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朝堂

沈砚辞的眼睛布满了血丝,手指也因为长时间翻书而变得僵硬,可他却丝毫没有察觉,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找到证据,救苏清沅。

“前朝……殉节……”他喃喃自语,翻到一本《前朝旧事》,里面记载了不少关于殉节的案例。

其中有一个案例,讲的是前朝一位将军战死,其未婚妻被迫殉节,结果引发了百姓的不满,甚至有人因此揭竿而起。

朝廷为了平息民愤,不得不处死了提议殉节的官员,还为那位未婚妻平反。

沈砚辞的眼睛一亮,这个案例,不正是反驳王御史的最好证据吗?

王御史说殉节能彰显“忠义”,可前朝的例子证明,殉节不仅不能彰显忠义,还会引发民愤,动摇朝廷的统治。

他连忙把这个案例抄录下来,又在旁边批注:“前朝殉节之例,已引发民愤,本朝当引以为戒,不可重蹈覆辙。”

接着,他又翻到一本《萧将军文集》,这是萧策生前写的一些关于兵法,治国的文章。

其中有一篇文章,萧策明确写道:“所谓忠义,当为守护百姓,而非牺牲无辜。若以女子之命博忠义之名,实乃伪忠伪义,吾深恶痛绝。”

沈砚辞的手微微颤抖,这正是他想要的!萧策生前就明确反对殉节,王御史却打着“为萧将军”的旗号提议殉节,这简直是对萧策的侮辱!

他把这句话也抄录下来,作为奏折的核心论据。

然后,他重新整理奏折,将《大明律》的条文,前朝的案例,萧策的原话,还有民愤可能引发的后果,一一排列好,逻辑清晰,论据充分。

写完奏折时,天已经快亮了。沈砚辞看着桌上厚厚的奏折,心里终于有了一丝底气。

他伸了个懒腰,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脖子也僵硬得厉害。他揉了揉脖子,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清晨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在脸上,让他清醒了不少。

他想起苏清沅,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还在为萧策难过?是不是还在想殉节的事?

他真想立刻去侯府看看她,告诉她这个好消息,可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他必须先把奏折递上去,让陛下驳回王御史的提议,才能真正让她安心。

“清沅,再等等我,”沈砚辞轻声说,眼神里满是坚定,“很快,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他把奏折仔细地折好,放进怀里,又整理了一下官服,确保自己看起来精神些。然后,他拿起灯笼,走出翰林院,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天还没亮,街道上只有几个早起的商贩,还有巡夜的士兵。

沈砚辞快步走着,灯笼里的烛火在风中摇曳,映得他的影子忽长忽短。

走到宫门外时,城门还没开。

沈砚辞站在宫门外,看着紧闭的城门,心里默默倒数着。

他知道,等城门一开,他就要第一时间把奏折递上去,不能给王御史任何反驳的机会。

终于,天边泛起了鱼肚白,城门缓缓打开。沈砚辞深吸一口气,快步走了进去,朝着御书房的方向走去。

御书房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檀香的味道混合着朝臣们身上的墨香,却驱散不了空气中的凝重。

沈砚辞站在文官队伍的末尾,怀里揣着连夜修改好的奏折,指尖能感受到宣纸的温度,心跳却比往常快了好几倍。

陛下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目光扫过下方的朝臣:“关于苏清沅是否为萧策殉节之事,各位还有什么要说的?”

话音刚落,王御史立刻出列,躬身道:“陛下,臣以为,苏清沅与萧策已有婚约,按前朝旧例,理应为萧策殉节。

此举既能彰显苏清沅的贞烈,也能彰显我朝的忠义之风,让天下人皆知我朝臣民皆有家国情怀!”

他的话刚说完,立刻有几位官员附和:“王御史所言极是!殉节能彰显忠义,陛下当准奏!”

沈砚辞皱了皱眉,握紧了怀里的奏折。他知道,这些附和的官员,大多是王御史的同党,或是想借此机会博取名声。

他们根本不在乎苏清沅的死活,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忠勇侯气得浑身发抖,出列道:“陛下,臣反对!清沅与萧策虽有婚约,却并未成婚,

且本朝早已废除殉节旧例,王御史的提议不合律法!若陛下准了,便是逼死臣的女儿,臣恳请陛下三思!”

“忠勇侯此言差矣!”王御史立刻反驳,“律法虽废旧例,可情理尚存!

