾一番。二是林如海要坐马车走官道回京城,大管家和一众下人也能提前做好迎接的准备。
往荣国府送家信,还真就是顺道的事。
不过贾敏从始至终都不曾在往来信件中与贾母等人提起自己中了秘药的事。
也正是因为不清楚贾敏此次进京的主要目的是看病,荣国府这边在知道贾敏黛玉要跟着林如海回京述职后,到是都表现出一副喜出望外的态度来。
尤其是贾母,一连声的让人给贾敏黛玉收拾下榻的院子,又让人开库房取各种摆件布置屋子。
位于京城的这座荣国府,大致上可以分为东中西三路。
东路的东大院住了袭爵的贾赦刑夫人一房,中路的荣禧堂住了贾政王夫人这一房,而荣禧堂正后面则是贾琏和凤姐儿的院子。
再往西,穿过西路的垂花门,里面就是贾母居住的荣庆堂。
对了,贾琏与凤姐儿如今住的院子就是贾敏出阁前住的。以前贾母住在荣禧堂,便直接安排嫡亲闺女住那里。现在她住西路的荣庆堂,那院子又住了贾琏和凤姐儿,于是贾母便准备在荣庆堂这边给贾敏母女安排个小跨院。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且不说贾敏身边有多少近身侍候的人,只说黛玉身边三十来号随侍人员也不是那小小的跨院就能住得下的。
若是宁宁也跟着去了…呵呵,那不就又成了小跨院版碧纱橱?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宁宁对荣国府充满了期待,但若贾家不下帖子请她,她也不方便直接跟着贾敏母女去荣国府。
至于荣国府会不会下帖子请宁宁…这个还真不好说。
眼珠子转了转,宁宁便笑了。
以她现在两国邦交吉祥物的身份,纵使荣国府没有‘眼力见’,当今和她的渣爹叔伯们也会在林家入京后对她另眼相待的。
只要先拖住贾敏,不让贾敏入京后立时回荣国府,那荣国府就会趋炎附势的将她一道接回去。
到时候盛情难却,她再去荣国府也就名正言顺了。
←_←
这厢,贾敏安排人提前去京城,宁宁却没让易古两位嬷嬷往京城递消息。无他,宁宁准备到京城后再去和敏郡主府搞个突击检查。
当然了,表面上是这么安排的,但这几年宁宁一直利用她的任意门金手指悄悄往返京城和江南。
虽然每次都是来去匆匆,但对郡主府的一些情况也多少知道一些。
不得不说的是做了这么多年的官家千金,宁宁一直都没有人身自由。除了寻借口弄了一些人参灵芝种子,她空间里仍旧和初始状态没两样。
就是去年薛家主丧礼后,宁宁就吵着要种人参灵芝。之后易嬷嬷让人弄了些种子和宁宁想要的深花盆回来。
借着自己亲自在花盆里种人参灵芝的机会,偷渡了些种子到空间里。不过以人参那漫长的生长期来看,没个十年八年的时间,也指望不上它们……
有那么一瞬间,宁宁是后悔没早点在空间里种人参的。但宁宁也不得不承认,若不是她去薛家吊唁时想到了原著剧情,也不会想到自己种人参。
就算是…薛家还了她送金锁的‘人情’好啦~
~
北上这一路,林家的官船时常停船补给,宁宁便会经常借着补给的机会带着黛玉去附近的寺院道观转一转,拜一拜。
她本意是多去几次有门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但面上却要做出一副替贾敏祈福的姿态。
旁人信不信宁宁不知道,但黛玉却是信了的。
于是遇庙就拜,遇观就上香,小小年纪,竟还不是一般的虔诚。
这日距离通州还有七.八日路程的时候,宁宁又趁夜将一套石门丢到了水里。
木门会顺水飘走,但石门会直接沉到水底。
宁宁想着若是将来有什么人或是东西必须要处理干净,那与其让旁人处置或是留在空间里,还不如丢到水里呢。
石门是当年在姑苏林家老宅时,特意让人定制的,之后便一直放在老宅那边的院中厢房里。
那年宁宁先后定制了两套石门,之后与贾敏黛玉来金陵时,却没将它们一并带走。
旁人只以为宁宁小孩心性,想一出是一出,却不知道宁宁就是在等所有人都将石门忘到脑后。
一晃三年过去了,这次从金陵出发回京城,宁宁便抓紧时间利用任意门回了趟姑苏老宅,直接将两套石门都收进空间带走了。
一套先丢在运河里,另一套找机会丢到御花园里。将来要是处理什么尸体,首选御花园的荷花湖,不但肥水不留外人田,还能让她也尽一回孝。
……
四月二十六,林家的官船于通州码头靠岸,早早就等在这里的林家下人立即赶了马车上来接人。
因乘船北上,又有冯伦章氏随行,贾敏的身体和精神都还不错。这会儿上了马车,还抓紧时间询问来接人的管事媳妇一些林如海和京城的情况。
上个月,林如海进京城述职,御前奏对。因当今听说他擅长刑侦,之前的江南道按察使也是这方面的官职,于是便直接授了他一个正三品的邢部侍郎。
转天,林如海就走马上任了。
从地方官到京官,再从从三品到正三品,虽说升了官,但日子却再没有以前轻省了。
旁的不提,天不亮就要去上早朝这个事,便足够让林如海怀念外放生涯了……
此时宁宁与黛玉同乘一辆马车。
因马车行驶在热闹街道上时,车外不光有熟悉的京片子,还有许多她听不出来的口音和叫卖声,于是宁宁便悄悄掀开车窗一角朝外看。
黛玉也好奇京城街道是什么样,便可可爱爱的凑到宁宁跟前与她同看。
看到发型另类的倭奴人时,眼睛都瞪圆了!
小爪子一边摸自己的头发,一边扯宁宁的衣袖示意她也看。
宁宁的视线从街边小吃转移到那几个倭奴人身上时,不知心里想到了什么,脸色多少有些难看。
易嬷嬷和黛玉身边的胡嬷嬷陪她们同乘,见姑侄二人这般,先是互视一眼,随后又由着她们看了半刻钟,这才清了清嗓子,以示提醒。
听到声音,宁宁与黛玉都乖乖坐好,只是姑侄俩个的心思却南辕北辙起来。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宁宁等人入京这一日,竟还是荣国府贾宝玉的生辰。
因史家的大太太病逝,一直养在荣国府的史湘云被史家接回去守孝,宝玉便有些闷闷不乐。于是贾母和王夫人便决定借着宝玉的生辰好好热闹热闹。
虽说王大太太是宁国府的姑奶奶,但按亲疏规矩宝玉还真不需要为王大太太服孝。
但在亲生母亲过世不足五个月的时候,还要给宝玉办什么生辰小宴,陪着说笑逗趣……反正凤姐儿的心情糟糕透了。
她虽年轻却也知道不能将心事挂在脸上,只是勉强应付了半日,刚回家换衣裳就听说宝玉的玉丢了。
这还了得!
这一刻,凤姐儿的一张芙蓉面先是黑黑白白,最后才满脸焦急担忧的往荣庆堂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 23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