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隆基野心

先天元年冬,洛阳宫城的朔风凛冽如刀,太液池彻底封冻,冰面映着灰白的天光,森然刺目。紫微城内,太上皇李旦虽仍居百福殿,然“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之权,早已在无数无声的消磨与侵蚀中,名存实亡。新登基的玄宗皇帝李隆基,如同蛰伏已久的苍龙,虽未即刻掀翻太上皇的桎梏,其掌控帝国的意志与锋芒,却已透过一道道看似合规、实则凌厉无比的文书指令,冰冷而坚定地渗透至朝堂的每一个角落。

太平公主府澄心堂内,炭火似乎永远驱不散那彻骨的寒意。杜善埋首案前,处理的文书性质已悄然发生质的改变。昔日公主府批答天下、权同副署的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来自皇帝御前、中书门下,需公主府“知悉”或“协办”的敕令与咨文。这些文书,格式严整,用印规范,措辞恭谨,然字里行间透出的那股不容置疑、步步为营的强势,却让杜善每每展卷,便觉心惊肉跳。

一份关于调整北门禁军巡防班次与辖区的敕书副本送至案头。敕书以皇帝名义发出,抄送太上皇“伏请圣训”,并咨太平公主“以备闻知”。内容看似寻常的防务轮调,细察却令人悚然:原属万骑、羽林,其中多有公主暗中影响或安插人手的营、队,被以“加强操练”、“充实边备”为由,整体调离玄武门等核心宫苑区域,分遣至城外屯营或遥远边镇;而新调入接防者,皆由皇帝亲信、如王毛仲、李宜德等一手提拔的将领牢牢掌控。人员名册附录详尽,调动理由冠冕堂皇,程序无懈可击。公主阅后,朱笔在“知”字上停留良久,墨迹晕开一团浓重的阴影,终是无奈批下。

又一份由吏部呈送、皇帝朱批“可”的官员考绩奏抄。所列数十名中高级官员,恰是公主经营多年、遍布台省的要津人物。考语皆用“勤勉”、“老成”等泛泛褒词,然升迁任命却多为“平调闲职”、“外放远州”,明升实降,杯酒释兵权。而对几位太子潜邸旧臣、或近期积极向皇帝靠拢的官员,考语或指其“微瑕”,却均“念其旧劳,酌予擢用”,委以重任。此消彼长之势,透过冰冷的数据与官衔变更,**呈现。

最令杜善感到窒息的是,一些原本由公主府发起或主导的事务,其批复文书返回时,上面开始出现一种新的、笔迹瘦硬锐利的朱批。并非直接驳斥,却常在公主府所拟方案的关窍处,添注数语,或质疑其“靡费过甚”,或建议“另择人选”,或要求“增列条款”,每每切中要害,不动声色地将最终决策导向对皇帝更为有利的方向。这些批注,落款虽仍是“皇帝”,但其思维之缜密、角度之刁钻、对公主府意图洞察之深刻,杜善一眼便知,必是出自李隆基本人,或由其最核心的谋士(如姚崇、宋璟)捉刀。这已非简单的意见相左,而是极高明的、精准的制衡与反制。

杜善负责核校这些文书,并依公主指示草拟回应。她感到自己仿佛在下一盘无声的盲棋,对手棋风凌厉,算路深远,每一子落下,都带着冰冷的杀意。她需极力从那些严谨的公文格式、规范的官方用语中,解读出背后的真实意图与力量对比的变化。

一日,一份关于盐铁转运使年度奏销的度支详册送至。此事向来由公主亲信、时任转运使的某位大臣主理,利润丰厚,乃公主财源重地。详册后附皇帝批答,照例准销,却于末尾添了一行朱笔:“盐铁之利,国之血脉。着吏部、御史台、度支司,另选干员,组成清厘使团,分赴各道,核查仓贮、稽核账目,以防积弊。所需员额、章程,由中书门下速议来奏。”

“清厘使团”!杜善指尖冰凉。这看似加强监管的合理举措,实则是要绕过现任转运使,直接插手乃至接管这庞大的财政体系!所选“干员”为谁?所依“章程”如何?皆由“中书门下速议”,实则是皇帝要牢牢掌控审计大权,剑指公主的钱袋子。

公主得报,震怒不已,令杜善草拟驳议,强调转运使司自成体系,历年运作良好,突然派驻使团,恐扰乱了正常转运,且易生纷扰。杜善字斟句酌,试图以“实务”与“稳定”为由,婉拒介入。

驳议呈上,数日后退回。皇帝朱批竟只有寥寥数字:“朕意已决。卿所谓扰,恐不及贪墨之害。清厘之事,不容再议。” 语气平淡,却带着帝王的绝对威严与不容置疑的否决。公主看着那朱批,面色铁青,久久无言。杜善知道,在皇帝日益巩固的权威面前,公主的反对,已显得苍白无力。

通过这些文书往来,李隆基的形象在杜善心中愈发清晰:这是一个年轻、精力充沛、对权力有着极度渴望和掌控欲的君主。他心思缜密,善于利用规则和程序来达到目的,出手精准而狠辣。他绝非睿宗那般优柔寡断,也非韦后那般张扬跋扈,他的冷酷与野心,包裹在合法性与渐进性的外衣之下,更为可怕。他容忍太平公主的存在,绝非出于敬畏或亲情, merely是时机未到的权宜之计。一旦他彻底掌握军权、财权、人事权,铲除公主集团,不过是时间问题。他绝不会允许任何人与他分享这至高无上的权力,即便是功高盖世的姑母。

杜善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她目睹公主仍在竭力反击,通过尚存的宰相力量发布政令,利用太上皇的剩余权威进行拖延,甚至试图在禁军中重新布局。但所有这些努力,在皇帝系统性的、步步为营的紧逼之下,显得愈发捉襟见肘,甚至有些徒劳。文书上的每一次交锋,都像是巨浪拍击礁石,礁石虽坚,却在被一点点侵蚀、瓦解。

她想起珍珠离去时那洞悉一切的眼神,想起上官婉儿血溅阶下的惨状。历史的轮回似乎再次上演,只是这一次,执刀者换成了更为年轻、也更为可怕的李隆基。

窗外,雪又开始下了,纷纷扬扬,试图掩盖宫城的重重阴谋与日益尖锐的矛盾。澄心堂内,杜善提笔,在一份关于次年元宵灯会用度的请旨文书上,批下“依例办理”四字。笔迹依旧工稳,心中却已是一片冰封的荒原。她知道,公主与皇帝之间这最后一点维持表面的“依例”,也即将走到尽头。李隆基的野心,如同这窗外不断累积的冰雪,冰冷,沉默,却蕴含着足以埋葬一切的巨大力量。最终的清算,已在弦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我,楚云飞反了!

特种兵之力王

绝世炼丹师:纨绔九小姐

谍海王牌

李嘉宁的奇妙之旅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武周女官升职记
连载中芮祎Soph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