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一味逃避的结果是被迫出柜

小老板道:“这个小人就不太清楚了。不过……嗨,实话跟您说吧,往年也差不多都是这个时间。我曾经听某桌客人提过一嘴,说八月有一个为期十天的比武大会,比武之后还有什么议事会谈,一直到九月初八才举行最后的会盟呢,武林盟主也是最后一天才公推出来的。”

夙玖点点头,将方才掏出来在人眼前晃了晃的银锞子塞到小老板手里:“好,这就足够了,多谢小哥。”

小老板兴高采烈地去了,夙玖回身,炫耀似地瞧了他们一眼。

这自得又挑衅的模样在喜爱的人眼里简直可爱极了。

楚渊清忍俊不禁,笑着夸他:“阿玖真厉害,三两句就解决了问题。”

李碁也跟着附和了几句。

夙玖被捧得心里舒坦了不少,伸手拾了双筷子,催促道:“快吃吧,都这个时辰了,今天咱们还得赶到苍元府呢。”

依言执起筷来,漫不经心地就着咸菜啃面饼,李碁还在琢磨东行的事情:“此去泰山,不知还需多少时日。”

楚渊清道:“约莫九百余里平坦路途,走走停停,顶多廿日也就到了。”

也就是说,最迟八月初五就能抵达……

李碁明显松了口气。

从苍元府向东北,往汴州府的一路上,背剑挎刀、武人打扮的江湖客数量明显多了起来,其中不少还成群结队、穿着统一样式的衣袍,显然是来自同一个门派。

楚渊清、夙玖和李碁的三人同行,因此逐渐显得与众不同起来。

“看这身打扮,可是天山派的大侠吗?”穿过汴州府的城门不久,身旁又有人主动搭讪。

楚渊清驻步回身望去,一个一身黑色短打的少年人正青涩地学着大人的模样冲他拱手,像鼓足了全部勇气似地,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颊上都隐隐晕了些红色。

楚渊清和善地笑笑,还礼道:“天山派楚渊清,不知小兄弟是……?”

少年咽了口唾沫,紧张地朝四周望了一眼,向楚渊清靠近了一步,压低声音道:“请楚大侠午时三刻在城东竹林与我一见。余桐感激不尽。”

说罢,转身就走,三两步消失在了人流中。

夙玖奇道:“这就走了?你若是不答应,他岂非要白等一场?”

楚渊清回眸笑道:“走吧,我们先去找个客栈落脚。既然有人邀约,我还是去一趟为好,倘若事有不平,自当帮扶一二。”

夙玖回退到他的身侧:“我和你一起去。至少跟在你身后做个策应,以防万一。”

楚渊清微微顿了一下,拒绝的话在嘴边绕了一圈,又咽了回去。

这样也好。

虽然对面只是个孩子,但他下山后学到的第一个血的教训,不就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吗?

李碁在一旁迟疑道:“那我……”

夙玖立刻打断:“还不知道那里会不会有埋伏,为了执元兄的安危着想,你不如留在客栈等我们回来。”

李碁苦笑道:“李某也不是全不会武的书生,简单的打斗和轻身功夫还是有的,虽然上不得台面,但自保勉强可以……”

楚渊清也开口劝他:“执元兄不似我等,一连赶了七日路程,想必已累倦得很,就留在房内歇息吧。午间若有值得注意的消息,回来之后,定会告知于兄。”

句句都是好心,完全没有辩驳的余地。

李碁不甘不愿地叹了口气,只得罢休。

只是眼角余光还觑着楚渊清,忧心中又带着点懊恼。

夙玖看在眼里,硬将冷哼憋回了心里。

李碁那点痴心妄想的小心思,真是越来越压不住了。

好不容易寻到一处有空房的客栈,三人安顿下来之后,楚渊清和夙玖便出发去城东赴约。

城东竹林是汴州府左近有名的赏玩去处,原是前朝一处庵堂的后院,堂内的尼师因性好风雅、擅于品鉴书画而小有名气,闲暇时在院内养花植竹、精心照料,还引水布置了一汪清池和一处小亭,清香馥郁,雅致怡人,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慕名拜访、题诗作画。改朝之后,人去庵圮,但竹林倒是完好地保留了下来,成了临近府县平民百姓踏青郊游的首选。

楚渊清按约抵达,黑衣少年似乎已在亭中候了许久,此刻正微微佝偻着身体向外坐着,望着亭外池面上随着水波微微晃动着的枯黄的竹叶发呆,浑身上下都写满了哀戚与落寞。

楚渊清看得心里一软,同情心不由自主占了上风,缓步朝少年走去。

少年听到脚踏落叶的窸窣声响,回神朝他看来,眼睛顿时一亮,利落地跳下亭子,便作势想往下跪。

却被骤然趋近的楚渊清一把扶住了。

少年呆了一呆,脱口而出:“好快……”

楚渊清忍不住笑,扶他站稳了,才道:“互帮互助乃侠义本分,不必行什么大礼。小兄弟,你约我来此,所为何事?”

