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后。
省医院门口,一男一女四处张望,终于在马路对面发现了染黄发的青年。
两人挥手大喊。
“时桉,赶紧!”
“这都几点了。”
时桉稍微加快步伐,眼睛都没睁全。
八点报道,现在还不到七点半,时桉无法共情他俩的积极性。
在校苦熬七年,终于开启了规培生涯,第一站是急诊科。
作为全年无休的科室,急诊科是所有规培生噩梦开始的地方。同批倒霉蛋除了时桉,还有身边的赵康和陈小曼。
陈小曼边翻书包边抱怨:“第一天就这么懈怠,后面的日子怎么办?”
“你俩住得近,当然快。”时桉打了个哈欠,“我至少比你俩早起一个小时。”
陈小曼斜他:“谁叫你自己睡过了,没赶上安排。”
省医院宿舍紧缺,近几年不再为规培生提供住宿,好在他们有个规培交流群,前辈们会把房子转给学弟学妹。
租房填表时间截止到上午十点,时桉从前一天晚上八点开始睡,第二天下午两点才起,直接错过了报名机会。
起初时桉没在意,但他低估了家到医院的距离,不考虑极限拥堵,通勤也要仨小时。
“房子先放放,现在有更重要的事。”陈小曼翻开笔记本,“既然分到了急诊科,就得有准备、有觉悟。”
省医院急诊科共有三位主任医师,五位副主任医师,八位医师,其余为其他科室的轮岗医生。作为应急治疗的第一站,急诊科是全院综合性最强、最忙碌的科室,这里的医生也被称为“疯狂的机器”。
在这些疯狂机器里,有个不得不提的人。陈小曼清了清嗓子:“你们知道是谁吗?”
时桉打着哈欠,揉了揉干瘪的胃,后悔出门前没咬两口包子。
赵康竖起耳朵:“谁?”
“钟严。”
赵康挠头:“听着耳熟,有啥事迹来着?”
按照陈小曼的说法,钟严是急诊科最年轻的主任医师,他出身医学世家,祖上就是做太医的。钟严完美继承了家族的医学天赋,资质过人、毫无短板,是个无敌的六边形天才。
赵康眼睛听直了:“靠,这么牛!”
时桉揉揉眼睛,还是想吃包子。
陈小曼感叹:“我要是有他一半厉害,人生都没有遗憾了。”
“嗐,别做那种梦了。”赵康摆摆手,“再厉害也是人家的事,跟咱没关系。”
“怎么会没关系呢!他厉害就意味着,对学生也有极高的要求。”陈小曼放低声音,“他在省院有个外号,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赵康等他说。
陈小曼:“大、魔、头。”
赵康:“怎么个魔头法?”
“暗无天日,往死里折磨。”
“扯呢吧。”赵康将信将疑,“至于?”
“至不至于不知道。”陈小曼用本子捂住嘴,咯咯笑了两声,“但我看过他的照片,本人巨酷,超帅。”
“三十多岁就当上主任医师,个高腿长,还生在医学世家,有钱有颜有能力。”陈小曼抱着本子尖叫,“我的妈妈呀,简直小说男主角的标配!”
时桉掏掏喊疼的耳朵,打着哈欠四处找早餐摊。
赵康无法感同身受,但尊重:“祝你能分到大魔头那。”
“不要不要不要!”陈小曼脑袋摇成拨浪鼓,“呸呸呸,你别咒我!”
陈小曼翻开笔记本:“我都查好了,我要毛遂自荐,跟陈曼医生。”
作为急诊科为数不多的女医生,陈曼虽不像钟严那般传奇,能力水平也是一流。她温和好说话,负责又有耐心,像邻家姐姐一样,被学长学姐们称为“曼天使”。
陈小曼:“再说了,我俩名字这么像,这是命中注定的缘分,陈老师一定会要我的。”
赵康凑过来翻她的笔记本:“还有别的漂亮姐姐吗?给我也来一个。”
“想什么呢,像曼天使这样的姐姐,可遇不可求。”
两人聊得热火朝天,时桉只在乎马路对面的早餐摊:“我先去买俩包子。”
陈小曼合上笔记本,拽住时桉的书包带:“来不及了,兄弟们,出发。”
时桉被硬扯着,与早餐摊渐行渐远:“大姐,还有二十分钟呢。”
“没有哪个老师不喜欢态度端正的学生,咱们现在过去,刚好提前十五分钟到,是最佳时间。”
陈小曼昂首挺胸,大步向前:“来吧,准医生们,祖国的医学发展就靠我们了!”
赵康:“……”
倒也不必。
时桉:“……”
刚出锅的包子。
*
七点五十,钟严挂着听诊器,走进急诊办公室。
张主任手里有三份资料表:“小钟啊,这届规培生你也不带了吧?”
张主任和钟严同为急诊科主任,前者主责内科,后者为外科。张主任从业二十多年,资历更高,受所有人尊敬。
钟严也带过几个规培生,刨除顺利毕业的,一个吓到看心理科,一个哭着弃医从文,还有一个中途跑了再没回来过。
虽说带教过程中、规定范围内,严厉点无可厚非,但把孩子们吓到转行得不偿失。
钟严拧开矿泉水:“嗯。”
张主任满意点头,和其他人说:“小马,小陈,俩各选一个,剩下的我带。”
陈曼接过资料表:“陈小曼给我吧,名字好有缘。”
张主任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男同志们没个轻重,你带方便。”
陈曼翻开下一页,目光定在照片上:“哟,还来了个小帅哥,这头发染的,放哪个科室都拉风。”
“别看这孩子面貌不稳重,成绩可圈可点,年年拿奖学金。”张主任笑着说,“你们不要,我就领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