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梨园

月光洒在地面,照亮来时的路。本是休憩的时候,张洼村的村委会却热闹非常。

“我们大家要知道这么一件事,外面的游客是我们花了大力气的宣传才慕名来的,人家来不只是传授花粉,人家还抱着踏青放松的心情来。那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让人家吃好喝好啊!是吧?我们要让人家有收获;要让人家下次休息,还想到我们这里来玩!”

张贤开篇点题。

“前面我们已经多次强调了,对待外来游客要热情诚恳,不能强买强卖、也不能在称上动手脚。我看今天大家的表现都不错,大家继续再接再厉哈!”

江远山总结陈述,犹意犹未尽地又补充两句。

“只要我们张洼村劲向一处使,拿出今天白天的干劲来,大家家家都能致富奔小康!”

“好!”

村长张贤第一个带头附和。

自从想出请外面的游客来张洼村体验梨花人工授粉的法子后,江远山便开始完善这一计划。

为了赢得游客的良好口碑,江远山做了充足的准备。

印上宣传页,去周边分发;许诺传粉后梨成熟,给参加活动的人每人免费邮寄一筐梨;村口到梨园有专车接送、管三餐、附带文娱活动。

只不过参加授粉活动需要门票,门票28元一位。

除此之外,江远山还想着为张洼村的村民增加一些收益。那就是售卖特色农产品。

张洼村的一些老人平日里靠纳鞋垫、做手工鞋打发时间。

江远山自费腰包在网上买了些包装袋,张贤负责把它们收集起来。

简易包装后,三块五块不嫌少,十块二十不嫌多。

如果鞋垫和布鞋比较常见,那么手工香包和虎头枕头虎头鞋就比较难得了。

现代人除了特定服装,很少挂香包在衣服上。

香包渐渐从服装配饰变成了装饰物,挂在家里或者挂在车上。

而这种手艺,只有老人家有,年轻人鲜少去学。

除此之外,虎头枕头的受众,大多是婴幼儿时期的小孩。

有些新生儿的奶奶外婆会提前为她们制作。

张贤收集起来的香包和虎头枕头,误打误撞被售卖一空。

农家土鸡蛋和农家菜籽油、芝麻油也来凑热闹。

不过势头不大。

毕竟家家户户都有嘴,都得消耗上述食物,本来集采出来的就少;明码标价后,来购买的人也廖廖。

今日虽然是些零散收入,但是还是让江远山看到了一丝希望。

那就是张洼村以后如果要借梨园搞旅游项目,可能会有出路。

对比江远山的前路貌似光明,张宝儿这几天甚是苦恼。

梨园的杂草太多,又经过几轮的踩踏,简直无从下手。

杂草太多,影响果树生长。除草,事不容缓。

安顿好张奶奶,张宝儿顶着大太阳,开着从隔壁家借来的微耕机,绕开梨树窝,开始翻土。

翻出的新土带出来杂草根,经过太阳一暴晒,杂草枯萎,地也看着清爽不少。

这些天,整日奔赴于田间地头,张宝儿肉眼可见的黑了一大圈。只不过人看着比以前有生气了。

人有了事干,才不会悲春伤秋。这是张宝儿最近悟出来的道理。

自从知道奶奶要一直瘫着之后,自小被奶奶带大的张宝儿一时间失去了主心骨。

办理离职后到家,张宝儿每天一睁眼,就是发愁。

愁啊,这往后的日子要咋过啊!

刚开始接手无人管的梨园,张宝儿也是心里没底。

可自从给梨树授了粉之后,张宝儿也渐渐觉得上手了。

每天早上早早地给奶奶喂了饭;去地里忙活一阵;抽空回家做个饭;再去地里忙活;再回家忙活。

低头一直走路,猛然抬头,才惊觉自己竟然也走到了这里。

毕竟会做简单能入口的饭了是吧!

趁着日头不是特别晒,张宝儿今日不打算去地里了。

他把攒了多日的脏衣服拿出来一块丢洗衣机里,顺便把张奶奶搬到外面晒晒太阳,给张奶奶把床铺也一起换了。

张宝儿每晚给张奶奶擦拭身体,按摩。虽然知道起色不大,但总不至于萎缩的太快。

许是看见了这些天张宝儿的变化,张奶奶相较于以前,也不怎么爱哭了。

苦难总会过去的,张宝儿想。

看着张宝儿忙里忙外,张奶奶内心除了感动,更多的,是难过。

她的宝儿,自小离了爹妈,跟着自己饥一顿饱一顿。好不容易长大有工作了,自己还摔了一跤,托人后腿。

一想到这,张奶奶内心就万分痛苦。

对比张奶奶的难过,张宝儿还没有意识到,因为他来活了!

梨园杂草锄完没过几天,又到了给梨套袋的时候。

张宝儿就有点独木难支了。幸好村里的叔伯婶子都来帮忙。张宝儿一看,呵,好家伙!

知道村里人对自己有怜悯之心,张宝儿也准备投桃报李。

早上一碗牛肉粉丝汤泡馍;中午西瓜、酥饼、牛筋面先上;马秀兰拌的凉菜凉面断后;后晌西瓜啤酒配馍;晚上再来个臊子面配咸菜,绝了。

这一天活也没干多少,吃的质量却直线提升好几个层次。

胡文芳是宝儿家的一个远房奶奶,嫁到张洼村后,今天也来给宝儿家帮忙。

“宝儿,你这样可不行,你还没赚到钱就这么吃,这就算家里有金山银山也淌不住啊!”

