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景宁、项籍与景晖三人围坐的饭桌上,为这温馨的一幕增添了几分暖意。
小孩子毕竟精力有限,三人美美饱餐一顿后,景宁带着景晖在院中漫步了一会儿消消食,景晖便有些困倦了,被乳母带回景修院内休息。
而景宁与项籍则回到了书房,准备翻阅藏书,来应对景文留下的课后作业。
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两人专注的身影。
景宁手捧竹简,眉头紧锁,正仔细研读着楚国历代的律法,试图从中找出与秦律的不同之处。而项籍则在一旁,翻阅着关于秦兵制的典籍,时不时地停顿下来思考片刻。
两人没有过多的交谈,埋头于书籍之中。
不知不觉间,烛影渐高,景宁揉揉眼睛,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
这竹简真是不好翻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用上纸质书啊。
阿父之前说还不到时候,景宁心里也知道阿父在等什么时机,但是这日子还真是难熬。
景宁胳膊向后仰,松了松肩颈,说道:“阿籍,时候不早了,咱们先休息吧。明日再继续吧。”说着打了个哈欠,合上了书卷。
项籍抬头,望向窗外,确实已是明月高悬,点了点头,合上了秦兵制。
两人收拾好书籍,吹熄了烛火,各自回房休息。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唤醒了沉睡中的景宁。他伸了个懒腰,起床洗漱完毕,便来到院中,只见项籍已经在晨练,剑光如龙,气势如虹。
景宁羡慕地看了看项籍,哎,自己是达不到这个水平了。
于是老老实实地打起了自己的广播体操。
一二三四五六七**十,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三二三四五六七八……
脑中响起了熟悉的声音,对味儿了。
项籍已经熟悉了景宁怪模怪样的……拳法?
看着没什么章法,但是强身健体还是有些效果的。
两个人晨练完,又把自己埋进了书海之中。
与此同时,秦也即将对齐发起最后一击。
公元前221年,秦国在统一六国的征途上,已逐一击败了韩、赵、魏、楚、燕五国,只剩下东方的齐国孤悬海外,岌岌可危。
秦国大将王贲,率领着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秦军,如猛虎下山般向齐国进发。秦军纪律严明,行进间秋毫无犯,沿途百姓无不望风而靡,纷纷避其锋芒。
齐王建,这位曾经坐拥千里江山、享尽荣华富贵的君主,此时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与绝望之中。
面对秦军的压境之势,他手中的军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锐气,士气低落,无心恋战。
秦军势如破竹,很快便兵临临淄城下。
王贲指挥若定,秦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对临淄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城头上,齐军将士虽奋力抵抗,但在秦军强大的攻势下,终究还是败下阵来。
城破之日,秦军攻入临淄,齐王建被俘。
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君主,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身败名裂的下场。
秦军在占领临淄后,并未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继续向东进军,最终将整个齐国纳入秦国的版图之中。
至此,秦国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秦王嬴政,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终于实现了他“**同一,扫平四海”的伟大抱负。
消息传至江东之时,景宁和项籍也完成了他们的作业。
景宁得知消息后,心中反而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一切还是如同历史中书写的那般,但却有些许变化。
同时心中又有些怅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马上要来了。
那楚国的文化呢?
就算有一天光复楚国,可是百姓已然习惯秦朝的制度,还能变回曾经的楚国吗?
或者说还有必要变回曾经的楚国吗?
