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里里外外仔细检查了一遍,还好,上面只有不小心沾到的那点土。
那男人的出现对她而言是种警醒,李立娟想,我该换个位置了。
只是想还不行,她得立刻行动起来。
出站口的人越来越少,进站口倒是熙熙攘攘。李立娟窜进人群中跟周围人一起站着,抬起头不停地四处张望。
“妹儿!这边!这边!”
夹在人群中的李立娟也不知道这声喊的是不是自己,但她还是抱着一丝希望朝着声音的方向看去。
那是个穿着警服的娃娃脸女人。
来接我的人到了!李立娟兴奋得就快跳了起来,我的救命稻草来了!
李立娟快步冲出人群停在女人的面前,眼前人带给她无比的亲切,李立娟甚至确信,她就是汪洋大海中自己唯一能够着的那块浮板。
“你就是李立娟吧?我叫张琴,所里喊我来接你。”
李立娟什么都顾不得说,只是一个劲地点头。
“来妹儿,我帮你拿到包。”
张琴不由分说地抢过李立娟的背包挂在了自己手上,又用空着的那只挽着她下了楼梯。
“你以前来过这点没得?”张琴柔声问道。
“没得,我今天是第一次来这边。”李立娟一边回答一边暗暗观察对方的反应。
“我看你是从省城来嘞,啷个会想到要来这个地方?”
对于这样的问题,李立娟早就想好了答案:“就是想到个离家远点的地方锻炼哈。”
“哦。”张琴沉默了几秒,“其实你来我们这点也还可以嘞,这个地方起码还有个国企撑起,比其他地方还是要好很多。”
李立娟轻轻嗯了一声。
“拐喽!我都忘记跟你讲咯,妹儿,我们得自家走回去。”
张琴突然一拍脑门,半是羞愧半是苦恼地开口。
“所里唯一一辆车子今天遭他们开起去出任务了,我们俩个就只能走路噢——不过正好也可以带你看哈这一带的风景。”
这个提议倒正合李立娟心意,要是真让她一来就直接到所里报道,那才是让人接受不了。
她也才到这里,怎么着也得有个缓冲时间吧!
李立娟于是笑了,她笑得很腼腆,可没有一点不情愿。
张琴也笑了,笑着挽起她的手从两排小吃摊间的夹道走过。
火车站已是这一片最热闹的地方,再往前,泥泞的道旁只剩几间方形的“骨架”,无门无窗,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忍受日晒雨淋。
好不容易走到十字路口,所能见到的店铺也只有汽修五金,光是听到便感觉成团的灰土砸向了自己。
这十字路口也非平常的,能够平坦地将人引往四面八方。省内的十字路口多得是缓陡不同的坡,而张琴带着李立娟走的,是一条尤为陡峭的长坡。
“省城这种坡坡不多哈?”
行过马路后张琴忽然问了这么一句。
“其实也有嘞。”李立娟想了又想才回道,“有个小区就是建在半山坡坡,也是要爬好久才到。”
“那可能我们上次去没遇到。”从开始上坡后张琴的声音就带了喘,“这段坡还有点长嘞,你遭得住不?遭不住我们就走慢点。”
李立娟年轻,在学校又常去锻炼,走这段路根本算不了什么。可她旁边的张琴不一样,急匆匆地赶来接人,现在又要赶着带她回去,再以刚才的速度走下去恐怕得喘得更厉害了。
因此李立娟才说道:“这坡坡还是有点难爬,要不还是走慢点咯。”
张琴如释重负地吐了口气,赶路人的脚步缓了下来,两人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你是一毕业就来这边了哈?有二十没得?”
“二十一了。”
“天!二十一.....那我刚好大你一轮!”
大一轮,说明这两人同属一个生肖。
李立娟显得有些惊讶,张琴的娃娃脸让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上个不少,因为这点,李立娟叫她张姐时也是犹豫不决,生怕把人叫老了。
一看她那副表情,张琴立刻就懂了:“你不要看我这个样子,我家娃儿今年都上小学六年级咯!”
她一说完这话,李立娟脸上的惊讶更是收不住了,照这样推下来,张琴岂不是在自己这个年纪就生小孩了吗?
想着想着,李立娟不禁打了个冷颤。
“其实我们那个年代,差不多都是这么早生娃儿。”
张琴自顾自说着,语气似是在为自己辩解,又似在替自己惋惜:“那个时候不懂这么多,要是晓得嘞话,打死我都不会这么早生!”
说着说着,张琴又转过头语重心长地对李立娟说道:“年轻嘞时候还是多享受下哈,太早结婚生娃娃,就会把自家困到咯!”
李立娟连连点头赞同,心想,自己终于遇到同道中人了!
可再转头一想,李立娟又想起了母女的争执,自己的妈妈为什么就不能明白这点呢?
“你来这边锻炼也挺好嘞,但是如果可以勒话,后面最好还是回去。”
张琴又再开口,边说边用手指给李立娟看:“你不要看这边一排都是房子,实际上好多都没得人住。整个镇子都没好大,一天就能把这点走完!虽然说物价不高,但是工资也很低啊!本来人都走得差不多咯,要不是搬了个国企过来.....根本留不住人啊!”
