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杨径来说,段云丰这个同窗其实很好看清,因为段云丰藏不住心事,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
起初之所以对段云丰的异样毫无所察,是因为入京之后他与段云丰没有多少往来。
他不像段云丰,隔三差五地就会同好友聚在一起吃酒,他不习惯喧闹的氛围,所以哪怕段云丰曾邀过他两次,他都以有事为由推拒了。
被拒了两次约的段云丰也没生气,再次见到他还能笑着同他打招呼,还说下回若他想去书楼可以找他同去。
段云丰同他说出这番话的日子,正是刑部贴出韩崔两家小公子处置告示的那一日。
当时段云丰在街巷里唤住了他,两人简单寒暄几句就分开了。杨径记得,那天段云丰就是急着去赴陆时佑的酒局。
当天段云丰的神态还是正常的,但两日后再见到段云丰时,他却能明显感觉到段云丰的状态不对了。
两日后,他再去书楼还书时想起了段云丰之前的话,去段云丰租赁的宅子外唤了他一道去书楼。
出现在他面前的段云丰,虽还能与人对答,却已经在频繁地走神。
看出段云丰一直在装作无事发生,他便不好多问什么,只是心中到底存了疑。
直到再后两日,他在前往书楼的途中遇到陆时佑,被陆时佑问起段云丰的去向。
按理说,陆时佑同段云丰的关系远比杨径同段云丰的关系好,也不知陆时佑为何要问出这样奇怪的问题。
见他没作声,陆时佑便说:“华章这人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上次吃酒时都还同我们聊得好好的,这两日我让人去叫,死活叫不出来了。你猜我得到的回话是什么?是他要专心温书备考,还说近日谁都不得相扰!”
陆时佑有些暴躁,跟在他后侧的两个随从也有些暴躁,一个说提议冲进门去将段云丰请出来,一个提议干脆就别理会段云丰了。
听着随从的话,陆时佑却又有些迟疑,他将身边两位随从斥了一通,才对杨径说:“你若是能见到华章,你就……”
陆时佑也不知想到了什么,话没说下去,只是摇了头。
撂下两句“罢了”,陆时佑一甩袖子,领着随从走了。
杨径猜不到陆时佑本是想让他转达什么话,巧的是,就在那日午后,回到寺院的他收到了段云丰派人送来的一封信。
段云丰在信中说,若是听见陆时佑等人问起自己,就说两人很久都没见过面了。还说,若被陆时佑托着传话,切莫应下。
信的内容很短,他即拆即看用不了什么时间,送信的三罐还在寺院客舍门外等着回应。他想了想,问三罐:“你家少爷近日精神可还好?”
三罐丧着脸同他说了段云丰的境况,三罐的一番话与范霄霄后来说的那番别无二致,他在听过之后只说自己晓得了。
从那时起,他心中就有了些猜测。
之后的两日,他都在思考一件事,那就是那场酒局上发生过什么事?
究竟是何事,能让平日里总是精神奕奕的段云丰惊慌至此?
究竟是何事,能让段云丰对向来交好的陆时佑避之不见,甚至还给他写了这样的一封信?
同样是探究一事,范霄霄贯来都喜欢趁热打铁派下人去四处打探,杨径却喜欢先思考,在将事情脉络思考得差不多的时候,才会开始自己的调查。
从何地开始调查呢?城东的义社。
杨径记得,段云丰在入京之后就常跟着陆时佑往城东的一处义社跑。首次邀他去吃酒的时候,段云丰就曾与他提过一回义社的事情。
那时段云丰的精神头好得不得了,在他面前将义社狠狠夸了一通,还邀他一同去义社走动,说里头也都是些赴京应考的人,彼此多认识一下,没什么坏处。
他不喜欢同人攀谈,尤其不喜同时与多人攀谈,想也没想便拒了。
此后段云丰就没再与他提义社,只在第二回邀他吃酒的时候,与他夸了几句新认识的举子十分有才之类的话。
段云丰通过照显义社新结识了不少人,那日在藕香榭的画舫里同桌吃酒的谢浩田和高贵贤乃至杨举民都是义社中的人。
想到这些,他便去照显义社走了一遭。
照显义社的社院位于一间茶肆之后,与茶肆的后院只以一道门墙相隔,比起小而难寻的社院正门,大多人都是从茶肆这头进去的。
他依着段云丰曾与自己提过的方位一路找过去,先找到的就是那间茶肆。
而后他又绕到了茶肆后头找到了社院正门,奈何那门没开,叩门也无人理,最终只得又转回茶肆,从茶肆入了社院。
正如段云丰所说,义社院内有乾坤,里头分有好几处小院,地方也宽敞,栽种有不同的草木,环境宜人得很。来自天南地北的人聚在一处侃侃而谈,乍一看,还真颇有一番热闹。
不过这样的热闹并非杨径所喜,若不是为了解惑,他也不会主动去到这样的地方。
走在义社院里,他没有报出段云丰或者陆时佑的名字找人,更没有提出要找谢浩田或者高贵贤,只沉默着将每个能走的院落都走了一遍,也从聚在不同亭台里侃侃而谈的人群外走过。
有人见他面生,主动叫住他与他攀谈,得知他是第一回进义社竟好奇地问他因何而来。他不欲对外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便只说自己是听得友人提过此处,心生好奇便来看看。
他的回答本是个极其寻常的回答,却惹得近处的几人笑而不语,向他提问的那人便也没有再问什么。
正常说来,义社的环境如此之好,里头的人也都是进京应考的有才之士,大家谈古论今品诗论词该是无比地畅快豁达才是,但他行在其间观其神色,一天下来只觉奇怪。
说不出具体哪里奇怪,却又觉得哪哪都不对劲。
当夜回到寺院,杨径将白日的经历在脑中又过了一遍,却不得其解。
