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换来的和平,像初冬湖面上那一层薄脆的冰,看似平整光滑,映照着些许天光,实则不堪重负,每一步踩上去,都能听见脚下细微的、令人心惊胆战的碎裂声。这和平,是以林煖不断收缩的生活疆域为代价,悄悄抵押出去的。那些最初包裹着“为你好”糖衣的建议,如同殷勤的先锋部队,温柔却坚定地扫清了她世界外围的“障碍”与“不确定”。待四周显得足够“空旷”和“安全”时,更加强势、更加不容置疑的“管控”,便堂而皇之地,以守护者的姿态,进驻了她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他开始用一种系统的、近乎程序化的、不容丝毫含糊的姿态,盘问她的每一步行踪。这种盘问,不再是偶尔的关心,而是一种日常的、必须完成的仪式。
最初的试探,还小心翼翼地藏在信笺的字缝里,带着几分刻意营造的、看似随意的漫不经心,仿佛只是信笔提及,生怕触碰到她敏感的神经:
「昨天下午放学,我好像看见你跟几个人往图书馆的方向去了?背影看着有点像你。」
(那是每周三固定的学习小组活动,她就在前几天的信里,带着些许分享的喜悦跟他提过,小组讨论有了进展。)
「今天课间操时间,顺路去你们教室门口看了一眼,没找着你人影?是老师拖堂了吗?」
(她不过是去了趟走廊尽头的卫生间,来回不过五分钟。)
林煖起初并未将这些询问放在心上,甚至,在心底某个不愿承认的角落,她还在为这种“关注”寻找合理的借口。她牵强地将其归咎于“他表达关心的另一种笨拙的模样”——纵然,这种关心密集得如同盛夏的雨点,砸在脸上,已经让她有些透不过气。她总是耐着性子,像提交一份份严谨的日常报告,把每一个细节拆解开来,揉碎了回复过去。哪一天和哪个同学说了几句话,课间十分钟是如何分配的,甚至午餐吃了什么,她都事无巨细地记录在信纸上,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环节,会引来更深、更细致的追问,或者,更可怕的——沉默。
然而,这份“盘问”很快便褪去了最初那层温和的伪装,变得日益密集、尖锐,带着一种不容敷衍的、审视的目光,精准地投射到她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今天看你跟王欣一起去小卖部了?买了什么?聊了些什么?待了大概几分钟?」
「周三最后一节自习课,你坐在教室第几排?左边和右边分别是谁?有没有人频繁回头跟你说话?」
「周末信里说陪家人出门了,具体去了哪些地方?乘坐的什么交通工具?大概几点回的家?路上顺利吗?」
他的问题,不再只是好奇,而像一张精心编织的、越收越紧的网,织进了她生活的每一个缝隙,无论是课堂上短暂的走神,还是放学路上片刻的驻足。林煖开始产生一种奇异的错觉,总觉得有双看不见的眼睛,无声地悬在她的头顶,无论她是在教室里低头奋笔疾书,还是在操场的红色跑道上独自散步,都像被一道冰冷的目光无声地注视、记录、分析着。连呼吸,都开始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沉重的负担感。她甚至开始不自觉地在走路时微微含胸,仿佛这样就能缩小自己的存在感,避开那无所不在的注视。
这种变化,并非无人察觉。最亲近的朋友王欣,第一个感受到了她的不同。
那是一个午休,阳光很好,透过梧桐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点。王欣兴冲冲地跑来,拉着她的胳膊:“煖煖,走!去小卖部,新到了那种带果冻的酸奶,去晚了就抢不到了!”
若是以前,林煖一定会笑着跳起来,和她手挽手跑出去。但此刻,她却下意识地先看了一眼教室后墙上的钟,计算着来回需要的时间,然后犹豫了一下,低声说:“我……我水杯满了,还不渴。要不你自己去吧?”
王欣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疑惑地看着她:“你怎么了?最近老是魂不守舍的,约你干什么都没空。连去个厕所都看你一个人往最远的那个跑,跟我们在一起怕我们吃了你啊?”
林煖的心猛地一跳,像是被说中了什么秘密,脸颊微微发烫。她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没有啊,就是……最近觉得有点累,想安静会儿。”
“安静?”王欣凑近她,压低了声音,“我看你不是安静,是心里有事。是不是……又跟他有关?”王欣朝她抽屉里放信的方向努了努嘴,眼神里带着了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林煖像被针扎了一下,立刻否认:“没有!你别瞎猜!”语气里的急促,连她自己都觉得心虚。
王欣看着她,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煖煖,我不知道你们具体怎么了。但是,如果你不开心,一定要说出来。朋友是干嘛的?不就是用来分担的吗?你看你现在,跟我们说话都小心翼翼的,上次班长过来问个作业,你紧张得笔都掉了。这不像你啊。”
朋友关切的话语像一股暖流,试图融化她周身的寒意。但下一秒,另一个冰冷的声音在她脑海里响起:「王欣性格太跳脱,容易带偏你。」「那个班长,我听说他跟好几个女生关系都不清不楚的,你离他远点。」
暖流瞬间被冻结。林煖低下头,避开王欣的目光,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声音细若蚊蚋:“真的没事,可能就是……学习压力有点大吧。你快去小卖部吧,等下真的没了。”
王欣看着她这副模样,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眼神复杂地看了她一眼,转身走了。那眼神里有失望,有关心,还有一种无力感。林煖看着好友离开的背影,心里像堵了一团棉花,又涩又闷。她知道王欣是为她好,可她更害怕,如果把这些烦恼告诉王欣,如果她和班长再多说一句话,会不会……会不会又引发新一轮的“审问”和“冷战”?她承担不起那个后果。于是,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友谊的桥梁,在自己小心翼翼的退缩中,悄然出现裂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