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文武

也怪不得袁老爷子如此吃惊,着实是宋和这个孩子,……很难评……

雍帝看到袁老爷子被呛地咳嗽不止,示意侍奉在一侧的小侍上前服侍。

等老爷子好不容易将咳嗽止住,第一时间就向雍帝起身赔礼,嘴里连忙不迭地请着罪道:“陛下,老臣君前失仪,请陛下责罚!”

雍帝抬手扶助老爷子交叠的双手,止住了袁老爷子缓缓下拜的请罪之姿,“这里又没什么旁人,你这种谨小慎微的姿态是做给谁看。”

在一旁的张仪早就吩咐一旁的随侍,悄无声息的将袁老爷子的旧茶和茶点撤了下来,并重新沏了一壶君山银针的新茶,茶点也从搭配白毫银针的米糕换成了膳食后更好克化的紫薯泥饼。

等雍帝和袁老爷子完成了那一番君臣相宜的场面时,整个殿内又迅速恢复了刚开始的清雅素净。

袁老爷子重新落座后,扫了一眼不知何时已经重新换好了的新茶和更加适合自己容易滞食肠胃的茶点。

然后不着痕迹的扫了一眼立在雍帝一旁,毫无存在感的,仿佛是雍帝影子一样的,张仪张大人,想到朝野上下对这位雍帝身边第一近臣的“评价”,心下微微一晒。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世人尤其是士族对帝王身边的内臣宦官都是鄙夷的。

造成这种风气的原因说来复杂,但若是刨根究底来说,不外乎这两种原因。

其一,最浅显直白的原因是身体健全地位更高之人对身体残缺以及出生地位低微之人,所存有的天然的优越之感。

在这种情况下,内廷之中女官可能还好,但宦官内侍们的感觉就比较明显了。

但这也不是这股风气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的原因只是表象。

甚至因为这样的原因产生的鄙夷太过浅薄,凡是有点家风的世族出来的子弟,反而不会因此对人差别相待。

这样的风气经久不衰,甚至隐隐成为大势的根本,还是因为这些内廷近侍轻而易举的抢了这朝堂之中不断挣扎沉浮的人的通天梯。

帝王啊,恩赐啊……

一个人,乃至这个人背后的整个氏族的荣华富贵,甚至是身家性命,均系于眼前这位君王与一身。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想要获得帝王的恩宠,对于世家大族来说,从小尽心培养,长大后再精心策划,使其扬名天下,倒也不是毫无指望。

但对于稍逊一些的门第子嗣,那就不仅仅是需要家族谋划这类的人和了,更多需要的是天时和地利。

想想就知道了,你筹谋半生,好不容易得来的一次圣前举荐,但极有可能因为当天帝王因朝堂争论而烦心不已,甚至有可能没有缘由,只是这位天下之主单纯心情不佳,忽略了这次的荐表,那你这半生的心血,连个浪花都没翻起来,就这么付之一炬了。

你我均是云云之众,想要在君王前露脸,或是高门贵胄的出身,或是满腹经论的才华,或是巫神难得显灵地垂青,此等难度,无论哪一样都不亚于摘星之难。

更何况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三样不能分儿取之,得是合而聚之,才能有这一次机遇……

而这样的机遇,对于内廷近侍而言却是如田中草芥,俯拾皆是。

袁老爷子内心哼了哼。

俯拾皆是确实有些过于夸大了,毕竟如果内廷随侍这么容易出头,那些本就有手腕的世家豪门,早就不拘男女,为其打点好一切,打包送到帝王的内廷了。

若是光看最终结果,真正能从内官之中出人头地,坐上权力之巅,甚至可以说是取得了如同似通过中正举荐而登上顶峰的相首的那般成就的,宫廷内官而言,真真可为是凤毛麟角了。

万不存一。

但老话说的好啊,袁老爷子心想,这人呐,最怕的就是个比较。

之所以士林一族对内官的鄙夷之风愈演愈烈的一条根本因素,不就是因为张仪嘛。

扯下士林脸面的遮羞布,说的不好听些,那不就是眼红嫉妒,想方设法地排挤打压嘛!

