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陆子衿和陆玄卿依然没有动筷子,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林夫人见状,有些不解地看着俩人,关切地问:“怎么了?是不是不合胃口?你们想吃什么,尽管告诉舅母,我马上让人去做。”
陆子衿抬起头,看着林夫人,声音清脆却带着一丝羞涩:“我们想等舅舅一块吃。”
陆玄卿也用力地点点头,附和道:“对,我们要等舅舅。”
林夫人看着陆子衿与陆玄卿懂事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脸上绽放出温柔的笑容:“张妈妈,去催一催大人,孩子们都等着他一起用饭呢。”
张妈妈领命而去,不多时,林慕风便来到大厅。陆子衿、陆玄卿立刻起身迎接,等林慕风入座后,他们才小心翼翼地坐下。
林慕风看着略显拘谨的陆子衿和陆玄卿,温和地说道:“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不必太过拘礼。来,吃饭吧。”说着,他示意陆子衿和陆玄卿动筷。
可即便如此,俩人依然没有动静。林夫人立刻明白了他们的心思,微笑着将筷子递给林慕风,轻声说:“吃吧。”
林慕风拿起碗,陆子衿和陆玄卿这才拿起碗筷,开始吃饭。看着他们吃饭的模样,林夫人满眼都是喜欢,不停地给他们夹菜:“子衿太瘦了,多吃点!玄卿,你正在长个儿,多吃肉!”不一会儿,两人的碗里饭菜就堆得像小山一样高。林慕风看着林夫人,无奈地笑了笑,眼中却满是宠溺。
陆子衿和陆玄卿大口大口地吃着饭,张妈妈又盛了两碗汤,轻轻放在陆玄卿和陆子衿的面前。林夫人一脸疼惜地看着他们,朝着林慕风抱怨道:“我们若是早点接妹妹和孩子们过来,妹妹也许不会离世,孩子们也不至于吃那么多苦。”
林慕风微微叹一口气,心中满是自责与后悔。他又何尝不想早点将妹妹和孩子们接到身边,给予他们庇护呢?可命运弄人,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
林慕风看着陆玄卿与陆子衿,郑重地嘱咐林夫人:“以后还要劳烦夫人好好待他们,就当弥补我这些年的亏欠吧。”
林夫人夹了一筷子菜放在林慕风的碗里,温柔地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你就放心吧。这两个孩子乖巧懂事,我打心眼里喜欢,一定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
饭后,林慕风因公务缠身,先行离开。林夫人便带着陆子衿、陆玄卿来到一处幽静的院落,院落门前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琼华阁”三个大字。这里紧邻着林慕风夫妇居住的沐阳斋,环境清幽,安静祥和。院落里干净整洁,廊下种满了娇艳的牡丹花,微风拂过,花瓣轻轻摇曳,仿佛一片粉色的云霞。院落角落里,有一株高大的银杏树,枝叶繁茂,像一把巨大的绿伞。银杏树下,摆放着一个秋千架,随风轻轻晃动,仿佛在邀请孩子们前来玩耍。
房子分为东西厢房,两个侍女看到林夫人,立刻恭敬地迎了上来。其中一个侍女回禀道:“夫人,东厢房和西厢房都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按照您的吩咐重新装饰好了,就等公子和小姐入住了。”
张妈妈笑着说:“公子和小姐,去看看你们的房间吧?”