哪怕嘴上说着这里不好,可张琴的语气却不含半点怨念与不满。
“这边人很少吗?”走到一所小学门口,李立娟望着那道铁门问道。
“不多嘞。你看,就这个小学,人都招不满啊!”张琴用手点了点校门,冲着李立娟摇了摇头。
“整个镇上就只有两所小学,一所初中,一所高中——那个高中还是个杂壳勒,读那个还不如读职高!”
李立娟听着张琴的声音越来越激昂,忍不住就问了一嘴:“那个高中真嘞这么差啊?”
“有啊。”张琴领着李立娟走到一段平路上,“基本上学习成绩最差嘞娃儿都去了那个学校,每年高考下来,也没几个考得起大学嘞。”
李立娟倒是对张琴说的这些感到毫不意外,这并非歧视,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本就十分匮乏,能有所高中已经很不容易,至于其他的诸如生源、师资方面的问题,也只能说尽力就好。
“这边唯一好点嘞学校就只有生活区里那所。”张琴就着学校的话题继续说了下去,“那个学校以前是个子弟学校,后来才改成公立,参加完小升初考试,分数达到嘞就可以进去读书。”
“那个学校又有小学又有初中,我娃儿就在里面读书。”
在她说这段话时,李立娟从她脸上读出了那点骄傲。
走过平地,眼前又是段斜坡。
李立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派出所在哪个位置啊?”李立娟问道。
“就在生活区里头,走过这段坡坡再走一段路就到了,没好远嘞。”以为李立娟是走不动了,张琴出声安慰她道。
李立娟点点头,眼睛却在道两旁的店铺间溜来溜去。
这里就快接近城镇的中心,店铺的种类也不再是之前那样单调,粉面炒菜、文具百货、被褥床具,省城有的东西,这里也能找到。
李立娟对小城的印象似乎因这些店铺的存在而好转了不少,如果只看镇中心,这里与省城的郊区也并没有太大差别。
沿着坡路向上,下一段平路的道旁甚至还能看到电器行和照相馆。李立娟心中对小城落后形象的印象又减了几分。
等转过路口,沿着铺满地砖的行道向前又走了几步,李立娟抬头便能直接看到那扇高大宽阔的大门时,她才确信张琴说的的确没错。
从街上到生活区实在是太近了。
李立娟觉得自己才走了几步,可定睛一瞧,她已然走进了生活区的大门。
门内门外像是两个世界。
外面只能看见低矮的平顶自建房,最高不过三四层;门内却是现代感十足的小区大楼,最低的也有六层。
整个小城的居住面积,生活区就占去了一半。
“再往里头走点,走到路口拐进去就是派出所了。”
到了这里,张琴明显放松了不少,面上也不似之前一直绷着。
“这里面住嘞都是哪些人啊?”
李立娟的眼睛从进了那扇门起就没休息过,心里想知道的太多,嘴巴也闲不住了。
“就是企业嘞职工咯。”张琴的声音平静又遥远,“这是企业分给他们嘞房子。”
“那张姐你住哪点嘞?”
“我啊,我肯定是住在外头嘞街上呗。”答完李立娟的问题,张琴又跟想起什么似的惊呼一声:“对咯!你还没找到房子是不是?这几天你就先住在宿舍头,有哪样不明白嘞,随时可以来找我。”
“好。”李立娟答得很勉强,但却是因为尴尬与难堪。想到自己离开时的坚决与勃勃壮志,她以为这是自己深思熟虑过后做出的决定,现在看来,根本只是冲动而已。
她就连住所都没给自己安排。
***
小城的街上冷清,派出所里也没几个人。
张琴将他们一一介绍给了李立娟,又领着她前前后后的走了一遍,在宿舍放下东西,再一看时间差不多就到了五点。
“哟!”张琴抬手看了眼表,“娃娃些要放学咯!妹儿,你先去跟他们吃饭,我要去接娃娃了。”
李立娟茫然地点了点头,她目送着张琴开门离开,自已却一头扎在枕被上。
躺会儿再去吧,我就想躺会儿。
李立娟自我催眠式地埋在枕头里不愿起,一直到了有人来叫她才翻身离开。
***
她的适应能力简直比自己想的还要好。
不过几天时间,李立娟已经得知了不少本地知识,又跟周围同事打成一片,找房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安排着。小城鲜有什么“大问题”,至多也不过是摊贩间的矛盾闹到要升“公堂”。
作为新来的,李立娟只管在旁学习协助,也帮不着多大的忙。
日子好像越来越好了。
只是雨还是连绵不止,这几天她连太阳的面都没怎么见过,被天气影响,心里又开始郁闷起来。
那天早上,雨下得出奇的大,哪怕是从宿舍出来的李立娟裤脚上也湿了大片,摆在门口的伞滴滴答答落了满地,每个人都无精打采的。就连平常为了要送孩子上学才会最早到的张琴,现在也都还没踪影。
李立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才刚刚打开电脑,一阵匆忙的脚步闯进来打断了办公室里所有人的工作。
“来几个人跟我去出现场!”
是张琴,她的脸色很不好。
“发生哪样事咯?”最先清醒过来的人问道。
“下头有人报案,说黄磷车间死了个人。”
这下,大家连惊讶也顾不上,连忙穿起外套就要跟着出去。
“我要去!”
李立娟站起来,当下就冲到张琴身边。
第一个看到的外省朋友,如果你有哪个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请在评论区告诉我,我会在作话更新解释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李立娟·起(1)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