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的雨总是任性的,忽急忽缓。
街边的银杏树被打得滴水,叶片上的水珠顺着风簌簌落下。
回到店门口,言庚宇收了伞,推开店门,看到吧台中间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女人穿着剪裁得体的米色风衣,一头时髦的齐耳短发,露出妆容精致的脸庞。她拿着手机,像是早就等在那里,察觉他的视线后,回过头,唇角带笑。
“好久不见。” 她开口,嗓音轻快熟稔。
“桑娜。”他说着把雨伞放进门边的伞桶里,“你怎么来了?”
“路过。”她放下手机,朝他笑笑,“顺便看看这家唱片店是不是还没倒。”
他走到吧台后,卷起袖子:“喝点什么?”
“老样子。”她托着下巴,语气带点挑衅似的轻松,“还记得吧?”
他没说话,伸手从酒架上取下琴酒、苦艾酒和橄榄,沉稳利落地调了一杯 Dry Martini。
她接过酒杯,晃了晃杯中的橄榄:“还不错,至少这点没变。”
他靠在吧台边,从冰箱里拿出一瓶水,慢慢拧开瓶盖,喝了一口。
“最近生意怎么样?”她问。
“老样子。”他淡淡说,眼神落在窗外的光影上。
“那就是不怎么样。”她笑了一声,把杯子轻轻放在吧台上,漫不经心的继续说道,
“一直不懂你为什么要辞职。当年在律所做的那么顺,主任都默认你是下一位合伙人。结果你什么都没说就辞职,跑来这个小巷子里开唱片店。”
言庚宇没解释,像是听多了这种话,也习惯了沉默。他只是低头擦着吧台。
“所里最近要升合伙人,准备之后派到香港分所,我拿到了那个位置。”她喝了一口酒,眼睛却一直观察他的反应。
他的眼神没有太多波澜,只是点了点头:“恭喜。”
“你就这点反应?”她盯着他,眼中似乎掠过一丝不满,“这个位置原本是你的。”
“现在是你的。”他说,语气不急不缓。
她又喝了一口酒,眯起眼:“要不你干脆把这店关了,和我复合。我现在可是合伙人哦,养你不成问题。”
他笑了笑,没有说话。
空气里有片刻安静,只有冰箱轻轻运转的声响。
她最终站起身,把杯中酒一饮而尽,拎起包,口吻不容置疑:“后天晚上七点,咱们大学同学聚聚,还是以前学校后门那家日料,别不来。”
他抬头看了她一眼,犹豫片刻,最终还是点头应下。
“庚宇。”桑娜到了门口,抓着门把手的指节微微发紧,语气压低了一些,“你现在这样,真的甘心吗?”
如她所料,他没有回答。
门被推开又轻轻合上,空气里还飘着女人留下的淡淡香水味,像他不想回去的过往,不愿意轻易散去。
————
唱片店被窗外雨声包围。吧台后的灯光忽明忽暗,透过玻璃折射出雨珠闪烁的光点。
言庚宇靠在吧台,手指慢慢收紧。左手手腕的旧伤口像被突然触碰,隐隐作痛。他明白那只是心理作用,却依然挥之不去。
桑娜临走前的那句质问仍在耳边回荡。
他没有答案。有时候沉默,只是因为不想再去解释。
吧台的灯光有些晃眼,他俯身拉开最下面的抽屉。
里面散落着几张没有封面的CD,泛着旧日的痕迹。他随手抽出一张,放进唱机,按下播放。
电流声立刻溢出,细微的底噪像夜色里缓慢的呼吸。
随后,一道熟悉的声音穿透空气。温柔、坚定,却不矫饰,像深夜里唯一清醒的灯光。
“欢迎收听午夜电台,我是主播叶子。今晚第一首歌,来自台湾音乐人林强——《单纯的人》,也是侯孝贤的电影《千禧曼波》里的片头曲……”
声音里没有多余的情绪,却像加了冰块的威士忌,清冽里带着甘甜,让人不自觉放松下来。
电子乐渐渐铺开,节奏轻盈,像蝴蝶在空气中振翅。她的讲述淡淡铺陈:
“夜幕里,天桥上,镜头缓缓移动,追随着女孩跃动的身影。她回眸一笑,发丝在风中飞扬——那个世纪末永恒的少女,像软绵绵的和风,穿过基隆港边,斑驳老旧的天桥。”
背景里的台语歌词若隐若现:
“善良/平凡/快乐/单純的人——”
画面和声音叠合,像胶片在空气中展开。他手里的力道渐渐松开,整个人沉浸其中。
这张CD,是他留存下来的几张节目录音之一。午夜电台停播后,他偶尔会放出来听。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单纯觉得安心。
那些夜晚,电台里放着歌,夹杂一些电影和生活的片段。没有宏大的主题,却像一条缓缓的河,让人愿意跟随。
与白天听惯的声音相比,这声音太过“单纯”。
没有功利,没有质问,没有锋芒。只是简单地存在着。
那歌词像咒语般反复,他心口忽然一酸。
——或许,他真正想要的,从来不是合伙人的位置,也不是外界的评价,而是这种单纯的状态。
他静静听着,不知为何,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刚刚那女孩听歌时的样子。
她在唱片店里微微怔住的神情,像电影里一帧停格的画面。
某种气息,让他隐约想起《千禧曼波》里的片段——女孩在霓虹与烟雾里回眸,眼神半醒半醉,却藏着不可触及的孤独。
言庚宇不由得缓缓起身,走到唱片架前。
她的话浮现:“你愿意推荐几张你喜欢的唱片吗?”
