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洗尘珠

上古天地为一体,混沌初萌孕育出盘古这一创世之神,盘古持斧开天地,将混沌分出仙魔两界,各不相通,更无往来。

一日,大神女娲在游历之际无意间踏入另一片与世无争的新天地,竟是盘古开天后故意掩下的秘境,并在此留下箴言,“此地只待有缘人,望你能为这方天地带来新的生机。”

女娲初时不懂何意,但也就此留了下来。

偶有一日,她在玩乐间照着自己的模样捏出来一个小泥人,顿得天地感应,一念成圣,法力大增,成为了仙界除鸿钧外,成圣第二人。从此,她四处搜寻仙水神泥,依旧照着自己模样,开启了浩浩荡荡的造人工程。

数千年后,人族成为了三界第三大数量惊巨,天生拥有神智却无神力的族群,人间成为第三界,人界也成了仙魔皆能踏足的灰色地带,心术不正者时常在此犯下恶行。

流转间,人族虽没有神力,实力最弱,但繁衍能力极强,又得女娲庇护,收下十二名弟子传授神功,护佑苍生,称作十二祖巫,自此愈渐兴盛。

直到一日,十二祖巫中的大力士共工与父亲祝融争吵,一怒之下撞向人间支柱不周山,不周山倒,打破了人魔神三界最后的天堑,天河倾倒淹没人间。女娲慌忙取来五色石补天,彼时见人间妖魔横行,生灵涂炭,心生悲悯不禁落泪,泪化成珠,蕴含天地同悲的强大神力,得名洗尘珠。

洗尘珠,坚不可摧,具有驱散黑暗,濯清世间一切浊气,涤荡人心的力量,它可吸收天地灵气为己用,更可抵挡一切幻术攻击,阻止魔气入侵,天生就是克制妖邪魔物的灵宝。

后天柱恢复,为保子民周全,恢复三界秩序,人间亦由女娲费尽心血设立天堑,不许神魔踏入。自此神迹退出人间,妖魔重封魔域,只有些许小妖藏匿山林,不成气候,人间也算回归安宁。

洗尘珠成为女娲大神留给人王守护她的子民的礼物。黄帝用它助力轩辕剑打败蚩尤后,更是留给了万民休养生息百千年的良机。

可渐渐的,一切又变了。

洗尘珠被人族当成了人王权利的象征,更成为了汲汲于私利者不择手段也要争夺的神物。人间再次狼烟四起,春秋战国,诸侯割据,强盛者在厮杀中大浪淘沙,却没人能再一统天下夺得神珠。

末了遥遥回首,大地已是满目疮痍,横尸遍野,冤魂齐哀,恍如末日。而洗尘珠早已不知何时丢了去向。

赤魔就是借这个时机悄然得以孕育,它以吸食冤魂戾气为生,逐渐瓜熟蒂落,成为三界分离后人间自己孕育的大魔,只要人心存欲,它就永远无法被除去。

初时,它选中了战国中残暴善变的少年秦王,助他一统天下,施行暴政,吸食戾气。但秦朝不盛,短命而亡,赤魔也遁入混沌海稳固修为,混沌海被它据为己有,唤名赤水。

待到其再出世已是东汉末年,它又故技重施,挑起三国之争,一边也在寻找着女娲留在人间的洗尘珠——它的唯一死敌。

也是在这时,散落人间某处的洗尘珠竟也萌生神智,被一道人所得。

道人名叫鬼谷,其独门道法略有小成,他带着洗尘珠百年游历,走遍河山,亦见人心百态,世事凄凉。至此,在洗尘珠的影响下,鬼谷道心渐成。

一日,他在洗尘珠的指引下,以道术探入洗尘珠内部,窥得天机,也明白了人间乱象的前因后果,知晓了赤魔的存在。同时,他也借助洗尘珠的力量一朝得道,成为当时人界并不存在的修仙得道第一人。