景宁摇了摇头,拍了拍自己。
轻笑了一声,呵,真是的。
现在才统一六国,自己就开始想光复楚国的事情了,也不知道是谁给自己的自信。
变革如约而至。
废除分封制,代之以郡县制,统一度量衡,重用法家,严刑峻法……
这一条条变革使得秦朝高效,统一,以强硬的手段压制着各地。
同时也使得秦朝的经济开始流通,商人总是精明的,他们很快意识到,这些政策使他们可以把生意做得更大更广,秦朝的经济也开始繁荣。
但是,严苛的律法,虽然让秦朝变得有序,但治下的百姓不得不在法律的重压下生活。让秦朝处于一种微妙的紧绷之中。
而这些同景宁他们关系不大,他们仍旧重复着之前的生活。
秦朝表面的和谐之下,确实隐藏着不小的缺陷。
秦始皇原先的秦王政,开始巡边,来确保秦朝的稳定。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巡边至会稽。
这一天,阳光明媚,洒在浙江之上,金色的光辉与江水交织,格外明朗。
听闻皇帝巡视,人们都簇拥在岸边,目光中带着敬畏和好奇,大家都想一睹一统六国、威震四海的帝王的真容。
这位站在权力巅峰的君主,此刻正驾着奢华的大船,缓缓驶向会稽。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项籍与景宁并肩而立,他们的目光穿过层层人海,紧紧锁定在那艘象征着无上权力的辇船上。
此时项籍和景宁已经17岁了,在此时已经算青壮年了。
项籍身姿挺拔,犹如青松一般,他的眼睛直直地望着秦始皇,不知是仇恨,还是对权力的渴望,他紧紧握住拳头,仿佛要将这份渴望化作力量,融入血脉之中。
景宁看出了项籍的紧绷,拍了拍他的胳膊。
项籍放松了自己,对景宁说道:“彼可取而代也。”
景宁心中一惊,连忙捂住项籍的嘴。
天老爷,阿籍怎么什么都敢说啊,这要是被始皇帝听见了,不是完蛋了。
赶紧把项籍拉走了。
“阿籍,你疯了,大庭广众之下,你不要命了。”
项籍有些气闷,“你不信我。”
景宁扶额,“我什么时候不信你了,我只是说你这样太危险了。”
说着还拍了拍项籍的肩膀。“阿籍,你我多年的好友,我懂你,但是现在时机未到,咱们再等一等,好不好。”
项籍望着景宁,景宁的身影倒映在他的眼眸之中。
现在的景宁已经完全没有了小时候圆滚滚的样子。
面容清秀,眉如远山,眼若秋水,鼻梁高挺,唇色淡而润泽,像一幅水墨画。楚人尚火,但是景宁不爱穿艳丽的颜色,反而更喜欢素一点的颜色,墨发也仅仅用一根简单的玉簪轻轻挽起。(景宁:实在是在现代已经习惯穿饱和度低的颜色了,楚国这大红大紫的颜色,感觉hold不住啊)
俊朗非凡。
项籍看着景宁说:“好!”
景宁松了口气,拉着项籍回了马车。
在马车上,景宁看项籍还有些闷闷不乐。说“阿籍,你放心吧,大父说时机很快就会到的。而且阿籍这么厉害,难道还等不了这么一会儿吗?”
项籍听着景宁这像哄小孩的话,嘴角有些抽搐,但是心里还是有些受用的。
知道景宁说得是对的,大家都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这几年,项家练兵,景家和昭家冶铁,只为积蓄力量,奋起一击,自己不能心急。
上前抱住了景宁,不知道是不是景宁小时候老喜欢抱项籍,现在项籍也时常抱景宁。
景宁也习以为常地顺了顺项籍的毛。
景宁心中暗自地想着,阿籍好像一只大狗狗啊,这种撸大型犬的快乐谁能懂!!!
项籍没有直接回项府,而是同景宁一起回了家。
这段时间,景府也忙碌得不行。
景铎大婚的日子马上到了,可以说是府上每个人都任务满满。
景铎18岁便与屈氏族长的长女屈宛夏定了亲事,屈宛夏小景铎两岁,所以屈家便想再多留两年。
谁知中间屈祖母故去,屈宛夏需要守孝3年,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景铎已经妥妥算大龄未婚青年了。
现在六礼就差最后一礼——迎亲了。
景家是上上下下都不能掉链子,景修结婚的时候,景宁还小没什么参与感。
这次可算是完完整整地体验到了,古代结婚的繁琐。
尤其是楚地喜好奢侈,需要筹备的东西更是难以计数。
即使大部分还是昭幼薇和昭琦玉操办,景宁只是时不时协助一下。
单单看着那礼单,就让人咋舌。
况且,走六礼,是真真的要商议六次,而实际需要两家商议的远不止这六次。
这两天又看了迎亲的流程,更是让人头大。
把景宁看得是心有余悸,对阿兄是万分同情。
“阿籍,成亲真的好麻烦啊,我都懒得成亲了。”景宁对项籍悄咪咪地说道,这可不敢让昭幼薇听到,要不然景宁就完蛋了。
项籍听到这话,眸子中闪过一丝精光。“阿宁,不想成亲吗?”
景宁闷闷地嗯了一声。
自己喜欢男子,这怎么成亲啊,在这个时代会很奇怪吧。
虽然龙阳之事屡见不鲜,但是自己并不想辜负无辜的人。
哎,现在有二兄挡着,还算安稳,也不知道之后会怎么样。
项籍说“我也不想,我陪着阿宁。”
景宁大为感动,感觉要热泪盈眶了,说道“好兄弟,一生一世一起走,不抛弃,不放弃。”
项籍,“嗯。”
迟到了n天的更新,私密马赛。
我是咕咕精,但是甲流也有一点点责任(韩国破防手势)吧(挣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 23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