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 5 章

万妤若有所思:“所以……就像织锦般经纬交错,正反皆成文章?”

“正是!”儒生拊掌笑道,“姑娘果然聪慧。这‘璇玑织梦’之名,取的便是前朝苏蕙织锦为回文诗图的典故。只是今日更要融入兵法韬略,确实颇费心思。”

“这也太难了吧!”万妤叹道。

谢昀在素绢屏风投下二十八宿光斑。慕容云影搅动雾霭,忽见秦川排成白虎七宿阵。

王攸刻"云阵龙蛇起蒿莱",逆读"莱蒿起蛇龙阵云"却显杂乱。谢老指出破绽:"逆读当为'云阵起龙蛇',王公子需留意兵法首尾呼应之道,方得回文精髓。"

万芃在绢面留下"阵锁烟云妾心焚",逆读时光色忽黯。

慕容云影突然引向三年前的旧诗,将"孤城闭"改作"孤云闭":"闭云孤城千嶂暗。"逆读时气韵突转:"暗嶂千城孤云闭——此乃空城计!"

李玉泓凝成八卦阵图,惊叹:"妙哉!慕容公子旧诗新用,正读是铁桶阵,逆读变疑兵计,深得兵法奇正相生之妙。"

秦川突然摆出鱼鳞阵,诗句"阵云飞渡镜中兵"逆读成"兵中镜渡飞云阵",恰合水战之法。

裴老倚着青玉案,眼中露出赞赏之色:"慕容公子以旧作化新篇,空城计对鱼鳞阵,此轮胜在'以逸待劳',善于化用,别具慧心。"

章维扬在台下大声叫好,慕容明月也兴奋地拉着兄长的衣袖。章青雨依旧安静地站在人群前列,虽然听不懂,但那双发亮的眼睛和微扬的唇角,已将她的心事表露无遗。

第四轮比试。

李玉泓打开紫檀药匣时,甘松香混着艾草气息惊起栖鸟。慕容云影注意到裴老将六味药材投入青铜鼎,鼎中蒸汽凝成太极图案。

"四试'药香化境'!"裴老掷出龟甲,裂纹恰好组成坎卦,声音清朗,"诸君需择三味药材入诗,诗中须含'病''愈'二字,更要暗合易经六十四卦。"

慕容明月望着那繁复的卦纹,轻声问道:“这规则又是什么道理?”

章维扬解释道:“比如茯苓安神,当归补血,连翘清热。这三味药本身就暗合天地人三才之道。”他指尖轻点龟甲裂纹,“《易经》讲究阴阳变化,如同药材配伍。坎卦象征水,主险陷,正对应病症缠身时的境遇。”

他蘸着茶水在桌面写下一例:

**茯苓安心病渐除,当归补血愈虚躯。**

**连翘清热如卦变,坎离交泰生机苏。**

“这两句明写药效,暗藏易理。‘坎离交泰’既指水火既济的卦象,又喻示由病至愈的转变。”他见章青雨仍凝神思索,又补充道,“好比开药方要君臣佐使相配,作此诗也需将药材、病症、卦象揉捻得当。裁判会看这三味药是否相生相克,诗句是否自然贴合卦象精髓。”

章青雨目光扫过药材与卦纹,忽然莞尔:“原来是要把医理和易理炼成诗句?”

章维扬点点头道:“没错”。

只见台上:

万芃的举动坠入药鼎,吟出"病梅需借东君手",光色里绽开带雨梨花。

王攸刻白芷于青铜板:"病骨犹存补天志。"气息凝成展翅玄鸟。

李玉泓以当归汁写"愈后方知草木恩",墨迹竟显太极阴阳图。

秦川的举动叮当落地:"病中日月如棋局",却在"愈"字上卡住关键。

谢昀折射蒸汽,在"局"字旁映出"愈见青山白云深"。

慕容云影挑起三片竹叶:"病竹不折凌云节。"忽然插入青铜鼎,蒸汽化作青云托起竹叶:"愈见青山傲骨生。"

