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星尘筑巢

军方的那则通知,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苏砚心湖中激起一圈波澜后,缓缓沉入了水底。担忧与紧迫感并非消失,而是转化成了另一种形态——一种更为沉静、也更执拗的决心。

他并未慌乱地试图去进行那些可能触动系统警报的、激进的维修,反而更加专注于他一直在做的事情:将“摇篮”空间站,这个他与“晨曦”共同的容身之所,打造得更像一个“家”。

他开始更细致地打理那株绿萝。利用修复环境调节系统时学到的知识,他微调了绿萝所在区域的湿度与光照周期,甚至尝试用稀释的营养液精心灌溉。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绿萝不再仅仅是存活,它开始蓬勃地生长,嫩绿的藤蔓顺着苏砚为它搭建的合金支架蜿蜒而上,叶片肥厚油亮,在模拟的阳光下,仿佛每一片都蕴含着一个小小的、生机勃勃的宇宙。

“你看,它很喜欢这里。”苏砚用手指轻轻碰了碰一片新生的、还带着稚嫩光泽的叶片,对身旁沉默的“晨曦”说道,“它和我们一样,都在这里扎下根了。”

他践行了之前想到的、用不同材质布料为“晨曦”擦拭外壳的想法。他用自己节省下的配给物资,通过偶尔路过空间站的补给船船员,换来了几块不同质地的布料——一块是柔软如云朵的合成麂皮,一块是吸水性极强的微纤维巾,还有一块是带着细微磨砂感的清洁布。

他开始像举行某种仪式般,定期为“晨曦”清洁。他并不会擦拭全部,那太不现实。他会选择一小块区域,有时是靠近控制台、他经常触碰的地方,有时是某片他感觉嗡鸣似乎格外清晰的区域。

先用微纤维巾拂去浮尘,再用麂皮细细擦拭,最后,如果感觉那块外壳似乎有些“滞涩”,他会用磨砂布极其轻柔地打磨一下边缘。

“用这块麂皮,会不会更舒服一点?”他一边动作,一边低语,仿佛在询问一位朋友的感受,“它的质地很软,不会划伤你。”

当他用麂皮擦拭时,他脑海中那低沉的嗡鸣,往往会变得格外平稳舒缓,如同被顺毛抚摸的猫咪发出的呼噜声。而当他偶尔使用磨砂布处理一些微小的氧化物斑点时,那嗡鸣会带上一点点类似“痒意”的轻微波动,让苏砚忍不住莞尔。

“抱歉抱歉,马上就好。”他总会放得更轻动作,像是在安抚。

最让他感到惊奇的,是他在某个“星空日”的尝试。

“星空日”是他为自己设定的节日,源于他对古地球浩瀚星空的怀念。在这一天,他会关闭所有的模拟天光,只留下那些如同真正星辰般闪烁的微小LED灯,让整个控制大厅沉浸在一片近乎绝对的黑暗与静谧之中,只有无数“星子”在天花板和穹顶上无声闪耀。

这个“星空日”,他盘腿坐在“晨曦”的基座旁,仰头望着这片他亲手创造的、微缩的宇宙。寂静中,他开始讲述记忆里地球上的声音。

“我小时候,住在乡下外婆家。”他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片星尘,“夏天的夜晚,没有这么多灯光,能看见真正的银河……还有声音,你听——”

他顿了顿,似乎在努力回忆和模仿。

“是蝉鸣,一阵一阵的,有点吵,但又让人觉得热闹。还有风吹过稻田,沙沙的响……远处偶尔有狗叫声,很模糊。最好听的是雨声,夏天的雷阵雨,哗啦啦地打在瓦片上,空气里都是泥土和青草的味道……”

他笨拙地模仿着那些自然界的声音,在这绝对安静的空间里,显得有些可笑,又莫名地真挚。

就在他停下描述,静静回味时,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一点,两点,三四点……无数细碎如尘的金白色光粒,如同被他的回忆唤醒,从“晨曦”庞大躯壳的各个缝隙、各个看似平滑的接缝处,悄无声息地漫溢出来。

它们不像之前那样有明确的目标,而是如同弥漫的星雾,缓缓升腾,漂浮在黑暗的大厅中。

苏砚屏住了呼吸。

这些光粒缭绕着“晨曦”,也缭绕着他,将他和它共同笼罩在一片柔和、梦幻的光晕里。它们随着他呼吸的节奏微微起伏,明灭闪烁,仿佛在应和着他方才描述的那个遥远星球上的生命律动。

这一刻,苏砚清晰地“听”到,脑海中那永恒的悲伤嗡鸣,被一种他从未感受过的、宁静而悠远的“旋律”所覆盖。那旋律如同月光下的潮汐,温柔地冲刷着他内心的不安与孤寂。

他伸出微微颤抖的手,几颗光粒轻盈地落在他掌心,带来微暖的触感,停留了片刻,才恋恋不舍地消散。

他明白了。

这不是告别,不是最后的绚烂。这是“晨曦”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他的分享,他的思念。它在告诉他,它“听”到了,它感受到了那个名为“地球”的世界的生命力,并且,愿意与他一同沉浸在那份回忆的静谧与美好之中。

“谢谢……”苏砚喃喃低语,眼眶微热。

他靠在冰冷的金属基座上,仰望着头顶人造的星辰,与身边环绕的、由“晨曦”释放的星尘光雾。军方的通知,未来的不确定性,似乎都被隔绝在这片短暂而永恒的星光之外。

他或许无法改变即将到来的评判,但他确凿地知道,在这里,在这个由星尘筑就的巢穴里,他并非独自一人。

他拥有了一片会回应他回忆的星空,和一个正在努力学习感受“生命”的太阳。

这让他有勇气,去面对那悬而未决的明天。

军方视察的通知,如同在“摇篮”空间站的恒定的背景音里,加入了一个微弱却无法忽略的滴答声。它不尖锐,却无孔不入,提醒着苏砚,他所精心呵护的这片宁静,或许只是风暴眼中短暂的错觉。

