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在心里生根发芽,直至长大成魔。
原本乌宝夕觉得轻松快意的生活,从她怀疑自己被看穿之后就发生了改变。
吃饭也真的不香了,睡觉也真不安稳了,一时间仿佛真的病了一样。养了几个月好不容易养出的几分红润气色眼看着又消了下去。
偏偏阮红尘这些天也不知在忙些什么,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已经好几天没露面了。
乌宝夕便愈发感到煎熬。
她倒不是怕被拆穿,实在是这反复的自我猜疑太过磨人。
恰逢此时,宫里面四公主递了帖子来,说三表哥大婚,还没见过新进门的嫂嫂,邀乌宝夕入宫小聚。
乌宝夕正需要这样一个转移注意力散心的机会。当下便收拾准备,拿着帖子入宫了。
·
“再往前不远便是太后娘娘的隆寿宫了。”
狭长宫道上,身穿蓝色布衣的小太监领着主仆二人徐徐而行。遇见殿宇楼台,也多不吝口舌,介绍一二。
乌宝夕跟在他身后,看着这一路上的红墙金瓦,碧树蓝天,就好似沉浸式独游故宫,还配有专属导游讲解。什么纠结啊怀疑啊阮红尘啊,顿时全都被抛到了九霄外。
隆寿宫前,青荷遥遥望见一行人缓步而来。距离尚远,只能隐约瞧见红墙金瓦间一抹淡绿色的身影,婀娜娉婷。
她向前走了两步,身子从门檐的阴影下移出,立在宫道旁。
片刻后,几人来到近前。
“青荷姑娘。”领路的小太监与她打着招呼,笑意更深,“莱国公府三少奶奶到了。”
青荷点点头,很是客气地道,“有劳公公。”
说完她转向站在小太监身后的乌宝夕,利落地一福身,“奴婢青荷奉四公主之命,特在此等候三少奶奶。”
乌宝夕抬眼去瞧,这个等在宫门口接她的是个年龄不大的小宫女,说是小宫女,但瞧她的装束,却是个有品级的大宫女。
她长着一张方圆脸,眼睛黑亮有神,说起话来笑意吟吟,不是多美,却给人十足的亲切感。乌宝夕挺喜欢她身上的利落劲儿,也不由得猜测起这位四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
来之前,乌宝夕已从大嫂崔氏那里得知,四公主乃已故先皇后所出的嫡公主,与大皇子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因先皇后早逝,四公主自小便养在太后的隆寿宫,是太后娘娘的心头肉。
而四公主的母后,也就是已故的先皇后姓阮,是谢老夫人的小女儿,莱国公的亲妹妹。
所以四公主才会称阮红尘为三表哥。
乌宝夕今日入宫,虽是受四公主之邀,但四公主住在隆寿宫里,按规矩她应先去给太后娘娘请安。
因太后正在礼佛,青荷领着她在正殿外行过礼后,一行人才往四公主居处而去。
作为太后寝宫,隆寿宫比起寻常宫殿要大上不少。前有花园,后设佛堂。除去太后日常起居所住的正殿外,北面还有隆寿东、中、西三座配宫,东西两侧另各有三所独立配殿。
四公主便住在隆寿宫东边的长泰殿。
刚踏入东配殿的范围,乌宝夕便感受到这里与隆寿宫其他地方的布置很不一样。
不似正殿的端肃华贵,也不同于西配殿的清雅疏阔,东配殿是一派盎然生机。
一盆盆的菊花顺着廊柱排开,粉的娇艳,白的似雪。院中还用大缸栽着芙蓉,一盆多色,花开如碗。
负责通传的宫女进到殿中没多久,一位约莫十四五岁的明丽少女提着裙摆快步走出来。
伴随着她而来的是一串银铃般爽朗笑声。“此前便听闻三嫂嫂绝色,有如神女。”她很是好奇地绕着乌宝夕转了一圈,“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见过四公主。"
来之前,崔氏说四公主性格好,是个好相与的人,叫她不必担心。乌宝夕只以为四公主温和乖巧,毕竟从小失去生母,养在祖母膝下。万没想到竟是这种风格。
四公主对她似乎是一见如故的样子,“听大嫂嫂说,三嫂嫂与我年龄相差不大。不如以后我便唤你名字吧。”
乌宝夕自是没有意见。她巴不得大家都能如此,这左一个少奶奶,右一个嫂嫂,感觉把自己都叫老了。
“宝夕。”四公主念着她的名字粲然一笑,“你可以也叫我锦歌。”
互通了名姓,两人便算是相识了。
四公主热情地拉着乌宝夕往殿内而去,一边走一边聊起来,熟络得仿佛已是多年的好友。“我正好新得一罐茶,你来尝尝,看怎么样。”
“对了,听大嫂嫂说你很擅配茶,能不能给我也配一杯呀?”
