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卷如骤雨收声急(一)

半个时辰前,突厥牙帐。

鼓起的白色帷幔排风而立,被吹得猎猎作响,而其中一方穹庐之中,一片歌声嘹亮。原明罗作为牙帐中少数精习汉文的突厥重臣、可汗亲弟,自当仁不让被委以接待大梁使臣的重任。

而何以表突厥之盛情?

唯大宴小宴接续来,美酒美人坐相伴罢了。

——于是毡帐中歌舞无歇。

杨服山旧与明罗有交情,逗留于突厥牙帐的半月,与这位突厥吐屯、可汗亲弟把酒推盏,从白天喝到晚上,重叙师友之谊,自然好不快活。

只是苦了赵抚一个。

他原是护卫着阿姐的,但可惜他姐姐与义城公主交好,二人自谈话秘语,形影不离,将白道川周边游历了个遍,他却是男女有别。等几度被冷落、又几度被拎出来特别照顾,愈发觉得变扭,自己便“知情识趣”地跑来跟着杨服山了。

但未料到,文臣武将,老与少也是有壁的,起码赵抚还不是很舞得来这酒桌上的刀剑。

尤其,他渐渐发现,杨服山竟然是故意将他排斥在外的,明明同场宴席,他却几乎和明罗说不上什么话。

再回顾北上一路,杨服山对他和阿姐虽然毕恭毕敬,对突厥的事情却一字不提,对比今日,赵抚这才慢慢体会到其中此蕴含的轻慢之意。

自小到大,除了以白身进团云军的一段时光,他从未被人这样架空过权力。

但偏偏对方处处是软刀子进来扎心。国事外交场合,宜以大局为重,他虽半月以来突击学了几句突厥语,却远远无法到交谈自如,故即便空有身份头脑,却也不好妄言出声坏了大事,也只好抱憾啃着羊腿。

倒不如和毕利恶战一场来得痛快。

赵抚心里默叹,继续与同席的张原对饮。

而对面,杨服山与明罗也正推杯,“今日吐屯准备的歌舞与前几日大有不同啊,这乐曲似乎也有些耳熟。”

“哈哈哈,杨先生好眼力。”明罗掀髯朗笑,“这原是大梁的《绿腰》,梁帝上一次来塞北,我有幸陪哥哥去见到宴席上,正见此舞。回来以后心里总是念着,煎熬半月,派了人去大梁学习此舞。只可惜那舞娘乐师技艺不够,终难在白道川再现那腰软欲折、轻盈柔美之姿……”

杨服山感叹:“吐屯对中原文化真是造诣颇深啊。”

“哎,既然到了白道川,总不能再像以前在草原里那样过了。”明罗轻呷一口酒。

草原里自来是资源稀少,世世代代只能为了食物和水源不断迁徙、争斗、劫掠、甚至残杀……中原人以为他们塞外民风彪悍,天生勇武,战无不胜,又何怎知他们的每一战都是为了生存呢。

都是一个脑袋,两只手,两条腿的人,差的不过只是你出生在能耕能种,能收能获的中原,而我活在连活水都要寻找的荒芜塞北而已。

父汗打败堵白可汗之后,他们的部落已经成为塞北最强大的部落,但他却以大决心带着族人离开朔漠搬迁至白道川,就是为了能够在这有水有山能耕能牧的地方定居下来,以求逆天改命,甚至未来也许他们的子孙后代也能长久地住在这里,繁衍生息……

按下思绪,明罗转头又对杨服山露出他那亲切而微憨的笑容。

“况且——”他诚挚地说道,“中原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杨服山不知明罗心中所思所想,只听到和看见他从头到尾展现出来的对大梁的仰慕和亲近,于是笑颔之,自觉这半月以来的旧情续好,已经让他看明白了面前的这位可汗二弟……也让他摸着了突厥的脉。

笑容渐渐熨平,一帐喧哗喤呷声中,杨服山摇摇头,刻意叹息一声,丢下饵来:

“哎,可惜啊!牙帐中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吐屯这样想的。”

他话音方落,明罗辄停箸不语。

杨服山夷然自若,丝毫看不出,他为这一句,已铺垫了多少心血。分化突厥的计谋可不可行,只在这位突厥吐屯的一念了。

少顷,这位可汗的二弟,明罗吐屯终是长长一叹,似乎变相认可了杨服山的这句话。

杨服山心稳了一半,目光滑过一杯一杯正饮着无聊酒的赵抚,确定对方根本听不到他们说话不足为虑后,便放心地半身俯就,状似醉语妄言,对明罗抱怨道:

“你那弟弟毕利,狂妄自大,对我等来使多次当面挑衅。我看在布利可汗的面子上,才不和他多计较。像他这种只图一时痛快,不知国事之重的无知小儿,不过有勇无谋的匹夫罢了。”

