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一次正面交锋

那串被擦去的公式,像一根看不见的刺,深深扎在林薇的认知里。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强烈的不甘和一种被点燃的、前所未有的斗志。

她不能再被动地等待江辰出招,不能再让他用那种高高在上的知识优越感来瓦解她的威信和自信。她必须主动出击,在阳光下,在所有人看得见的舞台上,用他无法反驳的方式,挫败他的锋芒。

既然他崇尚思辨,质疑规则,那她就给他一个思辨的舞台。一个在规则框架内,比拼逻辑、知识和口才的舞台。

班会课上,班主任老李照例询问班级事务。林薇深吸一口气,举起了手。

“李老师,同学们,”她的声音在教室里清晰地响起,带着刻意练习过的平稳,“为了提升大家的思辨能力,活跃班级学习氛围,我提议,在下周举办一场班级辩论赛。”

这个提议让不少同学眼前一亮。枯燥学习中的竞赛总是受欢迎的。

“辩题呢?”老李饶有兴趣地问。

林薇的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靠窗的位置,江辰正支着下巴,望着窗外,似乎对这场讨论并不关心。

“辩题可以设置为——”林薇提高了音量,确保每个字都能被清楚听到,“‘规则的枷锁大于庇护,还是庇护大于枷锁?’”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这个辩题,像一块巨石投入水中,激起的波澜远超之前的数学竞赛或神秘公式。它太尖锐,太直接,几乎就是开学典礼风波的延续,是江辰与林薇之间那场无声战争的白热化。

所有人都嗅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目光在林薇和江辰之间来回逡巡。

老李的眉头微微皱起,这个辩题有些敏感,但看着林薇坚定而坦荡的眼神,以及台下学生们骤然被点燃的兴趣,他沉吟片刻,还是点了点头:“可以。这个辩题很有讨论价值。那就由林薇你负责组织,正反方队员自愿报名。”

“好的,老师。”林薇应下,然后转向全班,目光终于精准地投向那个窗边的身影,带着公开的、不容回避的挑战,“江辰同学。”

江辰缓缓转过头,镜片后的目光平静无波,迎上她的视线。

“你思维敏捷,善于质疑,”林薇的语调平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想必对这个辩题会有独到的见解。我代表正方(庇护大于枷锁),诚挚邀请你加入反方,如何?”

公开邀战。

这是阳谋。在全体同学和老师的见证下,将他推至台前。如果他拒绝,便是露怯,证明他之前的言论只是纸上谈兵。如果他接受,那么就在她设定的规则和战场上,一决高下。

所有人的呼吸都屏住了,等待着江辰的反应。

江辰静静地看了她几秒,那目光似乎穿透了她故作镇定的外表,看到了她内心深处那份急于证明什么的不安。他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像是一个极淡的、了然的弧度。

“可以。”他吐出两个字,简洁,却像战鼓敲响。

“好!”林薇心头一紧,一股混合着紧张和兴奋的情绪涌上,“那么,我们辩论赛上见。”

接下来的几天,班级里的气氛空前高涨。辩论赛成为了压倒一切的话题。同学们自发地分成两派,各自寻找论据,模拟攻防。林薇作为正方一辩,更是投入了全部精力。她查阅了大量社会学、教育学、甚至法学的资料,整理了厚厚一叠笔记,每一个论点都力求无懈可击,每一个论据都经过反复推敲。她要向所有人证明,规则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证明秩序的宝贵。

她偶尔会注意到,江辰那边似乎没什么动静。他依旧看他的“闲书”,偶尔会在草稿纸上写画些什么,看不出任何备战的迹象。这种反常的平静,让林薇在志在必得之余,隐隐有些不安。

辩论赛的日子终于到来。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桌椅被拉开,中间空出场地,黑板中央写着醒目的辩题。全班同学围坐四周,班主任老李和几位任课老师也被邀请作为评委。气氛严肃而热烈。

林薇穿着熨烫平整的校服,扎着利落的马尾,站在正方席后,身姿挺拔,眼神锐利。她的两位队友也摩拳擦掌,信心满满。

反方席后,江辰依旧穿着那件半旧校服,姿态甚至有些懒散地靠着椅背。他的两位队友是平时就喜欢跟他讨论问题的男生,此刻显得有些紧张。

主席宣布辩论开始。

林薇作为正方一辩,首先立论陈词。她的声音清晰有力,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正常运行、个人的安全保障等多个层面,阐述了规则作为“庇护”的重要性。她引经据典,逻辑严密,言辞恳切,赢得了不少同学和老师的点头赞同。