裴老以玉如意轻点蒸汽中变幻的卦象,温言道:"坎卦变巽卦,柔中带刚——慕容公子以意化药理,此轮胜在格物致知,寓志于物,别开生面。"

终局比试。谢昀将**塔的日影折成金线,万芃突然自动演算《周髀算经》数理。慕容云影开始共鸣,惊飞了檐角铜铃。

"终轮'金声玉振'!"裴老轻抚琴案,声音庄重,"诸君需引天地之声入诗,四句内要含'风''雷'意象,更要暗藏五音十二律。"

“金声玉振?”万妤望着台上那琴,茫然摇头,“这又要如何取胜?我全然不解。”

一旁的青衫儒生道:“姑娘请看,那琴木纹理,暗合天地经纬。所谓‘金声玉振’,金声始,玉振终,喻指集大成之作。五音乃宫商角徵羽,对应土金木火水;十二律分六律六吕,如黄钟、大吕等,正应十二月令。”

见万妤仍蹙眉,他续道:“譬如‘风’可化宫商之韵——东风可作角音清越,西风可成商声肃杀;‘雷’当合律吕之节——春雷宜应夹钟清扬,夏雷当合蕤宾激越。”他又用树枝在地上画字:

**风回徵羽动宫商,雷震黄钟启大荒。**

**律吕调阳天地合,五音协奏凤凰翔。**

“此句‘徵羽’‘宫商’暗藏五音,‘黄钟’‘律吕’明嵌十二律。风雷交织,正合天地之声。”他抬眼望向万妤,“胜负关键,在于能否将风雷化入音律,又以音律暗喻天地至理。”

万妤怔怔看着那些精妙的字句,终是轻叹:“这些规则……怎么一重比一重艰深?既要风雷意象,又要暗藏音律,还要引动天地之声……这哪里是作诗,分明是在炼化天地啊。”

台上众人的表现却是十分精彩:

王攸斩断东风,在青石板上刻出"雷动九天惊蛰起"。

谢昀折射霹雳:"风回十二阙,玉振凤凰台。"每字都合宫商角徵羽。

万芃突然化作编钟阵列,吟出"风过珠帘环佩冷"。

秦川摆出黄钟大吕音阶:"雷声隐隐似瑶琴。"

李玉泓凝成五色云霞:"风送药香入紫微。"

慕容云影突然纵身跃上飞檐。引动天边积云,雷光在顶端凝成诗句:"风雷本是苍生语。"第二举动劈开云层,露出朝阳:"何必瑶台奏玉音!"

裴老手持玉如意,声音清越悠长:"好个'苍生语'!慕容公子化天籁为心声,使五音重归人间烟火——此轮胜在返璞归真,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章维扬激动地与其他学子击掌相庆,慕容明月更是欢喜得泪光盈盈。

章青雨望着台上那个光芒万丈的身影,不自觉地向前迈了半步,仿佛想要靠近些,却又怯于众人的目光。

裴老手持紫竹杖走向鎏金石台,杖头玉环轻叩,声彻四野:"今日文魁,当属慕容公子'**剑气裁云分北斗,珠帘漫卷星河曙**'之句——此联如破晓之光,既开诗境新宇,更照见生民之望!"

琅琊王氏家主率先击响九凤鎏金磬,声波竟将河心星斗凝成实体:“慕容贤侄诗骨有金石声,当配南海明珠砚。”

他袖中飞出一尾玉带鱼,鱼嘴吐出盛在千年阴沉木匣的砚台——匣盖开启刹那,砚池里沉睡的明珠遇月生晕,竟映出三年前慕容在燕子矶题诗的残影。

慕容云影躬身双手接过,朗声道:“世伯厚赐,晚辈愧不敢当。此砚映照旧作,更似明镜高悬,时时警醒云影:文章非为炫技,而当如金石,镂刻时代真声。”

王氏家主闻言,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对晚辈深明文章大义的赞许。

陈郡谢氏宗主轻抚腰间蒯缑玉具剑,剑穗突然化作雪色鹤影:“天山雪玉笔该归识得‘哀而不伤’之人。”

