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行业高峰论坛:并肩而立
时间的流逝和沈家态度的微妙软化,像为沈聿珩和顾清涵的关系注入了一剂稳定的舒缓剂。她们依旧忙碌于联合门诊和各自的科室事务,但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和日渐深厚的情感联结,已然成为彼此生活中稳定而温暖的一部分,无需再时刻焦灼于外界的认可或家庭的阻力。
就在这时,一个重要的机会降临——全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高峰论坛将在本市召开。这是业内顶尖的学术盛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际上的知名专家、学者。
由于她们合作的那篇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心绞痛的论文在业内引起了不少关注,会议组委会特意向两人发出了联合发言的邀请,请她们在“创新治疗模式”分论坛上分享经验。
收到邀请函时,两人正在联合门诊看诊。沈聿珩看完邮件,平静地将平板电脑转向顾清涵。
顾清涵看到邮件内容,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涌现出惊喜和一丝难以置信:“高峰论坛?邀请我们……一起?”
“嗯。”沈聿珩点头,眼神中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光,“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中西医结合的实际价值和潜力。”
惊喜过后,顾清涵的心头又掠过一丝紧张。那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场面,台下坐着的都是业界泰斗和精英,不同于医院内部的小范围交流。
“我……我需要准备什么?他们会问很多很难的问题吗?”顾清涵下意识地担心,担心自己中医的理论阐述无法让那些顶尖的西医专家信服,担心会给沈聿珩丢脸。
沈聿珩看着她,目光沉静而肯定:“就像我们在门诊做的那样。你负责讲清楚辨证思路和疗效,我负责展示客观数据和机制探讨。我们互补,无需妄自菲薄。”她顿了顿,补充道,“有我在。”
简单的三个字——“有我在”,像一颗定心丸,瞬间抚平了顾清涵所有的忐忑和慌张。是啊,她们不是独自作战,是并肩而立。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投入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她们反复打磨演讲幻灯片,字斟句酌。沈聿珩负责的部分逻辑严密,数据翔实,图表精准;顾清涵负责的部分则力求深入浅出,将中医的术语转化为更易于理解的现代医学语言,并配以清晰的舌苔、脉象图片和疗效对比案例。
她们在沈聿珩的办公室里演练了无数次,互相充当挑剔的听众,模拟各种可能遇到的尖锐提问。沈聿珩会犀利地指出顾清涵表述中任何不够严谨的地方,顾清涵则会提醒沈聿珩在某些环节加入更人性化的解读,避免过于技术化而显得冰冷。
论坛开幕那天,会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当沈聿珩和顾清涵一同走上发言台时,台下投来了各种目光:有好奇,有审视,有期待,也有少数带着怀疑。
沈聿珩一身剪裁利落的深色西装套裙,气质清冷,自信从容。顾清涵则穿着素雅得体的改良中式套装,温婉中透着沉稳。两人风格迥异,却同样散发着专业和自信的光芒。
演讲开始。沈聿珩率先发言,她用简洁有力的语言介绍了病例的基本情况、西医诊断的困境以及联合治疗的必要性,展示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数据清晰有力,瞬间抓住了所有专家的注意力。
随后,顾清涵接过了话筒。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看到沈聿珩向她投来的鼓励眼神,心彻底安定下来。她娓娓道来中医如何通过四诊合参抽丝剥茧,判断患者的核心病机为“阳气虚衰,寒凝血瘀”,并解释了选用温阳活血方药的理论依据。她展示的患者治疗前后舌象对比照片,直观而震撼。
最后,沈聿珩再次上台,结合现代药理学和生理学知识,深入探讨了中药可能的作用靶点和协同机制,并展示了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等客观指标的显著改善数据。
整个发言过程行云流水,衔接无缝。一个讲“道”,一个释“术”;一个重宏观调理,一个重微观验证。她们互相补充,互相印证,将一个成功的个案提升到了方法论探讨的层面,充分展示了两种医学体系碰撞融合后可能产生的巨大能量。
发言结束,会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提问环节,几位资深专家提出了非常深刻甚至尖锐的问题,有的针对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有的关于疗效的重复性验证,有的涉及标准化难题。
两人从容应对。沈聿珩负责回答所有涉及数据、机制和标准的问题,逻辑清晰,论据充分。顾清涵则巧妙地回答了关于中医哲学基础和个体化治疗优势的提问,引经据典却不晦涩,态度谦和却自信。
她们再次展现了惊人的默契,有时甚至不需要商量,就能自然地为对方补充回答,或者接过对方更擅长的问题。她们站在台上,仿佛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当最后一位提问者坐下,主持人总结陈词时,特意高度赞扬了这种跨学科合作的创新模式和扎实严谨的分享内容。
走下发言台,回到座位,两人相视一笑,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如释重负的轻松和成功的喜悦。
会议茶歇时,不少与会专家主动过来与她们交流,交换名片,表达对她们工作的兴趣和赞赏。她们真正意义上地,在这个顶尖的专业平台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也让“中西医结合”这个常常停留在口号层面的概念,有了一个生动而有力的注脚。
并肩立于行业高峰论坛,她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认可,更有一种共同经历重大考验后的深层信任与自豪感。
沈聿珩看着身边正与一位老专家认真交谈的顾清涵,侧脸在会场灯光下显得柔和而坚定。她忽然清晰地意识到,身边这个人,早已不仅仅是让她心动的伴侣,更是能在专业道路上与她相互扶持、共同登顶的、不可或缺的战友。
聚光灯下,她们是备受瞩目的创新者。
回归日常,她们是默契无间的同行者。
而无论身处何地,她们都已牢牢站在了彼此身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