四公主的性子极为开朗,一点不见公主的矫情。同时她还很会掌握分寸,言谈间虽直爽却并不强势,与她相处乌宝夕觉得十分舒服。
一上午的时光很快便过去,两人相谈甚欢,都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于是,乌宝夕当日便在四公主这里住下,多留一日。
第二天恰逢十五,乌宝夕随四公主一起去给太后请安。
两人去得早,陪太后说了会儿话就出来了,太后还赏了乌宝夕一套红宝石头面做见面礼。
“这套头面你可一定要收好了,这是太后自己的嫁妆。”从正殿出来,四公主拉着乌宝夕嘀嘀咕咕嘱咐道。
方才看见那套首饰的时候,乌宝夕只觉得成色不错,连她这种不太懂宝石的人都能看出是好东西,却没想到这竟是太后的嫁妆。
感觉这礼似乎是有些重了啊。乌宝夕想着,忽然看见一个小太监迎面匆匆而来,瞧那样子也像是往正殿来的。
她好奇刚想多看两眼,手臂却突然被人勾住。回头就见四公主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示意她退回到廊下。
四公主显然对隆寿宫正殿十分熟悉,随手推开一间闲置茶房的门,拉着乌宝夕躲了进去。
刚做完这些,便有一行人浩浩汤汤走进院子。
透过没有关严的门缝儿向外看去。只见为首者头戴九尾凤簪,身穿朱红锦衣,面容端静目不斜视,极有威仪。在她身后有序跟着的是一群装扮各异却又各有各美的宫装美人。
不用说,也猜得出这些人的身份。
“每月初一十五皇后都会带众嫔妃来给太后请安。撞见了还要见礼,人太多累得慌,咱们在这里避一避。”四公主眨了眨眼,笑容中露出一丝狡黠,“今天来的还有此次大选新入宫的秀女。还没见过呢,正好瞧瞧。”
说话的功夫皇后已经领着众嫔妃来到正殿前,离得近了,果然见人群最末端有几位衣着打扮都明显朴素许多的低位宫妃。
她们的穿戴不如前面高位的娘娘们鲜亮夺目,但胜在年轻朝气。只是本该活力烂漫的新妃们此刻看上去却——
乌宝夕的目光停留在人群末端中的一人身上,皱眉有些不解:“怎么好像暮气沉沉的?”
听她如此之问,四公主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宝夕你是不知前两日在坤和宫里的故事……”
说着,四公主像是闺中少女与好友分享密闻一般,兴致勃勃讲起来。
“三日前,是新秀女们第一次去坤和宫给皇后请安。新人入宫初次亮相,不用猜也知道,想一鸣惊人的、韬光养晦的、泯然于众的……必定是什么样心思的人都有。”
四公主说到这里,眉眼间流露出与年龄极不相符的世故成熟来。与她先前展现出的形象大为不同。
果然在皇宫里长大的孩子,没有真正的天真烂漫一说。
“结果你猜怎么着?”四公主小小卖了个关子。“皇后压根儿就没多提这一茬。新妃们行了大礼之后就被晾在了一边,直到请安结束都无人再搭理。”
乌宝夕望着眼前的那一片愁云惨淡,也不得不说皇后这一招确实高明。
凡是怀着野心想要一朝飞上枝头入宫的,有几个不是自视甚高,暗自骄矜的。对于这样的人,一味打压并不会令其挫败,反倒可能越挫越勇。
而有时候无为却比有为更有力,她明明什么都没做,却让新人们自己泄了气。这不比打压来得轻松讨巧的多。
“不仅如此,听说还有两个秀女因为请安前在坤和宫外拌了几句嘴,被皇后撤了绿头牌。”
“当然啦,皇后对外说的是两位秀女规矩好,叫她们留在坤和宫给奴才们教一教规矩。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四公主眨了眨眼,一副你我都懂的表情。
坤和宫里的人,有哪个轮得到别人来指手画脚?只怕教规矩是假,学一学规矩才是真。
只是,此时乌宝夕想知道的是,那两个被撤了绿头牌的秀女里,有没有乌云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