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声音...听着...怎么有点耳熟?
贺颂之站在台上,眼带笑意地环视了台下一圈。
待掌声逐渐低落下去,他才又开了口:“同学们,那我就现在开始了?”
“同学”这两字一出,余澄彻底确定了。
是早上为她撑伞的那个人。
董茵见余澄突然坐了起来,不由得调侃一句。
“怎么了?是贺学神的传说听多了?还是觉得他美色动人?”
余澄下意识反驳:“哪有啊...”
却又捕捉到一个关键词。
传说。
少女眼神蓦地清明,连忙拍了拍董茵的手:“什么传说?”
董茵奇道:“你不知道吗?余澄,你这是太沉迷学习了吧。贺神的传说在咱们一中可是满天飞呢。”
余澄:“啊?”
董茵好心给她讲了几句:“贺神,一个高一时稳居理科年级前十,却因为热爱选了文的人。现在高三了,几乎就没把第一拱手让人过呢。成绩好,性格好,长得好,家世听说也不错。感觉跟其他人简直是有壁啊!”
说完这些,她又赶紧将目光转回了台上:“好了好了,不和你说了。这百年难遇的机会,我要抓紧看他了。”
余澄:“......”
跟着董茵,她不自觉将目光转回台上。
也许是大礼堂里温度比较高,他没像之前分享的人那样穿中山装,就只穿了件白衬衫。衬得他气质更加干净。
袖口被整整齐齐地挽了起来。在灯光照耀下,余澄看到他举起话筒的右手腕上系着一根鲜艳的红绳。
余澄不由得看了看自己的左手腕。
那里也有一根红绳。
歪歪扭扭的,编的并不好看。
却被她戴了许久。
像是回想起什么,她眼睛不自觉地有些潮湿。
目光转回台上,贺颂之正好向她这个方向遥遥看来。
礼堂太大,她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看她。但他的眼底确实满是关切。
余澄深吸一口气,抛开那些情绪,认认真真听起了他的分享。
“尽管时下‘文科已死’的论调甚嚣尘上,我却不禁想起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不仅仅是冰冷的逻辑与计算,更是对人性、世界和意义的深刻思考......”
*
经验分享结束已经是中午了。天空中仍是纷纷扬扬飘着小雨。
董茵打着伞,挽着余澄走出校门,向右拐,边走边兴奋地道:“天哪,今天居然见到贺神了!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余澄笑笑,没有说话。
董茵又继续叽叽喳喳了起来:“刚刚他讲的时候引经据典的,我都听的一头雾水...学神的文化底蕴也太高了吧!”
她转向余澄:“诶,不过,学神为什么会去学文呀,感觉学文没什么前途......”
一中是松陵三大名校之一。理科实力很强,几乎年年都能出省状元。相对来说,选文科的学生就相对少了。“文科无用”的气氛在一中里甚嚣尘上。
少女一贯是淡淡地笑着的,像只温润的汝窑瓷器,柔和而含蓄。可如今,她唇线绷直,罕见地没有附和董茵的话。
“那不一定。”
董茵也察觉了她的不对劲:“怎么啦,代入感突然这么强,你是想选文科吗?”
余澄摇摇头,没有说话。
就算她再喜欢历史,再喜欢写作——
她也只能选理科。
董茵见她心情低落,也没有和她再说下去,换了个话题继续说。
“诶,刚刚学神的联系方式被放在大屏上了诶,我都没来得及记,你记了吗?”
余澄低声道:“没有。”
就在大屏幕上放了一下,谁还来得及记啊。
更何况——
他是那么耀眼的人。
耀眼的让人...不敢接近。
到了分岔路口,余澄要左转过马路回对面的家,董茵则右转去托管班。
两个人就此分离。
余澄跑回到空无一人的家里,热了热锅里已经冰冷的饭菜。
往往秒睡的她,这天中午罕见地失了眠。
*
下午,余澄头昏脑胀地到了学校。
因为怎么也睡不着,她干脆就早早出了门。
这次倒是没忘了带伞。
到了班上,离午读倒是还有一段时间。
远远的,她就听到了极大的喧哗声。
同班同学明霜正站在讲台上,一脸张扬。
她本就是个明艳大美人,举手投足皆是风情。如今眉眼舒展,更显风流。
余澄刚走进去,就见明霜叫道:“都安静,安静!告诉你们件天大的好消息。”
她一转头,发丝飘扬起来,给人一种说不出的艳丽感。
一中对发型要求很高。女生都几乎必须剪短发。但明霜却是例外中的几个。她是合唱团成员,由于经常需要参加演出,留了一头长发。
她们班上的班长裴凌见班里还闹哄哄的,长腿一掀,走到台上去,用不大但极含威势的声音懒洋洋地说:“大家安静点,听听明同学怎么说。”
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明霜随手拿起根白色的粉笔,左手高高举起,在黑板上洋洋洒洒写下一串数字,得意洋洋:“我呢,把贺颂之企鹅号码记下来了!美色岂能独享,造福他人才是正道嘛。”
教室里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
裴凌黑了脸:“你说的重要的事,就是这个?”
明霜:“对啊,那咋了。”
裴凌冷哼一声:“不要以为你狐假虎威,就能胡作非为。这样是在败坏我班长的名声。”
明霜:“我狐假虎威?是你主动帮我说话的好吗。”
裴凌:“......”
他见台下的人都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他们,忙道:“看什么呢,赶紧午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