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红墙脚下,宁安王微微眯眼看向四周,秦桑看见一个身影一闪而过,眼看就要踮脚去追,被宁安王一把拉住:“有人追,你别急。”
这时,皇宫里巡视的护卫果然列队跑了来,在首领太监语无伦次的交代下迅速围了现场,并分出人手护送宁安王和未来王妃到了另外一处暂等。
新肩舆很快抬了过来,二人重新上去朝着主殿走去。
秦桑感慨万千,低声道:“这皇宫里的安保也太差了,竟有人敢明目张胆刺杀你。”
宁安王:“你怎知不是刺杀你,打破咱俩的联姻就行了,刺杀本王风险可比刺杀你要大得多。”
秦桑微微一愣:“……”
这次没再出现差池,两人顺利到了宣武殿门口候宣。
大概因为前朝之事有耽搁,两人站了许久才听见内监的宣召,天色也从灰蒙蒙的蓝色变成了亮白。
宣梧殿是处理杂务的地方,属于偏殿,但装饰依然华丽非常。进去之后,一位面容还算慈祥温和的中年男子端坐上首,并坐上首那位浓妆艳抹都掩盖不住憔悴病容的妇人想必就是传闻中的皇后了。
此外,还有个雍容华贵,气度不凡的女人坐在帝位下首。
若非之前在寿宴之上见过,怕是要把元昭长公主认作某位得宠的贵妃娘娘了。
当然这些都只是匆匆一瞥,很快她就被宁安王带着一起行大礼。这一套动作已经反复练习了两日,如何下拜如何起身,如何微笑如何祝祷,分寸拿捏得十分精确。
“抬起头来,给朕看看。”
秦桑听见空旷的大厅上空传来一个低沉温厚的声音,闻言抬起下巴,只是依然不敢抬起眼眸,这是规距。虽然心里已然将这国家的狗屁规距大骂特骂一番,可是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就听上首那位皇后轻轻“嘶”了一声。
皇帝老头倒是没说什么,只是似乎沉默了半晌,才发话说:“不错,是个挺好的孩子。你今年,多大了?”
秦桑答:“回皇上的话,臣女今年十六。”
“十六……”皇帝说话很慢,高贵矜持,“十六不错,是个好年纪。老六啊,你可要好好待人家,家里么,好好管管,不要再出些乌七八糟的事情。”
宁安王郑重应了。
可那位皇后终于还是犹豫着开口道:“皇上……额,不知是不是臣妾年老眼拙了,怎么这么看着,这丫头长得颇像某位故人呢……”
皇帝脸色看似没什么变化,实则眼底笑倏无,那皇后伴君多年,自然很快会意,讪笑一声叹道自己或许果然看错了,目光却瞟向斜对面的长公主,意味颇有些深长。
果然,长公主很快轻笑一声接口道:“皇后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有点眼熟,只是一时记不起来,是在哪儿见过了。丫头,”她微微笑着看向秦桑,眉眼弯弯,明丽又动人,“听说你是已故右相的故人之女,却不知,你父母原来是做什么的?”
秦桑抬眼直灵灵回看过去,也微微笑道:“臣女父母都是乡下的地主,但是去年双双患病去世了。临去之前,臣女的父亲告诉我说,其实是爷爷和相爷相识于微时,所以才会将我托付到谢家。”
“地主?”
“嗯呢。”秦桑乖巧地点头,伸出手指开始算:“一百亩土地,一年两季,种稻米小麦和青菜瓜果,一年下来收成不错的话余量可以出售换布匹,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也算小康。所以祖父很早就把臣女送去女子书院读书认字,皇上皇后您放心,我不是文盲哦!”