鹤喙衔来的笔杆透着冰裂纹,笔锋触及慕容指尖时,二十四桥倒影突然在河面重组为《文心雕龙》的蝌蚪文,惊得两岸书生齐齐跪诵。

慕容云影执弟子礼,恭谨承接:“谢宗主以‘哀而不伤’相勖,云影谨记。此笔冰裂纹理,恰似文心雕龙,晚辈当以它书写人间悲欢,却永葆中正平和之魂。”

谢氏宗主亦抚须点头,目光含笑。

太后銮驾自水云深处浮现时,四对金甲力士正扛着“文光射斗”匾额踏浪而行。匾额四角镇着青铜饕餮,口中垂落的玄色丝绦缠住面容:“哀家年轻时也爱写‘二八年华’,却写不出万芃姑娘这般愁绪入骨——不过慕容卿家的‘星河曙’,倒是给这愁云开了天窗。”

慕容云影单膝触地,双手高举承接匾额:“太后天恩,泽被文苑。臣之‘星河曙’微光,幸能入天眼。此句愿如匾额所期,不仅射斗,更能照亮庙堂与江湖之间,千里同明。”

太后腕间佛珠轻转,凤冠下的容颜掠过一丝真正的笑意,她向着身旁女官轻轻颔首,对慕容云影这份心系天下的气度表示嘉许。

他随即转向全场,左手托住南海明珠砚,右掌承住天山雪玉笔,仰头时眼中星河倒转:

“星河曙光岂独照云影?今日之魁首,实乃侥幸。诸君珠玉在前,且多有相让,云影安能窥见此隙天光?”

说罢他执礼环揖,天蓝衣袖在夜风中舒卷:“日文光交织,恰似虹霓贯日。云影不才,愿持此砚此笔,与诸君共勉,他日再续兰亭佳话!”

这番话既将荣耀归于对手,又把胜负化作对未来的期许。

满堂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

连心高气傲的王攸都微微颔首,谢昀轻叩折扇以示欣赏,秦川抛起骰子又稳稳接住,李玉泓则遥遥举杯。

始终静立一旁的万芃,此刻也微微侧首看向慕容云影,清冷的眸光在他身上停留一瞬,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这已是这位冰山才女所能给出的最高赞许。

几位才俊相视间,竟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这位魁首的认可。

日渐西斜,裴老扶着竹杖起身,苍老的声音里带着不容拒绝的恳切:“慕容公子,老身有一不情之请。今日兰亭之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实为文坛盛事。公子高才,何不效仿书圣旧事,作一赋以记之,既致敬兰亭风骨,亦可为后世留一段佳话?”

话音未落,席间已是一片附和。一旁静坐的太后也温声开口:“慕容公子,愿闻佳作。”

慕容云影推辞不过,终是缓缓起身,走到临水的栏杆前。暮春的风拂过他素白的衣袂,远处山峦衔着最后一抹残阳。他闭目沉吟片刻,再睁眼时,眸光清亮如星。

《兰亭盛会赋》

“维仲春之暮月,会西山之圣境。群贤踏青霭而至,高士披星汉同行。曲水如带,映竹柏之清华;流觞似月,承琼浆之晶莹。西山抱月,疑瑶台之未远;南浦生烟,恍蓬岛之乍临。斯时也,墨香与兰蕙同馥,诗声共松涛相鸣。”

然则——慕容云影声调陡然一转,清越中透出沉郁:

“然则乐极悲生,宴酣忧起。观九域之烽烟,哀兆民之流离。蓬户常忧风雪至,荒村已绝炊黍息。血染关山骨作土,泪尽陌野鬼唱诗。”

席间一片寂静。方才还沉浸在诗酒风流中的众人,仿佛被这沉重的字句拽回现实——北方铁骑叩边,中原饥馑连年,这纸醉金迷的盛宴之外,确是个风雨飘摇的乱世。

裴老眼角泛起泪光,几位年长的文士深深垂首。章维扬只觉得胸中热血翻涌,那些他模糊感受到却说不出的家国之忧,此刻被这字字珠玑道破。章青雨望着慕容云影微蹙的眉峰,心口阵阵发紧,她从未如此刻般清晰地看见,这个清雅公子胸中装着的,竟是整个天下的重量。