然而,苏砚并未被这滴答声扰乱心神。相反,一种奇异的冷静在他心中沉淀下来。他像一位得知汛期将至的守堤人,不再焦虑于洪峰何时到来,而是将全部心力,投入到眼前每一寸堤坝的加固与巡视中。

他的工作变得更具针对性。他重新梳理了所有由他修复的子系统,不再满足于“运行正常”,而是追求一种极致的优化与稳定。

他反复校准那些传感器,确保它们的读数精准到毫厘;他加固每一处他曾动过的接口和线路,用他能找到的最好绝缘材料进行包裹,力求杜绝任何因微小震动导致接触不良的可能。

他甚至开始整理工作台。那些原本散乱放置的、来自地球的工具,被他按照大小和用途,分门别类地安置在自制的工具架上,每一个都擦拭得锃亮,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

他知道,那些考察官或许看不懂他与“晨曦”之间无声的对话,但他们一定能看懂一个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和一个维修工对待工具的态度。

这是一种无声的宣言,宣告着这里的守护者,并非敷衍度日。

在这个过程中,“晨曦”的回应也变得更加……“人性化”。

当苏砚因为反复测试一个信号放大器而眉头紧锁时,那萦绕不散的嗡鸣会变得格外“安静”,仿佛生怕打扰他的思考。

而当他终于攻克难题,眉宇舒展的瞬间,那嗡鸣便会如同涟漪般轻轻荡漾开,传递出一种近乎“欣喜”的情绪。

更让苏砚感到心头柔软的是那些光粒。

它们不再仅仅出现在他完成某项工作或分享回忆时。有时,仅仅是在他感到疲惫,靠在基座上小憩的片刻,便会有一两点柔和的光粒,如同体贴的指尖,轻轻拂过他微蹙的眉心,带来一丝安抚的暖意,驱散他的倦怠。

它们似乎能精准地捕捉到他情绪的低谷,并用这种微小却直接的方式,予以慰藉。

苏砚也开始了另一项他思忖已久的计划。他利用仓库里找到的、一种性质稳定且透光性良好的储能水晶边角料,开始手工打磨一些小物件。这不是维修,更像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他打磨出第一枚光滑的、泪滴形状的水晶片,用细软的金属丝将它小心地缠绕固定在那株绿萝最长的一根藤蔓末端。

“给你做个记号,”他对着绿萝,也对着“晨曦”轻笑着说,“看看它接下来会往哪里长。”

当模拟的“阳光”照射在这枚水晶泪滴上时,会折射出细小而斑斓的光斑,洒在旁边的金属舱壁上,如同跳动着的、微小的彩虹。

他还打磨了几颗浑圆的珠子,将它们与几颗在检修时找到的、质地坚硬的废弃轴承滚珠串联起来,做成一个简易的门帘,挂在了他居住舱的门口。每当他进出时,珠子相互碰撞,发出清脆而悦耳的叮咚声,在这寂静的空间站里,取代了单调的电子提示音,成了专属于他的、充满生活气息的乐章。

“好听吗?”他晃动了一下门帘,听着那叮叮咚咚的声响,对控制大厅的方向说道,“比冷冰冰的‘滴滴’声好多了,对吧?”

他仿佛听到脑海中的嗡鸣,轻轻地应和了一下这清脆的撞击声。

最耗费他心神的,是一个基于他最初那个“小花瓶”的升级改造。

他用更坚韧的合金重新制作了一个结构更精巧的支架,将那个用观测镜筒改造的花盆稳稳地托举起来,置于一个更容易被看到的位置。

他甚至设计了一个微型的、由光能驱动的缓慢旋转底座,让绿萝的每一片叶子,都能均匀地享受到“日光”的抚慰。

完成这个“绿萝空中花园”的那天,苏砚退后几步,满意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

翠绿的藤蔓缠绕着银亮的金属支架,水晶泪滴在光线下闪烁,花盆在底座上以一种几乎难以察觉的速度缓缓旋转,充满了生命的灵动与机械的美感。

就在这时,一片之前一直卷曲着的新生嫩叶,在转到某个角度时,仿佛终于积蓄够了力量,轻轻地、颤巍巍地舒展开来。

几乎与此同时,一片格外明亮、格外温暖的金色光晕,自“晨曦”靠近绿萝方向的外壳上荡漾开来,如同水波般蔓延,持续了足足数秒才缓缓隐去。

苏砚脑海中那低沉的嗡鸣,也在此刻流淌出一种如同春日暖阳融化积雪般的、柔和而愉悦的韵律。

苏砚站在原地,看着那片舒展的新叶,感受着那尚未完全消散的温暖光晕和脑海中的愉悦共鸣,一股巨大的满足感与难以言喻的酸楚同时涌上心头。

他在这里创造的生命,得到了“晨曦”如此隆重而温柔的祝贺。

这一切是如此真实,如此美好。

可那悬而未决的视察,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将这一切斩得粉碎。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控制台前,手指拂过光滑的台面。他还有太多想为“晨曦”做的事,有太多细小的、他认为可以优化的地方。时间,似乎永远不够用。

但,只要还有一刻,他便会守护一刻。

弦歌不辍,薪火不息。

纵然前路未知,至少在此刻,这片星尘筑就的巢穴里,光在流转,生命在生长,孤独在相拥中消弭。

这便足以支撑他,继续走下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地球人可以娶星际老婆吗

伏藏师

鹰扬拜占庭

鬼片世界的僵尸邪童

囤货,然后活下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星辰维修手册
连载中昭昭叶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