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 14 章

魏氏有一女一子,分别是丑奴和张子陵。丑奴嫁于戚老汉生下一女戚巧巧,又名蓝蝶。所以张子陵和蓝蝶其实是舅甥,却阴错阳差发生了不伦之情。再联想起张子陵亲笔所绘的《浣溪沙少女》,画上的蓝蝶衣衫微褪,半裸着身体,不难猜测他们很可能已经有过肌肤之亲了,而这无疑就是□□。所以蓝蝶跳河自尽,张子陵说死后堕入畜生道。如若只是才子和妓女的关系,他们可以不在乎世俗的目光,但是舅舅和外甥女血脉相连,他们无论如何也跳脱不了伦理的桎梏。可偏偏冥冥之中,他们已经铸成大错,无颜再立于天地之间,只能一死了之。所以最终尘归尘,土归土,只是留下了无尽的唏嘘。

鸨母不明就里,忆起往昔,侃侃而谈,“十几二十年前,咱们畅春阁也曾是风光过的。蓝蝶就是我当时一手捧出了姐妹花之一,原是看她身段好,打算调教舞艺的,所以才取花名蓝蝶。另一个学吹拉弹唱,取花名紫鹃。可不凑巧,紫鹃坏了嗓子,只能调换了一下,紫鹃学舞,蓝蝶练唱,索性皇天不负苦心人,她们终于还是成了畅春阁的台柱子,风光了好一阵子。只是自古痴心女子负心汉,女人呐,一旦中了男人的毒,就是万劫不复。她们先后都赎身从良了,可最后一个死了,一个疯了,反正都没一个好结果。”

陆时雨初听‘紫鹃’这个名字就觉得耳熟,直到鸨母说到疯了,这才恍然想起,那个在公主府外徘徊的疯妇就叫紫鹃。而紫鹃说的家住藏经阁,其实是畅春阁,是她听岔了。她记得紫鹃要找一位夫人,就在公主府里,也不晓得这位夫人是紫鹃的臆想还是真的存在。紫鹃貌美,又有些痴傻,独身在外,毕竟不安全,陆时雨不免担忧起她的境遇,与鸨母打听道:“麽麽近日可有见过紫鹃?”

“她得了那疯魔病,时好时坏的,三朝五日就过来闹腾一番。若不是我念着昔日的旧情,早叫人打出去了。”鸨母无奈地翻了一个白眼,随后神色一滞,迟疑道:“不过仔细算起来,她确实有十几天没过来了,这可不常见,不会真出事了吧?”

陆时雨摇了摇头,不好下判断,“你最后一次见她,可有发现她有什么异常?”

“异常?她就没正常过!”鸨母刀子嘴豆腐心,嘴上尽管耍威风,心里却是焦虑难安,“上回她突然跑来,说是看见蓝蝶了。以前她也说过这样的疯话,蓝蝶早死了十几年了,除非她见鬼了……难不成她真的撞鬼了,被鬼勾了魂?哎呦,这可怎么办?要不做场法事,或是请几个高僧过来超度?”

陆时雨正要再打听些细节,就见楚卫带着一支卫兵急冲冲而来,不等崔知节开口询问,便迫不及待道:“郎君,公主府出事了。”

去公主府的路上,陆时雨忍不住问楚卫,“是吴夫人?”

楚卫没有马上作答,下意识地看向崔知节,得了崔知节的应允,才点了点头,有些迟疑道:“不过……这回好像不一样。”

崔知节拧眉道:“怎么个不一样法?”

楚卫支吾了半天,最后憋出了一句,“我也说不清楚,总之郎君见了就明白了。”

虽然早有预料,但亲眼所见,还是被眼前的一幕惊骇住了。吴夫人被吊挂在房梁上,悬空着的两只脚晃晃悠悠的,像是在荡秋千。出乎意料的是她的脸完好无损,没有任何被抓挠的痕迹,只是面色青白暗沉,泛着一股晦气的阴云。这与前三起命案的死状并不一样,而且更诡异的是在尸首旁边还悬吊着一只黑猫,这一大一小两具尸体以一种古怪的和谐并排在一起,像是某种古老的祭祀仪式。

太平命人搜查了吴夫人的厢房,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凶手的蛛丝马迹,却意外地找到了几件前三个死者的东西,无一例外都被撕扯的不成样子。非但如此,侍女还在吴夫人的床底下搜出三个浑身插满绣花针的布娃娃,上面分别写着前三个死者的生辰八字。这是厌胜之术,在场之人都知道这是皇族最为忌讳的,所以心悸之余,都暗暗地把目光投向太平。

太平神情肃穆,很快就此事下了定论,“现在证据确凿,罪妇吴氏因妒成恨,以妖法邪术谋害了三位夫人,罪大恶极,其心当诛。她多行不义,现已被邪术反噬,死于非命,至于个中详情,待我回禀圣上,自有公断。在圣上的裁决未下来之前,若有人张扬出去,一律按妖言惑众治罪,绝不姑息。”

断案本是大理寺之责,太平此举无疑是越俎代庖,崔知节身为大理寺少卿,颇为不满,“公主,死者还尚未尸检,单凭这几件所谓的证物就指认凶手,未免武断了些。况且本案还有许多疑点尚未解开,若是就此草草结案,实在有欠公正,怕是不妥。”

太平凤眸看向崔知节,嘴角抿起一抹冷笑,“三位夫人不幸殒命公主府,查明真相,缉拿凶手,本宫责无旁贷。崔少卿若有疑义,大可禀明圣上,请圣上裁决。”

言中大有威逼利诱之意,崔知节知道眼下证据不足,再辩论下也毫无意义,只得暂且收敛起锋芒,“公主误会了,大理寺的职责所在,我等也是依法办事,还请公主行个方便。”

不看僧面看佛面,太子可以撕破脸,但崔氏一族的面子还是要给的,算是各退一步,太平的语气也和善了些,“本宫明白,大理寺查案,本宫不会插手的,验尸搜证都悉听尊便。只是本宫要提醒崔少卿,过了今晚,就只有两天的时间了,崔少卿好自为之吧。”

还有两天就是重阳节了,太平的意思已经很明了,她只想尽快了解此案,至于真相如何,是否另有隐情,她并不关心。她在给崔知节下最后通牒,如果大理寺在重阳节前未能查明真相,那凶手就只能是吴夫人,不是也得是。她必须得给万民一个交代,而吴夫人就是最好的交代。

这些心思崔知节又岂非不明,他心照不宣地应下了,“多谢公主,臣自当全力以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潇潇暮雨子规啼
连载中江南烟雨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