本想着待次日天明再去义社走一走,但次日天色才蒙蒙亮,解禁鼓声才响了没多久,范霄霄就出现在了眼前。
范霄霄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段云丰不见了。
此前他虽心有疑惑,却没有想过要去找段云丰询问什么,因为凭他对段云丰的了解,晓得依照段云丰眼下的状态,不仅问不出什么,反而有可能将人逼得做出旁的举动。
所谓旁的举动里,就包括了一走了之。
段云丰应该是在画舫酒桌上听到或察觉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那事情与陆时佑以及谢浩田等三人有关,又或许,其牵涉的人还不止这些。
或许正是因为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段云丰内心才深受震撼或打击,所以,后来即便装作什么也没发生的样子随他一道去书楼,仍是难掩饰心中惊惶。
出于自我保护的意识,人在面对重大事情的第一反应都是避开危险。
正因如此,段云丰才会在酒醒之后下意识地便想着要避开陆时佑不再与其来往。甚至于,还给杨径写下了那样一封信。
段云丰本以为避开了陆时佑就可避开危险,奈何这时跑出来一个莽撞懵懂的范霄霄。
范霄霄不管不顾地一通询问,让避居于室的段云丰再次感知到了危险,心中惊慌更甚,所以他终于选择了更深一层的躲避之策,逃离。
也就有了范霄霄说的,段云丰不见了。
好端端的一个大活人,如何会不见?
不过是躲了起来,想借此逃离此前所察觉出的危险罢了。
杨径猜到了这些,所以让范霄霄别派人出去寻人。
此时段云丰的状态可属极度的惊慌失措,外界的每一次打搅其实都等同于一次重度惊吓。
他知道,就段云丰此时的心境,是绝对不会也不想被范霄霄找到的。
找两个人其实不难,难的是找到人之后如何让人心甘情愿地跟着自己回来。
这一点,范霄霄做不到,便不应贸然去打搅段云丰。
若想让段云丰心甘情愿地回来,首先就得让他心安。要想让其心安,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
根源范围基本已经确定了,就是与陆时佑、谢浩田、高贵贤、杨举民四人有关的事情。或者可以顺着猜想,是与义社有些关系的事情。
“杨径进义社打探了几遭,结果发现义社里头藏着许多古怪,眼下他还辨不清那些古怪的来源。待他将这里头的人与事给摸清,或许就能知道段云丰为什么会躲起来了。”
“这件事,光是一个人可不好办,杨径虽聪明,但他能做的事情毕竟有限。
多个帮手,也能多出几分成功的机会。不知范女侠对这桩事情感不感兴趣,愿不愿助杨径助一臂之力?”
“范女侠?”
一连被章纠白喊了两回,范霄霄终于反应过来。
“……你的意思是,杨径要查明内情,但现在他一个人做不来,需要我帮忙?”
不是不能理解话里的意思,只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没听错吧?她,范霄霄,也有能助杨径一臂之力的时候?
这事情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范霄霄有点怀疑自己是还没睡醒尚在睡梦中,也有点怀疑自己是因为被敲晕过脑子受到了影响,以至于眼前都开始出现幻象了。
范霄霄狠狠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疼得眼泪都快要掉出来。她怔怔地望着章纠白,章纠白就侧靠在桌边,眼睛正眨也不眨地望着她等着她回话。
“他说的吗?要我帮忙这件事,他亲口说的?”抿了抿嘴,范霄霄问。
“他晓得的。”
范霄霄问的是,是不是杨径让她出手相帮。
要知道,往日里杨径并不喜欢她自作主张地帮忙,在竹县的时候如此,在入京的途中也如此。在吃的方面如此,在住的方面也如此。
便是能容她跟在一侧一道进京,也不容她将自己拉上她所乘坐的马车,更不愿用她以各种方式送到他手边的银子或是穿她以各种理由送给他的衣裳鞋帽。
杨径不愿承旁人的情,哪怕有些事对旁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哪怕她赠出去的东西对她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他还是不愿承。
眼下听到章纠白这么一番邀请,范霄霄的第一反应其实不是激动也不是欣喜,而是有些害怕,也有些心慌。
杨径前日里对她说的话还犹言在耳,他说的每一个字连同他那时的眼神,她都记得十分清楚。
帮忙,范霄霄自然是想的,可范霄霄很怕自己的举动又惹杨径生气,怕他又一次的斥责,也怕他不愿让她帮忙。
章纠白早就猜到范霄霄会有这样的顾虑,所以就在离开悯文寺之前,她对杨径说了一句话。
“我不知你对范霄霄都有着哪些顾虑和误解,我要同你说的是,此事若得范霄霄相助必定会事半功倍。”她说。
她说的是实话。
她想拉上范霄霄一起帮忙。
之所以想拉上范霄霄,不仅是想借范家之力。更重要的一点是,若范霄霄得知自己明明能帮忙却没有机会帮,明明可以一道行动却被信任的两个人所弃,天晓得这人会多失落伤心。
真到了那时候,就不只是被眼泪浸湿衣裳这么简单了。
“他怎么说?”
“他答应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