轮到反方一辩陈词。那位男生显然有些准备,但也只是复述了一些常见的关于规则限制个性、扼杀创造力的观点,气势上完全被林薇压制。

自由辩论环节,林薇和她的队友们更是火力全开,他们准备充分,针对反方立论的薄弱环节频频发问,步步紧逼。反方的两位男生渐渐招架不住,额头冒汗,言辞也开始混乱。

场面似乎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不少支持正方的同学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林薇的心也稍稍安定下来,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江辰。他作为反方三辩,还没有发言。

终于,到了反方总结陈词的时间。

江辰缓缓站起身。他没有拿任何稿子,只是平静地走到场地中央。教室里的喧嚣瞬间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没有看林薇,也没有看评委,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仿佛在与他们每一个人对话。

“正方同学,”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在规则庇护下,秩序井然、安全美好的画卷。听起来很动人。”

他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稳:“但我想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第一,规则的制定者是谁?他们制定规则的权力来自哪里?这种权力是否可能被滥用?当我们强调‘庇护’时,是否无形中让渡了部分应有的权利,并默许了这种权力结构?”

一个问题,直接撼动了规则合法性的根基。林薇心头一跳。

“第二,”江辰继续,语速不快,每个字却都敲在人心上,“规则一旦形成,便具有巨大的惯性。它庇护了大多数人,但是否也同时窒息了那些‘不一样’的少数?历史上多少科学的进步、艺术的创新,最初不都是被视为对当时‘规则’的挑战和背叛?当我们心安理得地享受规则带来的‘庇护’时,是否也成了扼杀潜在可能的帮凶?”

他引用的例子,让几个理科生和文艺委员都陷入了沉思。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江辰的目光终于落回林薇身上,那眼神锐利如刀,“正方同学一直在强调规则的‘庇护’功能,却刻意回避了规则本身也可能成为‘枷锁’的事实。而且,当规则从‘工具’异化为‘目的’,当遵守规则本身成为最高准则,而忘记了规则最初是为了服务于‘人’的福祉与发展时——请问,这究竟是庇护,还是最精致的枷锁?”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林薇微微变色的脸,给出了最后一击:

“我们并非否定所有规则。我们反对的,是规则的绝对化、神圣化,反对的是不经思考的盲从,反对的是将规则作为禁锢思想、维护特定权力结构的工具。真正的庇护,应该来自于每个人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力,来自于一个允许试错、包容异见的开放环境,而不是来自于一个不容置疑的、冰冷的规则牢笼。”

“我的总结完了。”

他微微颔首,走回自己的座位。

教室里一片寂静。

没有掌声,没有议论。所有人都还沉浸在他那番层层递进、直指核心的论述中。他并没有否定规则的所有作用,而是精准地剖析了规则可能带来的隐性代价和异化风险,将辩论提升到了一个关于权力、创新和人的主体性的哲学高度。

相比之下,林薇那一方准备充分、逻辑严密的论据,虽然正确,却显得……有些苍白和表面。

林薇站在那里,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凉了。

她输了。

不是输在准备不足,不是输在口才不好,而是输在了思维的深度和维度上。江辰轻易地跳出了她设定的“规则利弊”的框架,从一个更本质、更批判的角度,瓦解了她的立论基础。

她以为自己搭建了一个坚固的擂台,却没想到对方直接掀翻了擂台,指出了擂台本身可能存在的结构性缺陷。

班主任老李的总结点评也印证了这一点。他肯定了正方的准备充分和逻辑清晰,但更赞赏反方(尤其是江辰)提出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视角,认为这引发了大家对于规则本质的更深层次反思。

当主席宣布反方以微弱优势获胜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更多的是献给江辰那番惊艳的总结陈词。

林薇默默地坐回座位,手指冰凉。

她看着被同学们围住的江辰,他依旧是那副平淡的样子,仿佛刚才那番石破天惊的发言只是随口闲聊。

第一次正面交锋,她调动了全部力量,精心布局,却一败涂地。

挫败感如同冰冷的潮水,淹没了她。但在这冰冷的深处,一股更加复杂、更加汹涌的情绪,正在悄然滋生。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她和江辰之间,隔着的或许不仅仅是思想的差异,而是整个思维世界的层级差距。

而承认这一点,比输掉一场辩论,更让她感到刺痛和不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貂珰

橘涂十一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心动预警信号
连载中悬墨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