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的生活,并未如戏剧般跌宕起伏,而是像山涧溪流,在星空屋的穹顶下,静静地流淌出属于自己的韵律。山顶的家,成了他们名副其实的港湾,隔绝了山下的喧嚣,只留下彼此的气息和心照不宣的默契。
清晨,叶栖迟通常比江逾醒得早。她习惯于在晨曦微露时,赤脚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远山从黛青色渐渐染上金边,云海在脚下翻涌。江逾醒来时,总会先伸手探向身侧,触到她的温度,才会慵懒地睁开眼。晨光中,他的轮廓柔和,带着初醒的朦胧,与她记忆里那个清冷锐利的少年判若两人。
“早,江太太。”他的声音带着沙哑的睡意,手臂自然地环上她的腰,将脸埋在她散着淡香的发间。这是他们一天开始的仪式,简单,却胜过千言万语。
早餐通常是中西合璧。叶栖迟擅长煮咖啡和烤吐司,江逾则在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会了煎出完美的太阳蛋和熬煮软糯的清粥。厨房里弥漫着咖啡香和食物暖融融的气息,两人偶尔会因为“盐放多了”或“火候过了”而轻声争论,最终总以江逾笑着认输、从身后拥住她偷一个吻告终。
这种琐碎的烟火气,是他们用漫长分离换来的,弥足珍贵。
日间
各自的工作依旧忙碌,但界限分明。江逾的书房在二楼东侧,视野开阔,堆满了芯片设计图和商业报告;叶栖迟的书房在西侧,安静私密,满是财务报表和市场分析。他们尊重彼此的专业领域,互不干涉具体业务,却又在战略层面保持着高频的沟通。
有时,江逾会遇到技术瓶颈,会端着咖啡杯走到叶栖迟的书房门口,靠在门框上,用最精炼的语言描述困境。叶栖迟会从数据中抬起头,思考片刻,或许是从市场角度给出一个全新的视角,或许只是走过去,轻轻按揉他紧绷的太阳穴,说一句:“别急,慢慢想。”这种无声的支持,往往比任何建议都更有效。
同样,当叶栖迟面对复杂的资本运作方案举棋不定时,也会走到江逾的书房,将平板电脑递给他。江逾会放下手中的图纸,快速浏览,然后用他强大的逻辑思维,帮她梳理出最核心的风险与机遇。他们是彼此最信任的参谋,是事业上最坚实的后盾,这种并肩作战的感觉,让婚姻不仅是情感的归宿,更是灵魂的共舞。
午后,如果没有紧急会议,他们会有一段共同的休憩时光。有时是在阳光房的躺椅上,各看各的书,偶尔交流一句读后感;有时是并肩在露台上,为那株西府海棠松土浇水,讨论着来年春天它会开出怎样的花;有时,只是安静地靠在一起,什么也不做,听着风声和彼此的呼吸,感受时光缓慢流淌。
这种高质量的陪伴,让忙碌的生活有了沉静的锚点。
黄昏与夜晚
傍晚,江逾推掉应酬回家吃饭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餐桌上,他们会分享一天的见闻——洐衡某个技术难题的突破,炎炘一个新投资项目的趣闻,或者只是路上看到的一抹晚霞。他们是彼此最好的倾听者,能从对方的话语里捕捉到细微的情绪波动,给予及时的安慰或鼓励。
夜晚是属于他们的静谧时光。洗去一身的疲惫,窝在沙发里,看一部老电影,或者只是听着音乐,聊着漫无边际的话题。叶栖迟发现,褪去所有光环的江逾,有着不为人知的幽默感和孩子气的一面,他会和她争抢零食,会因为她一句调侃而耳根微红。而江逾也爱极了叶栖迟卸下职场盔甲后,那种自然的柔软和偶尔流露的小依赖。
星空穹顶之下,他们常常相拥而立,看着浩瀚的银河。有时会回忆起求学时的青涩,分离时的苦涩,重逢时的试探,以及最终携手时的坚定。每一次回忆,都让当下的幸福更加真实可触。
“江逾,”叶栖迟会轻声唤他。
“嗯?”他低头,吻她的发顶。
“没事,”她往他怀里缩了缩,“就是觉得,这样真好。”
无需惊天动地,细水长流的陪伴,已是人间至幸。
周末,他们会一起下山,去看望叶栖迟的父母,或者与周时安、沈未晞小聚。顾雅娟如今看江逾的眼神,早已是满满的认可与慈爱。朋友们也习惯了他们之间那种无需言说的默契,常常打趣他们是“灵魂伴侣的商业版本”。
婚姻于他们,不是爱情的终点,而是另一段更深刻旅程的起点。它融入了清晨的咖啡香,午后的并肩阅读,傍晚的餐桌闲话,和深夜的星空私语。它是在各自领域闪耀后,回归共同巢穴的安心;是面对外界风雨时,知道身后永远有盏灯等候的笃定。
晨昏交替,四季轮回,他们的故事在平凡的日常里,书写着最动人的不朽。
【番外七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