少年抱拳道:“楚大侠,我姓黄,名余桐,是川蜀人士,家在青城山下,我家……我家怀璧其罪,为奸人所害,可恨我本事不济,无力报仇,连传家之物都夺不回来。路上听闻近日有天山派的两位大侠正在中原武林到处揭榜除恶、百战百胜,我才想或许能碰碰运气……但,但我没什么可以报答大侠的……我……”

说到最后,黄余桐的脸已涨得通红,低垂着脑袋不敢再看他,头顶两缕短毛胡乱翘着,其中一根正好冲着楚渊清。

楚渊清不由伸手揉了揉,将短毛抚顺溜了,边温声道:“别慌,行侠凭心,又不凭报偿,我愿意帮你,但是你要同我讲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黄余桐口中的家传之物乃是一幅画。

黄氏祖辈曾出过一位著名的画师,后世因种种变故、家道中落,只有一幅真迹传世,被黄家视为命根子,妥善保存,自曾祖之后,明令后代子孙不得外泄消息。

但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有心人有意留心打听,总能寻得蛛丝马迹。譬如青城派掌门骆千山,就是这样一个“有心人”。

骆千山酷爱名书名画,尤以收藏真迹为好,他千方百计打探到黄家余脉,主动上门拜访,借口敬崇名家,不吝礼数,与深受家学渊源影响、同样喜好书画的黄余桐的爷爷结成莫逆,双方密切往来十来年,几乎处成了至交。

但骆千山接触黄家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是那副家传的真迹。

十来年间,骆千山表面襄助、暗地蚕食,将黄家仅余的一点家底都劫掠一空,还以照料为名将幼子黄余桐收为青城派外门弟子。黄家渐渐被迫至山穷水尽的地步,最困窘时,家中甚至无米下锅、无衣过冬。黄余桐爷爷不得已,将传家宝取出,看中骆千山也是懂画爱画之人,决定将画抵押给他,换取黄家再起的本钱,还千叮万嘱黄余桐未来立业之后及时赎回。

契约文书既结,骆千山名画到手,有一段时间便闭门不出,日日赏玩。黄余桐惦念家中宝贝,在庭院洒扫时偶尔会绕到附近,偷偷瞧上两眼,却在某一次凑巧撞破了天机——他碰见了那个逼迫他家交地交房的老绅正与骆千山在房内谈笑风生,言语中不乏对黄家的贬低和嘲讽。

黄余桐震惊不已,转头就跑,一句话没留就私自下山,将所闻所见尽数告知家人。

黄家爷爷本已老迈,骤闻噩耗,气怒交加,当场晕厥,醒来后自责引狼入室,痛哭不止,三日后就病逝在了床上。黄余桐的父亲和叔伯各持己见,有恨怒骆千山狼心狗肺的,也有举棋不定的、怀疑是黄余桐小儿疑心生暗鬼,双方在黄家爷爷的墓前争执不下,最后约定隔日上青城山问个究竟明白。

可黄家没有迎来隔日。当夜就被一伙黑衣蒙面之人劫杀一空。黄余桐被家人牢牢护住,侥幸逃生。在逃跑之前,他确信自己眼中看到的是他再熟悉不过的青城剑法。

黄余桐不敢停留在青城地界,于是一路向东,三年来辗转各地,一方面设法生存,一方面筹谋复仇。可他在青城派外门学武时就发现自己资质驽钝,连一众师兄弟都打不过,更遑论一手青城剑法登峰造极的掌门骆千山呢?

就算要设法用其他法子复仇,黄余桐也不敢回青城自投罗网,只得徘徊在青城去往泰山的路上,想在骆千山离开青城期间寻机做些什么。

“……我后来打探到,黄家出事之后,骆千山怕担恶名,不敢再将画留在青城,便以盟主的名义把它送去了泰山,就收藏在泰山脚下武林盟主和各派掌门弟子驻跸的群英阁。我没有复仇的本事,但我想,至少要把我家的画拿回来。楚大侠,我知道你可能不相信我,骆千山是武林盟主,大家都觉得他是好人……但是我恳求您,您上群英阁的时候帮我找找那幅画,你看到那幅画就会知道,我说的都是实情。”黄余桐双手攥着楚渊清的手腕,说话间几乎已带上了哭腔。

楚渊清听得心里酸涩,轻轻拍了拍黄余桐的手背,许诺道:“你放心,我会去看看。只是,我还想知道,你为何想到要找我?我数月前才初入江湖,入关也只是两个月前的事,就算有一点名堂也只在江南,中原武林不乏高风亮节的大侠,你为什么不去寻求他们的帮助呢?”

黄余桐苦笑起来:“不瞒楚大侠,我曾经设法找过其中几个,我甚至还尝试过报官,但他们要么是不肯相信我说的话,要么是不愿与武林盟主作对,还有人扬言要去信骆千山问个究竟,吓得我连夜就跑了。我实在不敢再找关内的侠士帮忙,原本是打算自己去武林盟会想办法的,恰巧前些日子从江南来的客商那里听闻了楚大侠的事迹,说您武艺高强、仗义任侠,还说天山派远在关外,与中原各派素无交集,我就想,或许天山派的大侠愿意帮我,我虽然没有把握,但至少可以试试看……”

实话说,楚渊清不认为黄余桐在说谎。

假若真如他们推想,李臻灭门的事情是青城掌门所为,同一批人做出杀人夺画的恶行来也不足为奇。

但他毕竟从教训里学乖了。

楚渊清思忖了片刻,谨慎道:“我会在群英阁留意那副画的,至于你所说的事情,我也会设法查实。余桐,作为交换,你也帮我一个忙。我写一封书信给你,你留在汴州府等一个人,帮我把信转交给他,然后跟他一起去泰山找我,可否?”

黄余桐有些疑惑,但还是点了点头:“好,我一定带到。但是,我应该等谁呢?”

楚渊清微笑道:“他会落脚在云来客栈,你可以叫他‘景和真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武侠:下载满级神功和天赋

仙武之巫法无天

玄龙之战神

寻仙

大秦之谋圣张良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侠之大者,为壮为受
连载中王留木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