他伸出手,目光扫过一排排封面。那些专辑就像他的注脚,每一张都对应着某段时光。
最先抽出《Kid A》时,脑海里像闪过一帧胶片:昏暗房间里,他独自听着合成器的声音,凌晨三点,整座城市安静到只有心跳。
拿起 Pink Floyd 的《The Wall》,幻觉般地看到自己当年在律所的办公桌前,疲惫到极致时,耳机里传来“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仿佛提醒自己别被困在高墙里。
再是 Nirvana 的《Nevermind》,封面婴儿扑向钞票的画面,让他想起那天递出辞职信,心底突然腾出的空白与轻松。
指尖触及一张张唱片,他的动作像摄影机的缓慢推拉,每一张都带着某段过去的重量。
他抱着一摞唱片,站在原地沉思,最后又放回去几张。
这不像是单纯的“推荐”,更像是要写一封歌单形式的日记。
他回到吧台,取出常用的记事本,在空白页写下四个字:推荐歌单。
接着,一行一行地列:专辑名、音乐人、曲目、年份。
笔迹不快,却带着一股笃定。
每写下一首,他都会停顿一下,仿佛在想象她听到这首歌时,会露出怎样的表情——眉心轻蹙?还是像昨晚那样微微怔住?
写到一半,他又走回唱片架,抽出林强的那张EP《光明的路》放进唱机,电子节奏轻盈却克制,像低声的咒语,一遍遍重复。
他轻轻合上眼,像是从城市的喧嚣里抽离出来,去往某个半梦半醒的午夜里。
那些年,他一个人听歌,从来没想过要分享给谁。如今,有了这个唱片店,一切变得不同。
他抬手在纸上写下一行歌名,嘴角微微扬起。像是接到了一份久违的任务。
突然意识到,今晚闭店后,也许又会像昨夜一样,听音乐到天亮,高兴得睡不着了。
门口的风铃被推门声轻轻撞响。
细碎的铃音混着雨气飘进来,一个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快步走进来,鞋底还带着雨水。
“哟,林强!”男孩抖了抖一头粉色的短发,听见扬声器里流淌的电子音色,眼睛一下亮了起来,“这首我超喜欢!”
言庚宇抬起头,笑了笑:“来得正好,Alan。”
Alan是店里帮忙的大学生,酷爱电子乐。说着,他放下背包,开始利落地整理音响和酒杯,整个人像被音乐点亮了一样。
言庚宇看着他,忽然心里涌起一种安静的感受。
也许就是这样——不管是二十几岁的大学生,还是深夜推门而来的上班族,能被这家店吸引停下的人,内心深处都有着某种相似的质地。
不需要解释,不需要伪装。
他们都只是单纯地想听一首歌,喝一杯酒,在城市的夜色里找到一点归属。
风铃再次轻响。
他抬头望向窗外,天色已渐渐暗下来。
——营业时间快到了。
灯光被一盏盏调亮,玻璃窗上映出温暖的橙色光晕。吧台上酒杯已整齐排开,空气里浮动着轻微的躁动感。
Alan换上新的黑胶。唱针轻轻落下,“嗞”的一声像夜晚正式拉开帷幕。
音响里是Mondo Grosso的电子音乐,灵魂与都市融合的节拍,像夜晚城市心脏的律动。
雨声在远处渐弱,街道映着霓虹与车灯的倒影,闪烁不定,像胶片里忽明忽暗的光。
夜晚就要开始,灯光与音乐一起流淌。
言庚宇静静站在唱片店吧台后,等着迎接新的客人与故事。
林强《单纯的人》来自专辑《光明的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单纯的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