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云: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辞》
隋唐时期,凡有军功者,授以勋官,勋官十二转,转,就是授予勋官时用来衡量功绩的单位,勋官最高一阶为十二转,官阶正二品,最低一阶为一转,官阶从七品。
凡以军功授勋的,战场上或战后由随军书记员记录战前的情况,战争的过程和胜负的结果,同时要记录每个官、兵杀死或俘虏敌人的数字,上报到尚书省吏部,吏部的司勋郎中反复审查,验证为实,然后拟定官阶,奏上皇帝,等待授官。
可以说考功司的勋官十二转就是大唐将士的功劳簿,凡是大唐战事不论大小都会在考功司记录在册,论功行赏,所以这其中自然也会有李治需要的将才,既然朝堂上无人可用,李治只能自己发掘,勋官十二转就是他眼前唯一的选择。
李治本来还在郁闷,没想到来如意这里解闷还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收获,嘱咐内侍监去考功司取“十二转”之后李治也开始抱着孩子逗乐,如意也是看着李治抱着李弘嬉闹,谁不想自己的儿子做太子呢?所以她竭力为李治排忧解难也是想要紧紧地抓住皇帝的心,一个人的野心会像野火一样悄无声息的生长。
只是李治和如意把这件事想的太容易,二人以为的“十二转”会是一摞卷册,两摞卷册,(唐代还没有线装书籍),直到内侍监带着人源源不断的把“十二转”抬进来李治和如意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么天真,“十二转”并不是李治日常看的圣旨,每天只有桌子上的那么多,哪怕一次战事的军功簿都会很多,所以李治看到的“十二转”很快就像小山一样堆起来,这还只是内侍监取来的一小部分,最为一个内臣他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
李治和如意看着堆积如山的“十二转”各自目瞪口呆,这就是自己选择的殿外选将?这要怎么选?
在内侍监从考功司取走“十二转”的时候,作为吏部尚书的褚遂良很快就得到了消息,毕竟考功司还是在吏部的治下,内侍监也没必要避开他这个吏部尚书,皇帝想看考功司的记录也是天经地义,但结合最近发生的事褚遂良知道事情不会表面上这么简单,所以他很快动身去找长孙无忌说明此事。
长孙无忌听到李治着人取走“十二转”的时候也是一愣,他没想到李治为了找到“将才”居然会这么“另辟蹊径”,直接在军功簿上寻找,逻辑是挺合理,有军功的自然就是将才,但长孙无忌出身行伍,又执掌政事多年,他自然知道“十二转”是什么样,不说浩如烟海也蔚为可观,所以他认为李治想要从里面找到将才的几率微乎其微,长孙无忌好奇的是李治怎么会突然想到了这个办法,这就相当于长孙无忌不给李治提供将才,李治就自己自力更生自己寻找,还有就是靠着功劳簿找人,李治能不能耐心看进去都是个问题,找到的人能不能用也是个问题,要知道李治找将才不是为了摆设,而是为了征讨高句丽,这可不是一件易事,这都是长孙无忌要考虑的问题。
李治看着堆积如山的“十二转”的确有一些丧气,并且内侍监还告诉他这只是考功司取来的小部分,现在考功司还有很多,这让李治听得更加无力。
还好如意之前在起居馆的时候有一些记录的工作经验,知道这些记录讲究一个不遗漏,所以事无巨细之下就会显得很多,也就劝谏李治直接选将就可以,并不需要太过细致的查看。
这时如意看到内侍监把取来的记录分开成了两部分,有一部分比较大,有一部分很小,就好奇的问内侍监这是何意。
内侍监解释道大的一部分是先帝时期的记录,小的一部分是皇上到目前为止的战事记录,说到这里内侍监也是有一些尴尬,因为这一小部分着实有点少。
李治闻言也是有一丝尴尬,哪怕这么少的战事记录李治也并不是太清楚,因为当时李治继位不久,其他的事情就已经把李治搞得焦头烂额,哪还有精力顾忌打战这件事,再说了他本来也对打战没什么领悟力,所以这在当时都是由长孙无忌一力操持。
如意取来一看,李治登基到如今,登记在册的战事只有两场。
一场是永徽元年(650年)卫将军高侃击败突厥,生擒突厥车鼻可汗。但这场战实际上并不是发生在李治继位后,而是太宗皇帝在位时高侃就被派遣,直到永徽元年战事才结束,高侃也因此得封卫将军,出任北庭安抚使(高侃,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的爷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适,)。
如意看着记录然后取来纸笔记录下了自己看到的重点,然后转交给了李治。
另外一场是永徽二年(651年),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在太宗皇帝驾崩后有了反唐之心,也就自立为沙钵略可汗,攻入了大唐西、庭州二州,当时李治委命武侯大将军梁建方帅军征讨,结果虽然梁建方击败了贺鲁所部,却因为天气和补给的原因没有完成彻底击垮贺鲁的战略目的,出师未尽全功,结果在回朝之后就是朝臣满天飞的弹劾奏折,最终还是李治念在梁建方有旧功,未曾降罪于他。
这对于梁建方其实是不公平的,他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些东西行军记录里都记载的清清楚楚:秋冬之际出兵,天气恶劣,大雪没膝,补给困难。结果最终战胜换来的不但没有功劳,还差点被追责降罪,就问谁愿意?
这其实就是内外都在欺负李治这个新皇帝年幼,阿史那贺鲁欺负李治所以反唐,朝臣们欺负李治所以有事没事参一本,文官参武将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平时闲着没事干武将家奴街上欺负人都会是文官弹劾武将的理由,更别说梁建方出兵打战没有全胜了,结果就是李治这个皇帝不担事,所以现在哪怕李治求贤若渴,想要征讨高句丽朝堂武将也不愿意站出来挑事,原因还是害怕出力不讨好,万一没打过高句丽,文官再出来治罪他们,李治这个皇帝能不能保住他们还是两说,所以倒不如“以和为贵”,不打就不会输,就不会被追责,这也是现在朝堂上的武将开始“以守为攻”“爱好和平”的原因,这要在太宗时期他就会体谅武将的难处,可惜李治还得被文官欺负,说又说不过,哪还有能力体谅梁建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