皇后:“……”
元昭公主:“……”
皇上倒是呵呵笑道:“农家么,也不错,民以食为天,我们虽居庙堂之高,可嘴里用的,身上穿的,哪样不是出自田地?你很好,入了高门却不忘出身,老六啊,相爷给你许了个好媳妇啊。”
宁安王拱手称是,还没说话,就听身边秦桑脆生生地道:“可是有人大概并不同意这桩婚事呢。”
大家齐齐惊讶看向这个语出惊人的丫头。
秦桑道:“方才我们从宫门过来,抬轿子的轿夫当场中毒死了,险些摔得我们来见不了皇上。”
宁安王知道这小女子胆大,却没想到如此胆大。昨日还来跟自己谈条件退婚,今日却又是轻功了得,又是御前撒娇告状的。
上首帝后齐齐道:“还有这等事?”然后双双看向宁安王。
宁安王只好虚弱地咳嗽了两声,一副受不得惊吓的虚弱模样,道:“确有其事,羽林卫已经去查了,这等小事想必他们不忍打扰父皇。”
他话音落下,就见皇上看了一眼身旁的总管太监,那太监心领神会地退了下去,又跟守在一旁的侍卫一番交流,那侍卫转身走了。
秦桑却眼明心亮地看见上首那位皇后娘娘分明有点心虚地继续瞄向长公主,心里立刻有了决断——这事儿还是太子党做的无疑了。
她有点愤愤,若非自己身残志坚轻功超绝,当时说不定还真会摔伤,随即像那轿夫一样中毒身亡呢。
虽说手段拙劣了一些,小儿科了一些,但好用就行。果真是后宫女人堆里爬出来的大赢家,手段一套一套的。
大殿安静了片刻,那边元昭长公主笑着打圆场:“你看,咱们皇家从来不缺这种稀奇古怪的事,倒吓着你了吧?不过,这也是给你提个醒,将来入了王府,这样争风吃醋的事情更加不会少。尤其你出身不高,很多人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却而代之,手段比这防不胜防。”
秦桑心道这人果然厉害,三言两语把刺杀皇子的事情归结于后宫女子的争风吃醋。
她乖巧点头:“多谢长公主指点,看来长公主于此道很有经验,若有机会,臣女一定要向长公主讨教讨教。”
长公主淡笑一声低头喝茶:“倒也不必,有机会再说吧。”
见对方已然对自己失去兴趣,秦桑便不再多说话。那些让人觉得幼稚的话自然是故意讲的,目的就是让对方放松警惕,不在自己这么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如今敌在明我在暗的形式挺好,应该继续保持。
殿上又寒暄了几句,皇上随口说了一些灾区难民之事,然后给秦桑赐了福礼。
秦桑被那两盘子黄澄澄的黄金闪花了眼,藏不住满脸满眼的喜滋滋,是真的喜滋滋。出殿门的时候还和赵坤确认了一遍:“这些都是给我的?”
等到对方点头,她啧啧赞道:“皇家果然有钱,出手阔绰,这些金子我得赚两年才能赚出来……”
宁安王:“你若乖乖当好宁安王妃,本王府上每年上供也不少。”
秦桑随口道:“都能给我支使?”
宁安王一愣:“不能。”
秦桑:“……”
宁安王:“但你能支使大部分。”
秦桑已经从被黄金砸晕的迷糊状态中清醒,笑道:“还是算了,你们大户人家麻烦事儿多,我见谢家主母每日忙得脚不沾地,就算能支使银钱又如何,没时间快活,还是算了吧。”
两人这会儿出来被太监领着去看娴妃,这也是方才厅堂之上皇上吩咐的,让宁安王他带着准媳妇去见见他生母。于是两人依旧走在皇宫长长的甬道之内。
宁安王虽然无语,却没再跟她讨论那些金子的归属,忽然小声问道:“你功夫不错,方才面对皇后和长公主,表现也不错,背后是有高人指点?"
秦桑心说那个高人就是我自己,她道:“我自有天人相助。”
宁安王却没继续这个话题,只道:“我母妃喜欢清净,待会儿见了她,你最好少言语。”
秦桑并不在乎这个,只想快些结束,毕竟身上礼服头上金银实在重得慌。她随口答了个知道了,就跟着人穿巷往娴妃宫苑走。
娴妃看样子大概的确不太受宠吧,宫苑实在有些远,走了许久才终于到了宫门口。
门口早有宫女盼着,一见便扭头进去通传了。早些年秦桑也是见过皇宫内院的,只不过每个国家的宫苑规格布置不甚相同,有的华丽铺装,镶金嵌宝,有的则奇山异时,奇花异草。
南无国立国这许多年,一直不间断地修缮宫宇,照理说应当也不会太差,可娴妃这座宫苑实在有些朴素清雅了。
谈不上名花异草,也说不上华丽,论起来,还不如谢府那最新置办的宅子打理得精致,大约就是京都以户普通人家的院落,一架葡萄藤,下面一张石桌,桌下站了个慈眉善目的妇人,便是娴妃。
秦桑心说,这样的环境下还能翻盘,这母子俩,都不是一般人哪!
一进去,娴妃就拉过秦桑笑得温和:“不曾想,你我还有这样的缘分。可是累着了?来,坐。”
秦桑感激涕淋,行礼之后便坐了。
娴妃:“沣儿也坐。”
秦桑心道这必是宁安王的小字,便不觉得奇怪,也没多问。就听娴妃问:“听说今日长公主也入宫了,方才你们可见着了?”
宁安王颔首:“见着了。”
“可有为难?”
“还好,不曾多说什么。”
娴妃点头:“那就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