“没事呢胡奶奶,村里人帮了我家很多忙,要不是没钱,我都想连摆三天流水席谢谢大家!”

“唉,再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啊!”

避风处,胡奶奶嘀嘀咕咕地离开。

张宝儿倒不在吃的上计较,他有更需要关注的东西,那就是学习种植梨树的知识。

虽说干农活,操作上张宝儿是手拿把掐,可一些细节,还是需要请教村里的老人。

张忠贵,村里种梨树的行家,是他帮张宝儿联系的养蜂人,也是他告诉张宝儿一步一步应该怎么干。

梨树套袋前应先喷洒驱虫农药,农药比例是什么;梨树套袋的袋子应该从哪里买最为实惠,袋子的前处理是怎样的,以及梨树上应该怎样套袋。

张宝儿觉得处处是学问。

由于梨园前面无人打理,施肥除草驱虫都没来得及,虽说后面有张宝儿的介入,可比同期其他家的梨树来说,长势还是差了些许。

不过张宝儿也不在意。每日里除了梨园就是照顾奶奶。

张宝儿坚信,一切都会好的。

自上次举办活动后,江远山也看出来了张洼村举办活动的弊端。

首先,停车的地方不充足。

有些地方宽阔可以作为停车场,但羊肠小道车根本通不过去。马路边可以停车,却影响正常的交通行驶。

所以,江远山向上面申请了一些维修张洼村道路的资金。紧接着,挖机入场。

张贤通过村里的广播,让各家各户把公共道路上的物资限时转移到家里去,否则一律当做垃圾清理掉。

包括但不限于草垛、柴堆、更有甚者,谁家的猪圈和电三轮都放在外面。

这一广播,村里人是怨声载道。

本就是农忙时节,谁有空去搞。再者,本就是家里堆不下才堆外面的啊!还有村民带着村里有名望的老人来找张贤,某某块地方,本就是村民自己爷爷辈占的宅基地,这么多年下来,堆放柴火不过分吧?

村委会这几天灯火通明,每个村民都有自己的诉求。

张贤的老婆王丽萍,对此很有意见。

“有人还来找我,找我有什么用,我一天都看不见你人,梨树梨树你没给我搭把手,娃娃娃娃你也不管。我一天又当爹来又当妈。操心过娃娃还得来照顾你,我真是上辈子欠了你的,这辈子给你来当牛做马。”

“唉,真真是当牛做马啊!”

把盒饭放到村委会的桌子上,王丽萍的输出就没有暂停过。

张贤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来来来,吃瓜吃瓜。”

递给老婆半牙瓜,张贤拿过饭盒开始暴风吸入。

谁的掌柜的谁疼,见张贤这几天忙的胡子拉海,王丽萍也不想在多说啥了。

最终结合村民意见和投票表决。所有公共地方没收走的东西,一律由村委会统一处理。

张洼村有三个广场。

选了个最偏远的广场,把这些杂物堆放整齐之后,便开始在这个广场上规划停车场。

没有了路障,挖掘机修起路来轻轻松松。条条大路从村头直通各家梨树园。

解决的游客出行这一问题,江远山又开始琢磨吃。

在村委会核心班子会议上提出这一问题后,有人推荐麻婶子的儿媳妇马秀兰。

麻婶子的儿子外出务工,家里只留下老妈和媳妇马秀兰,还有个上学的娃娃。

马秀兰家种的地少。前些天还被张宝儿请过去做了两顿饭。

假如让马秀兰做饭,村里的干部和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有上小学的小朋友都能去吃饭,如果有了散客,还能接待散客,这何乐而不为呢?

理论开始,开始实践。

每个人吃一顿饭应该交多少钱?6块够不够?

赚的钱怎么分?归集体?年底每家每户平分?

前期投入怎么来?全村集资?

谁去动员?

马秀兰在哪里做饭?在她家?

村长张贤又不住腿的去马秀兰家,江远山前去盯着修路过程。

不料想,一场雨却差点中断了这个计划。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前一秒还风和日丽,后一秒直接狂风大作。

冰雹来袭。

张宝儿的心已经跌倒了谷底。

村里集体梨园还有一大半没有套袋呢!这场冰雹直接摧毁了张宝儿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心。

雨过天晴,江远山和张贤跑去张宝儿家。

村里的明眼人都知道,张宝儿家人手稀缺,梨树没有完全套袋。

就这,村里有人隔三差五去帮张宝儿。原本再有个一周时间梨袋覆盖率也就差不多了。

不料这场雨直接让人心凉凉。

“唉,宝儿,你也不要灰心了。到时候看看有没有补贴我给你申请一下。”

张贤开门见山。

张宝儿在喂张奶奶喝水,人也有些蔫蔫的。

江远山怕张宝儿在这件事上退缩,赶快又给鼓劲。

“虽说这场冰雹来的猝不及防,可是你也有套上的啊!可千万不能灰心啊!再过一两个月你就得卖梨了,你可不能泄气!”

见张宝儿脸上的颓丧之气稍稍散了些,江远山一行人便去了马秀兰家。

地里的活堆成山了,张宝儿也发愁。

只是下过雨之后,还得等水汽消散,补喷农药后才能套袋。

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很无语。

许是跌落过很多次了,张宝儿竟然有些波澜不惊。

他倒要看看,他的人生还会有多烂。

对比江远山一行人在张宝儿这的重振旗鼓,马秀兰家才算是天崩开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骄阳似我(下)

婚后第二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五月初八天气晴
连载中姜楠不知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