原来天地之间灵气充盈,自然万物繁衍不息,人族也可以借助自然之力修得道心,一步登仙。但彼时赤魔出世,人族大劫将至,也由不得他再细思。

于是鬼谷归山隐世,创立山海派闭关苦修,同时煅炼洗尘珠,助它提升境界修臻圆满后,再前往赤水与赤魔决一死战。

临走前,他终是不忍门派后继无人,修仙一道从此匿迹,便将自己一生所学与得道法门一一篆录,留给后人参详。

他根据自身心境感悟以及门下各弟子境界探视,将修仙之途分为练气、筑基、结丹、元婴、渡劫,其中自筑基后,每个境界又分为初、中、后三期。

而他本人自觉已是元婴臻满,步入渡劫境界,至于渡劫之后是何境界,便是他也无法探知了。

鬼谷提前花费百年专设道场,悉心布道,不拘一格降人才,引得诚心之人步入修真仙途。

彼时人间灵气满溢,又在洗尘珠至纯灵力的涤荡下,最终引渡数百人走入修仙大道成功筑基,引气入体者更不计其数。

从此修仙步入凡尘,大为兴盛。

但传闻人间除了鬼谷留下的篆录,其所得的洗尘珠中还有女娲留下的修仙秘法,亦被他单独编为洗尘录,收录门派山海归卷之内,但是否妄言终究不得而知。

百年之后的赤水之内,一人一魔一珠历经九天九夜的一番大战后,鬼谷修为耗尽,身受重伤,赤魔亦受伤不浅,实力更是被洗尘珠压制。

鬼谷趁此时机,临终前借助洗尘珠奋力一击,才勉强将赤魔封印在了它的老巢赤水,永世不得翻身。

洗尘珠洗尽铅华,散发所有神力涤荡整个赤水,洗刷无辜魂灵怨气,助他们重入轮回。

数个日夜之后,赤水恢复平静,重回清澈,洗尘珠仍旧并不放心,将整个赤水沉入东海,并搬来蓬莱仙岛镇压其上,从此隐入海市蜃楼才算作罢。

赤水自此成为不见其身的传说,洗尘珠又以避水珠收敛起鬼谷残败的身躯,沉入海底安葬,哀悼许久,随即亦被一股神秘力量托举,飞向天际,再无踪影。

不过瞬息,东海泛起少许涟漪,一株自带仙气枝叶却又泛着瘆人红露的仙草也自海底深处飞出,直奔洗尘珠方向而去,无人注意。

三日之后,天降金光于东海,丝缕神力透过天堑而来,将鬼谷残破的身躯托举而出,逐一复原,片刻间鬼谷奇迹般睁开双眼,眼中神韵不复从前,金眸闪烁更显威严,头顶神光环绕,俨然仙人。

神鸟自西边天际而来结成天梯,助他踏空而上。

神明箴言随之传下,“凡人鬼谷降服赤魔,功德圆满,特赦免去渡劫天雷,羽化登仙。”

原来渡劫之后还有飞升天雷,九九八十一道天雷后心志不灭者,才能锻造仙体,真正得道升仙。

凡人瞠目,修仙自此更是蔚然成风。

本以为赤魔伏诛后,就此会恢复平静的人间,却并没能如人所愿,只怪人心莫测,轻易就被七情六欲裹挟。竟没人怀疑过,究竟是赤魔蛊惑了人心向恶,还是凡人本身就是那个刽子手,赤魔不过是心魔所化,充作借口罢了。

人间还是纷争不断,偶有英雄出乱世,也有祸臣断天梯,朝代更迭间,青史永著。

千年后

秋水大陆,距离共工怒撞不周山,女娲补天的传说已经过去了数千年,在这里更没听说过什么天生魔物,叫魔修的却是有的。因为在这一分为三的大陆上,修仙也已经有了千年的传承。魔修,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支罢了。

如今的秋水大陆分别被漓水国、朔风国、紫月国三个大国统治,边缘虽也有一些小国,其实也都是明里暗里受三国控制的附庸。

三个大国背后又有三大修仙门派扶持,门派不比王朝,兴衰更迭更加频繁,拼的是人才与实力。若是哪个门派幸得天道青睐,捡到一个好苗子,一朝能够修仙得道,一派都能鸡犬升天。同样的,若是哪个门派的坐镇大佬羽化西去,却又无后继者,一样可能一朝失势,任人践踏。

许多传承数千年的大门派亦是在历史的洪流中被天道遗忘,落得个门派凋零的下场,并不少见。

近百年,各大门派传承却是随着三国鼎立的格局相对稳定了下来,王朝与门派间互通有无,输送资源,换得庇佑,其间盘根错节的交织更是深刻。

当下,三大主国背后的坐镇大佬分别是,漓水国的苍山派,朔风国的正阳派,紫月国的常青派,互不侵扰,各自生威。

其中,三大门派中当属苍山派传承最为悠久,坐镇元婴长老最多,还有两位渡劫师祖护佑,天字号的明烛剑决更是无数剑修心之所向,门派兴旺,广招招揽天下英才。

其余两派实力差距不大,且各有传承秘法,独步天下。

剑道一派无限风光,修仙令无数凡胎心生向往。然事实却是,修真一道传承数千年不曾间断,其间修成大能,诸如渡劫者虽是凤毛麟角,却不是没有,元婴更是如牛毛。但除了修真鼻祖鬼谷外,记载在册的渡劫升仙者,无非寥寥三人,苍山派得一,正阳派得一,另一门派早已消匿于大道洪流之中。更多的是飞升失败,身死道消者未留名姓在册。至于其他散修修成大能者,当可不计。

而今当世,最有希望升入大道的当属常青派偃月真人,其早已步入渡劫境界百年,隐世不出。

可这并不妨碍世人代代无穷已,纷纷追逐着至高无上的仙术,与茫茫无际的长生。

升仙,是所有人闭口不谈的野心。

古书传承所载,此间况景大抵如此。

新文开坑,请多多指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前言 洗尘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洄天

生生不灭

逆鳞

绝世神皇

重生都市仙帝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洗尘风华录
连载中句读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