陆子衿和陆玄卿转脸望向林夫人,眼中满是期待。林夫人笑着点点头,示意他们去看看。两个侍女分别引领着陆子衿和陆玄卿来到他们的房门前。
陆子衿一推开房门,一股淡淡的花香味扑面而来,瞬间弥漫在整个房间。房间通透明亮,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窗前竹帘掩映,推开窗户,就能看到廊下娇艳的牡丹和高大的银杏树,花香随风而入,让人陶醉其中。窗前悬挂着一串铜制风铃,顶部有一只栩栩如生的铜孔雀,眼睛仿佛闪烁着灵动的光芒。微风吹过,铜铃发出一阵阵悠远而清脆的响声,宛如一首悦耳的乐章。
房间分为花厅和卧房,用纱幔巧妙地分隔开来。花厅内的角落里,摆放着大量的书册和画卷,仿佛一个小小的知识宝库。桌案上整齐地摆放着文房四宝和洁白的纸张,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桌上还摆放着一棵造型别致的青松,背后挂着一副傲雪梅图,整个花厅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陆子衿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书册,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她的手轻轻划过书册,仿佛在触摸着一个个未知的世界。
林夫人看着她的模样,笑着解释道:“这些书都是你表哥留下的,还有一些在库房。你要是喜欢,尽管拿去看。咱家别的没有,就是书多,你想看什么,尽管跟舅母说。”
陆子衿一脸欣喜地看着林夫人,眼中满是感激:“多谢舅母。”那声音清脆而甜美,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
随后,陆子衿跟着林夫人来到陆玄卿的房间。房间的构架与陆子衿的房间相似,但风格却截然不同。陆玄卿的房间里更多了刀剑等饰品,彰显着他的男儿气概。纱幔用竹帘代替,简约而不失雅致,让人感觉格外清爽。
陆玄卿一进房间,就被一把精美的剑吸引住了。他拿起剑,不停地比划着,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爱不释手。
林夫人朝着张妈妈微微一示意,张妈妈立刻心领神会,拍了拍手。不一会儿,一个约十岁左右的侍女和一个年约十二岁左右的书童来到廊下。
林夫人拉着陆子衿和陆玄卿来到廊下,笑着介绍道:“锦苑、子安,你们以后就跟着小姐和公子,好好伺候着。”
“是,夫人。”锦苑露出纯真的笑容,看着陆子衿,甜甜地唤了一声:“锦苑见过小姐。”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让人心情愉悦。
陆子衿看着与自己同龄的锦苑,两人相视一笑,仿佛瞬间成为了好朋友。
子安朝着陆玄卿行礼道:“子安见过公子。”
陆玄卿看着子安,好奇地问:“你会舞剑吗?”
子安摇摇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小人不会。”
“没关系,以后我教你!”陆玄卿笑着说,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与热情。
林夫人看着这一幕,笑着说:“你们以后就安心待在这里,有什么事情尽管告诉舅母,我要是解决不了,还有你们的舅舅。知道吗?”
陆子衿和陆玄卿齐声回道:“是,舅母。”声音清脆而响亮,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憧憬。
几日后,林慕风特意请了一位学识渊博的教书先生,又命人将庭院中的一间厢房精心改造成学社,起名“翰墨阁”。从此,先生每日在翰墨阁教陆子衿、陆玄卿读书识字。令人惊叹的是,陆子衿与陆玄卿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聪慧,先生教过的书本,他们都能快速背诵,对文字间的深意也颇有见解,常常提出一些独特的观点,令先生大为感慨。
“玄卿、子衿读书、写字自不必说,他们的想法也不同于一般孩子,思维敏捷,见解独到,是我见过最有天分的学生。”先生笑着对林慕风说道,眼中满是赞赏。
林慕风笑笑,谦虚地说:“他们这段时间的课业有极大的进步,这跟先生的悉心教诲脱不了关系。先生教导有方,才让他们的天赋得以充分展现。”
“玄卿有天赋,只是平日喜好功夫,稍微耽误了一些学业。若是能全力以赴在读书上,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先生抚着胡须,语重心长地说,“至于子衿嘛,她若是男儿身,将来必能大有作为,只可惜是个女儿身。不过以她的才学,日后说不定也能成为我朝的曹大家,名垂青史。”
林慕风哈哈一笑:“先生对子衿似乎格外偏爱,这对玄卿可不公平啊。”
“玄卿之才有迹可循,天赋与努力缺一不可。子衿与玄卿相比,两者兼具,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更通达,更有见解,这便胜出许多同龄孩子。子衿提出的问题,有时候连我这个先生都无法解答,实在惭愧啊。”先生颇为感慨地说道,脸上既有对学生的骄傲,又有一丝自愧不如。
先生所言,林慕风也有所了解。他有时会检查陆玄卿与陆子衿所学,发现两人对于史学尤其感兴趣。陆玄卿对于一些历史故事总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仿佛那些历史人物就活在他的眼前。而陆子衿却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见解,她的观点新颖独特,总能让林慕风眼前一亮,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感慨之余,林慕风也开始考虑如何进一步激发陆玄卿、陆子衿的潜力。平日里,除了督查课业,闲暇之时,他便教他们骑马、下棋、作画,用心之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