但慕容云影的声音再度扬起,如裂云之月:

“诸君!吾辈非避世之陶朱,当效投笔之定远。胸藏丘壑,须展安邦之策;笔走龙蛇,当书济世之章。日月每从肩上过,江山但在掌中看————风云且为袖底藏”

这掷地有声的句子让所有人精神一振。万芃忍不住低呼“好一个江山但在掌中看”,王攸轻轻颔首,看向慕容云影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敬重。

最后,慕容云影展袖遥指天际,声音变得恢宏悠远:

“愿请长缨系胡酋,敢叫四海复清平。待得云开雾散日,重铸九州白玉京!那时节,渔樵闲话升平事,童叟不识刀兵名。千家帘幕炊烟直,万里山河踏歌行。”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水榭内外静得能听见花瓣飘落的声音。

裴老听罢,颤巍巍走来,向着慕容云影深深一揖:“此赋当与《兰亭集序》同辉!”旋即转身高声道,“来人!将慕容公子此赋誊录,刻于学馆照壁,永示后人!”

太后亲自下旨嘉奖,又添了三场歌舞。但所有人的心思,似乎都还停留在那篇石破天惊的赋文中。

直至黄昏降临,众人依依惜别时,仍在反复吟诵着那些必将流传千古的句子——

“日月每从肩上过,江山但在掌中看。”

“愿请长缨系胡酋,敢叫四海复清平。”

“千家帘幕炊烟直,万里山河踏歌行。”

慕容云影立在暮色中,久久伫立。他所期许的,是那些字句能真正唤醒这个时代,重铸一个他笔下所描绘的——清明盛世。

金乌西坠,宾客渐散。

王攸与谢昀联袂而来。王攸拱手,言辞清雅:“慕容兄高才,今日一赋,令人叹服。” 谢昀亦含笑:“期待日后能与慕容兄多多切磋。”

慕容云影谦和还礼:“二位世兄过誉,云影愧不敢当。”

秦川缓步上前,书卷气十足:“慕容公子心系黎庶,文采斐然,川深为感佩。”

“秦兄学养深厚,过奖了。”慕容云影正色回应。

李玉泓温润如玉,执礼甚恭:“慕容兄之文,玉泓受益匪浅,愿以为楷模。”

慕容云影温和笑道:“李贤弟气度不凡,共勉之。”

万芃落落大方,明丽一笑:“慕容公子,今日聆听大作,万芃方知文章真可经国不朽,非仅雕虫之技。钦佩之情,难以言表,望日后尚有请教之机。”

慕容云影神色郑重,回以同等敬重:“万姑娘才思敏捷,巾帼不让须眉,云影亦深为佩服。姑娘若有垂询,云影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众人道别离去。

慕容云影正欲离开,章维扬、章青雨和慕容明月便寻了上来。

“云影兄!恭喜夺魁!”章维扬兴奋道,“定要庆祝一番!”

慕容云影含笑婉拒:“维扬,心意领了,今日已尽兴。”

慕容明月立刻接口,脆生生提议:“不若过两日我们去踏青吧?学馆快开学了,再就没空玩了!”

章青雨闻言,轻声附和:“明月妹妹说的是。” 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快速掠过慕容云影的脸庞,见他未反对,心底便悄然漫上一丝欢喜。

几人登上归家的马车。车轮辘辘,碾碎暮色。章维扬犹自兴奋地讨论着方才的盛会。

慕容云影靠着车壁,面带倦色,闭目养神。慕容明月则小心整理着得来的奖品。

章青雨安静地坐在一隅,目光却总是不受控制地落在慕容云影闭目休憩的侧颜上,仿佛要将这片刻的安宁刻入心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寻仙

异世丹帝

修真弃少混花都

武侠之横行诸天

武侠:我成了婠婠师弟,开局融合叶孤城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西山月影
连载中买辣椒不用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