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冷风暖意

我并未参与到高一学生期末考试的阅卷中,考试结束后的第三天,我正在房间里百无聊赖地看着书,一阵“叮铃铃”地电话声让我神游的思绪归来。

座机上是一串陌生的号码,我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没有任何印象。

接起来后,熟悉而轻快的声音几乎要跳出听筒,“老师,我做到了。这次考试我班级第五,年纪27!”

隔着电话,我仿佛能看见他眼睛发亮、嘴角扬得高高的样子,肯定还忍不住挥舞着拳头。

我也不自觉地笑了起来,轻声回他:“嗯,做得很好。”

话那头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他又急急地开口,语调里带着那股得寸进尺的狡黠,“老师,看在我这么听话,努力完成任务的份上,是不是该有点奖励呀?”

我故意沉吟了一下,拖长了调子,“奖励?让你家长不用来学校见我,不就是最大的奖励了吗?”

“哎哟,老师,”他立刻在那边叫起来,声音拉得更长,哼哼唧唧,“那不算!那本来就是‘惩罚’,不能算数的!我这么拼命,您得有点表示嘛,一瓶饮料也行啊!”

他说到最后,语气里故意掺上了一点可怜的委屈,但那份藏不住的雀跃和期待还是清晰地传了过来。

我握着听筒,窗外午后的阳光正好落进来,晒得人心里也暖融融的。我终究没忍住,轻笑出声,“行了行了,别哼哼了。考得确实不错。想喝什么?明天下午三点学校门口来找我。”

“真的?谢谢老师!我就知道您最好了。”他的欢呼几乎要震响听筒,语速快得像蹦豆子,“那我还想吃小蛋糕。”

“要求还挺多。”我笑着摇了摇头,“好了,早点回家休息。”

我认出这号码是学校门口小卖铺的,这小子估计是一知道成绩就来跟我“炫耀”了。

“知道啦,老师再见!明天见。”他欢快地道别,声音清脆。

听筒里传来忙音,我放下电话,嘴角的笑意却许久没散。

窗外,冬日的阳光正好,明晃晃的,就像许暮晨那藏不住的、灿烂又简单的快乐。

高中那会儿,老师们总说假期就是弯道超车的好时候,寒暑假的时候总是不得闲。上了大学,周末和假期都会抽空去兼职。如今工作了,一个多月的空闲时间反倒不知道做什么了。

我提出带母亲出去转转,她摆摆手,“费那钱干什么,再说我也不爱出去,出去也是人挤人,还不如待在家舒服呢。”

我独自在家无聊,索性帮着母亲摆起了摊。

但我碍于面子,时常不好意思开口招揽客人,母亲没好气地数落我,“你能干干,不能干回家待着去,别在这儿碍我的事。”

我尴尬地挠挠头,只能装作听不见,手上动作更快,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忽然,有人从身后轻轻拍了我一下。回头一看,竟是许暮晨。他穿了件灰白色的外套,笑盈盈站在冷风里,鼻尖冻得发红。

“你怎么来了?”我用旁边的抹布摸了摸手,招呼他坐下。

“晚上闲着无聊,正好出来串串。”他伸出窝在兜里冻得微微发红的手,对着嘴哈了口气。

“这么冷,也不知道多穿点衣服。”桃李这时候都零下十几二十度了,这小子还不穿棉服。

许暮晨满不在乎地摆摆手,“哎呀,老师,你看哪个年轻人穿那么多啊。”

“得,中二病又犯了。说得我好像‘老年人’一样。”我知道一时间难以改掉这小子的习惯,给他端来一碗热汤,“喝了,暖暖身子,别冻感冒了。”

“吸溜......”谢谢老师,他将碗放在桌上,两手捧着碗边,“谢谢老师。”

喝了几口,他泛红的面颊渐渐恢复了肉色,“对了,老师,你怎么在这儿?”

我示意旁边招呼客人的母亲,应道:“和我妈出来摆摊。”

说来也奇怪,面对一个比我小六七岁,还是我学生的人,我居然没有半分尴尬的心思。

“我记得你家也不在这儿啊,串还能串到这儿来。”我一边收着客人吃剩的碗,一边问道。

许暮晨家在城西,而我家在城东,母亲摆摊的地方就在小区门口,离他家少说四五公里路。

他挠挠头,一阵喇叭声响起,掩盖了他的回答。

这块儿摆摊的商户不算少,我又不好意思大声吆喝,母亲的摊上人并不算多。

没想到,许暮晨放下碗就笑呵呵地站到了摊前最亮眼的位置,清清嗓子,脆生生地喊了起来:“热汤面,馄饨,天冷吃一碗,从头暖到脚!”

他声音清亮,穿透了嘈杂,一下子吸引了几道目光。母亲正低头包馄饨,闻声抬眼瞥了他一下,又立刻扭过头,用一个极快的、近乎警告的眼神瞪了我一眼。

我的脸颊霎时烧了起来,手脚都不知该往哪放,只能假装埋头整理本已很干净的调料台。

许暮晨却全然不觉尴尬,反而越发自如。一位阿姨犹豫着走近,他立刻迎上半步,笑得眉眼弯弯:“阿姨,来碗馄饨吗?我们家馅儿是每天现调的,汤头是骨头熬的,香得很!这天吃最舒服了。”

他语气热情又诚恳,还带着点小辈特有的讨喜劲儿。阿姨被他逗笑了,点点头,“那就来碗小份的吧。”

“好嘞!您里边坐。”他利落地应下,转头朝我飞快地眨了下眼。

接着,他几乎成了摊上的“活招牌”。不但吆喝,还主动帮客人拉凳子,递筷子。见到带小孩的,他会蹲下来笑眯眯地逗两句,“小弟弟,要不要吃颗小馄饨呀?可香啦!”遇到熟识的同学路过,他也不羞赧,大大方方地挥手,“嘿!来照顾一下我家老师......呃,我家生意啊!”

昏黄的灯光下,他呵出的白气与食物的热气交融在一起,那张年轻的脸庞因忙碌和寒冷泛着红晕,却洋溢着一种纯粹而蓬勃的活力。

母亲依旧沉默地煮着馄饨,但紧绷的侧脸线条不知何时柔和了许多,甚至有一次,我瞥见她嘴角极快地、微不可见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我站在原地,看着他忙碌的背影,先前那点尴尬和难为情,竟慢慢化作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意,悄然在心口漾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宁得岁岁吵

我的18岁男房客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心爱的姑娘
连载中雪落祁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