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乌云快走开》
文/柿绥 2025/1/16
盛夏,烈日高悬。柏油路被烤得黏软,冰汽水凝着水珠,知了声声撕鸣。
城市被热浪裹挟,密不透风。
淮北国际机场。
引擎轰鸣,机身震颤。
飞往昆城的航班安全起飞,在天际留下一道尾迹云。
-
四个小时后。
一辆灰色的suv缓缓驶在蜿蜒的山路,林舒禾坐在后排,闭眼小憩。
从昆城到清水村,车程将近两个小时。
清水村还没开通直达高铁,甚至连个像样的客运站都没有,只能打顺风车。
山路颠簸,越接近目的地越甚。
坐在车里,林舒禾能明显感受到车轮碾压过石子或坑洼,车身左右摇摆,连带着杯架里的矿泉水瓶随着颠簸有节奏地碰撞杯壁,发出清脆声响。
——让人坐不安稳。
林舒禾不晕车,但数小时的路程,难免让她脸色苍白。
衣袋里手机震动,许是出了深山收到信号。林舒禾睁眼拿出手机,锁屏上显示着几条未读信息。
乔可:【酥酥,你到清水村了吗?】
-【酥酥,你也把自己逼太紧,我不信你要是不干这一行,还能饿死不成。】
-【这次你就当旅个游,放松一下。】
白色聊天框里的黑色字体,让林舒禾的思绪有些飘。
林舒禾喜欢做饭,正巧赶上信息时代红利,大学一毕业就接触了自媒体,属于最早一批的“网红”。当年她凭着一支“90后女生一人食vlog”迅速在网络上走红,成为了如今拥有百万粉丝的美食博主——“小林今天吃饭了吗”。
她声音好听,说话细声细语,配着温馨治愈的食物画面,获得不少关注与点赞。
最开始,林舒禾只是想单纯分享美食分享生活,随着网友们的喜欢与支持,这份热爱渐渐变成了她的职业。
再之后她所在的平台慢慢走近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吃互联网这碗饭,各个领域的博主层出不穷,林舒禾所在的赛道越发拥挤,年轻人们脑洞清奇,哪怕在美食频道也能被他们玩出花。
反观林舒禾,做博主的这三年来,她的风格稳定,更新频繁,从一开始的每周一更到现在每周三更,可点赞量却越来越少,当初最火的一条视频点赞将近四百万,而现在几乎都保持在一条视频一两万赞,有时破万都难。
以前多到需要细细筛选的广告接单,如今一个月都找不上门一个。
网友们都说她江郎才尽了。
今年林舒禾也没有一条能拿得出手的视频,大多都不温不火。
起初林舒禾根本不去理会这些反面的声音,可看着日益下滑的点击率完播率,林舒禾也开始怀疑,自己到底还适不适合干这一行,或许听父母的话,去找个安稳的工作才是最优解。
想到这,林舒禾低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她低头给乔可发了现在的定位,想了想还是一一回复的她的话。
林舒禾:【刚刚在山里,信号不好。快了,到了给你发信息。】
-【我知道的,有个亲戚住这,我这次就是来看看她。】
这次来清水村,一是探望亲戚,二是想换个环境,抛弃固化的思维模式,看能不能加些新元素在她的视频里。
如果不行的话,她只能考虑转行了。
毕竟她也是要吃饭要生活的。
对方几乎是秒回。
乔可:【好的好的,玩的开心哦。】
-【图片】
-【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减脂餐也能看上去这么有食欲,酥酥,等你回来你也给我做!】
林舒禾放大图片,是某书的笔记截图。
——一张由九张小图拼接成的大图。
九张照片风格相似,主色调都是最素的白色,白色的餐桌上摆着博主做的菜品。
配上让人眼前一亮的文案:“适合中国宝宝胃的减脂餐!快来学起来吧!”
同乔可说的一样,这个博主做的减脂餐和传统意义上的减脂餐不同。
不是清汤寡水,绿油油的一片,反倒色泽油亮,有肉有主食,看上去就很有食欲。
林舒禾觉着新鲜,便顺手将图片保存下来。
退出图片,打字回复乔可。
林舒禾:【好,回来就给你做。】
摁灭手机,林舒禾转头望向窗外,进县城的路只有这一条,透过后视镜能看见他们车后面还跟着几辆车。
汽车驶出山林,视野逐渐开阔,车里也照进不少天光。
“小姑娘不像本地人,是来清水村玩的吗?”连开了几个小时的司机师傅有些犯困,见后排的姑娘终于醒了,开始搭话醒瞌睡。
司机是个看上去四十多的阿姨,正是爱唠嗑的年纪。
林舒禾被师傅的声音打断思绪,收回飘在窗外的视线,“对,顺便来找找灵感。”
“找灵感?”听到这话,师傅看了眼后视镜里的林舒禾,小姑娘看上去年纪不大,栗色的长发打着卷儿,皮肤很白嘴唇很红,一身碎花裙,耳朵上还带着大大的耳环,整个人都散发着股“艺术气息”。
“姑娘,你是艺术家吗?长得很俊啊。”
林舒禾被司机阿姨的问题噎住,她的职业一时也解释不清楚,“算是吧,这边天气挺舒服的。”
“是啊,这两年有不少人来清水村旅游,好多都是冲我们这的气候。”师傅是本地人,说起这个语气不禁沾上些得意,“我们村委会说,有个大公司还想把我们清水村改成度假村呢。”
昆城素有“春城”美誉,四季如春,可过冬可避暑,一年四季都是旅游旺季。这座城市旅游人数终年几近饱和,人们便开始转战它周边的冷门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