萧将军为国家战死,苏清沅为他殉节,乃是情理之中的事,何来‘逼死’之说?”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陛下坐在龙椅上,脸色越来越阴沉,却始终没有说话。

沈砚辞知道,陛下此刻正在权衡,一边是“忠义”的名声,一边是律法和民心。若是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麻烦。

就在这时,王御史又开口了,语气里带着几分煽动:“陛下,若不准苏清沅殉节,天下人定会说陛下不重忠义,说萧将军的牺牲不值得!届时,恐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啊!”

这句话,恰好戳中了陛下的软肋。陛下最看重的,就是将士们的忠心和天下人的看法。

他皱了皱眉,似乎已经有了倾向。

沈砚辞的心猛地一沉,知道不能再等了。他深吸一口气,快步出列,躬身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陛下愣了愣,看向沈砚辞:“沈爱卿,你有何见解?”

沈砚辞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陛下,声音沉稳却有力:“陛下,臣以为,王御史的提议,不仅不合律法,更是对萧将军的侮辱,对民心的践踏!”

他的话一出,满朝哗然。

王御史脸色一变,厉声喝道:“沈砚辞!你胡说八道什么!我怎么会侮辱萧将军!”

沈砚辞没有理会王御史,继续对陛下说:“陛下,臣昨夜查阅典籍,发现本朝《大明律·户律》明确规定‘禁止殉节,违者论罪’。

前朝虽有殉节旧例,可前朝因殉节引发民愤,动摇统治的案例,比比皆是。

陛下若准了王御史的提议,便是重蹈前朝覆辙,恐会引发百姓不满啊!”

陛下皱了皱眉,没有说话,显然是在思考沈砚辞的话。王御史连忙反驳:“陛下,沈砚辞这是危言耸听!本朝民心安定,怎会因一点小事引发不满?”

“一点小事?”沈砚辞冷笑一声,从怀里掏出《前朝旧事》,递到陛下面前,

“陛下,这是前朝的史书,里面记载了前朝因殉节引发民愤的案例。当

时,一位将军战死,其未婚妻被迫殉节,结果百姓纷纷指责朝廷残暴,甚至有人揭竿而起。

朝廷为了平息民愤,不得不处死提议殉节的官员,还为那位未婚妻平反。此事距今不远,陛下当引以为戒啊!”

陛下接过史书,翻了几页,脸色越来越凝重。

王御史的额头上渗出了冷汗,却还在强撑:“陛下,此乃前朝之事,与本朝无关!本朝民心安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是否有关,并非王御史说了算,”沈砚辞又掏出《萧将军文集》,递到陛下面前,

“陛下,这是萧将军生前写的文集,其中有一篇文章,萧将军明确写道‘所谓忠义,当为守护百姓,而非牺牲无辜。

若以女子之命博忠义之名,实乃伪忠伪义,吾深恶痛绝’。萧将军生前最反对殉节,王御史却打着‘为萧将军’的旗号提议殉节,这难道不是对萧将军的侮辱吗?”

陛下接过文集,仔细阅读着萧策的话,眼神里渐渐有了动摇。

他想起萧策在沙场上的英勇,想起萧策对百姓的爱护,心里不禁开始怀疑,难道,他真的要违背萧策的心意,逼死他的未婚妻吗?

王御史看着陛下的表情,知道情况不妙,连忙说:“陛下,萧将军或许只是随口一说,当不得真!

苏清沅殉节,乃是为了彰显忠义,萧将军在天有灵,定会感激陛下的!”

“王御史!”沈砚辞厉声打断他,“萧将军用生命守护的,就是百姓的安宁,就是无辜者的性命!你怎能说他是随口一说?你这是对萧将军的亵渎!”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震得御书房里一片寂静。所有官员都看着沈砚辞,眼神里满是惊讶,他们没想到,这个平日里温和低调的翰林院编修,竟然有如此强硬的一面。

陛下沉默了很久,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沈爱卿,你说的这些,朕都知道了。

只是,苏清沅与萧策已有婚约,若不让她殉节,天下人会不会说朕不重情义?”

沈砚辞知道,陛下还是在担心名声。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自己早已想好的办法:“陛下,臣有一计。臣与苏清沅自幼便有娃娃亲,乃是两家父母定下的。

臣愿求娶苏清沅为妻,这样一来,既不会违背律法,也不会让天下人说陛下不重情义,更不会辜负萧将军的心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先婚后爱之青梅竹马版
连载中菜菜捞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