杨服山大叹:“哎,某实在可惜啊!牙帐中,吐屯眼光长远,却得不到重用。白道川官职初设,何来监察?想我大梁的御史何等威风,对比吐屯这官,做的实在是有名无实啊。”

他重回白道川,花费半月观察这牙帐中的形势变化,以验证自己的猜想。阿史那家的王子,毕利风头最劲。同胞的三兄弟,长兄为可汗,幼弟为苏尼,也是突厥第一勇士,拥泵甚重,只有明罗这个老二无兵无权,全仰仗哥哥的鼻息封了个突厥监察。

不同中原,这种监察百官的文职,在以武为重的突厥自然算不了什么好职位,不过是一个名分而已。

明罗闷闷喝了一口酒。

杨服山见他如此反应,心知事已成了一半。

一念之间,一念之差,权欲不甘之心一旦生起,便能添火加柴,叫它越烧越旺!

果不其然,明罗嗟叹一声,失意道:“哎,这种事情,我又能怎么办呢。”

杨服山撅着嘴把杯中余酒喝了个干净,满心激越,面上却并不泄露,只是“适时”地吐露几句“真心话”。

“其实陛下这回遣使来白道川的原因,吐屯应该也知道了。高句丽之征,我王势在必行,大梁国力昌盛、兵强马壮,臣民更是赤心奉国。高句丽弹丸之地而已,不过仗以天险,这一回陛下御驾亲征,正是就中取之矣。”

明罗不语,梁帝敢御驾亲征,自然是存必胜之心,也正如此才使得他们迟疑不决。毕竟大梁国力在此,高句丽比起自是远远不如的。

“我等此行,有两个目的。”杨服山伸出两个手指,继续说道:“这一来,是为了看望义城公主,重续梁突之旧情——也避免可汗因听见什么谣言,做出不智之举,坏了我梁突两代皇帝的经营,和边境百姓的安宁。”

明罗一下酒醒,当即道:“我突厥绝无此意!”

“自然自然。”杨服山哈哈一笑,畅饮一杯。

明罗松快下来,好奇问道:“那二呢?”

杨服山越喝越醉,话也越说越轻,不过却始终叫旁边的明罗听得清清楚楚。

“这二么……布利可汗已近知命之年,陛下心中亦怀忧虑,不知布利之后,突厥与大梁的未来又会走向何方啊。”

明罗眯着眼睛,摩挲着就被:“所以梁朝皇帝这是有意……”掺和进突厥的储位了。

——就像扶持他父汗、他大兄一样,接下来的十年,大梁皇帝依旧需要一位能继续替他们看守北门、永效忠心的突厥可汗。

“可汗老了,公主也不年轻了。”杨服山呵呵一笑,含着一口酒气低声说,“但陛下以为,青山不老,突厥与大梁自可姻亲永续。”

明罗心中一动,下意识望向对面的赵抚,低声问道:“先生这是何意?”

杨服山笑而不语。斜眼瞥对面的赵抚,既觉这小子可怜,又实在难将这稚嫩的少将军、国公世子真正放在心上。你看,即便当着面将他阿姐当作筹码抛出去,他也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阻止不了。

——终不是安国公亲至。

……

杨服山不明说,但明罗却一脸覃思悠然,显然是意会了。

权势美人,原来他竟唾手可得吗。

杨服山翻了翻眼皮,见明罗神情动摇,心头大定,渐渐就把着他的肩膀卧睡了下去。

言尽于此,点到即止。

他——该醉了。

三个呼吸走过,明罗扶桌,大声喝道:“来人!”

歌舞骤停,有突厥侍卫上前待命。

张白林因后见杨服山的醉态,稍慢一拍。等反应过来连忙绕柱上前,与突厥的侍卫并肩候立,但面对明罗却只微微颔首俯身,并不向他国吐屯施以重礼。

明罗不动声色,徐徐道:

“杨君醉了,你们快扶他回去账中休息吧。”

上章剧情有细微修改。修了义城公主得到消息的时间,比突厥一方早一点,即为:“任城那边有人举旗反王,聚集了不少人,一路攻向洛阳。太原那边一收到消息,就遣人过来给我送信。这消息已经瞒了半个月了,现在整个大梁都传遍了。只怕过不了多久,牙帐那里也要知晓了。”这部分

因为杨福山这部分没有办法很快解决,也没有办法一笔带过,所以还是放慢一下进度,留一点时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6章 卷如骤雨收声急(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金缕衣

修仙女配谋长生

教科书中的朕

金吾夜

招魂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喜欢谈情说爱的神
连载中不得无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