老爷子想到这,似乎自己都有些被气笑了,如蝉丝般雪白透亮地胡子,随着袁老爷子地气息跳了跳。

呵,这么多年了,不管人换了几代,手段还是那些手段,这和构陷排挤朝堂中地其他同僚有什么区别?!

不,还是有区分的。

因为这些内官们出身太低了些,所以这些人使用这些手段的时候也不想着什么遮掩和廉耻了,所以和往常相比,尤为的不要脸!

也不想想人家是因为什么能做到如此之势的,就光惦念着人家和雍帝之间的那点子情分了,人家这察言观色处事周全的本事是一点都看不见是吧!

也不想想自己是个什么脑满肠肥的阿堵之物,就说那纨绔不堪的宋和,和这些心思不正的朝堂蛀虫比起来都算是清正可爱的了!

啊!宋和!

袁老爷子想到了宋和,两鬓处本来已经舒缓许多的神经,又不受控制地跳了跳。

荀慎和宋和这两个孩子,都称的上一句名满天下。

只不过两人名满天下的方向不太一样。

荀慎,说句世家子弟的标杆都不为过,是天下所有耶娘都梦寐以求的那一种孩儿。

对于世家豪门来说,孩子们都是长于内宅傅姆之手,甚至真论起来,荀慎的出身还不如他们呢,最起码他们的孩子阿耶阿娘俱在,不像荀慎,自幼父母双亡,由他叔叔荀司空一手养大。

荀司空也算是能人一枚,但是毕竟是男子,接手荀慎之际,还是个未婚男子,甚至说的直白些,荀司空那时也只是个半大的孩子。

一个未婚男子,照顾一个幼儿,虽说他心思缜密,还有家中仆妇搭手,但其中的艰难心酸怕也不足以和外人道也。

本来想着即使荀慎能安然长大,但既无慈母看护,又无严父教导,而且看顾他的亲叔叔荀司空,后来也成婚有了自己的子嗣,分给荀慎的精力能有多少?

所以众人也就想着,荀慎怕也就这么着了。

差点的情况,可能混迹成京畿城中又一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败光家产后,依靠着自家叔叔讨点生活。

好点的情况,就是没沾染那些不良习性,等到冠礼成婚后,可能依靠着父辈的蒙荫,谋得一朝中小官,安然度日罢了。

众人之前这么想,确实是有几分道理在的。

荀氏起家就是受了雍朝开祖大恩,所以在天下大乱的那段时日之前,荀家长辈判断,这夺位之乱算是避无可避了。

但荀氏既因深受皇室恩泽,不愿见到雍朝皇室同室操戈的惨象,又因确实不想牵扯其中去赌那从龙之功,所以当时荀氏一族能做的,就是远离纷争中心。

且荀家长辈判断,若是雍朝内部乱了起来,北面,西面那些对雍朝虎视眈眈的外族,很大可能会对陷于内战的雍朝趁火打劫。

为保雍朝在内乱期间不会被北部外族趁乱入侵,荀氏一族无论男女都投身了边疆。

在之后,雍朝内部彻底乱起来后,果不其然,真如荀氏长辈预料的那般,北部外族王帐下的一小部落在一雪夜偷袭了雍朝的边城。

也幸亏荀氏长辈提前预料到了此种局面,并提前进行了部署,所以驻守在边疆的兵团倒也应对及时,并未造成太大损失。

就这样,那段时日雍朝乱了多久,荀氏一族就在边防守了多久。

等到雍帝平复乱局登基为帝后,再来接荀氏一族回京之时,荀氏阖族老老小小,死的就剩下荀司空和小小的荀慎了。

本来,看一家族发展如何,人望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原因也很简单,一个家族人丁越旺盛,家族能给予的支撑就越大,出现人中龙凤和更优秀的下一代族人的领头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荀氏一族死的就只剩下这叔侄两人了,一个幼儿,一个半大的孩子,孤掌难鸣,形容的怕也就是这种情形了。

但谁能想到,谁能想到啊!

荀氏这两叔侄出了一个鼎立门楣的荀司空也就罢了,谁能想到当初那个丧父丧母的奶娃娃竟也是一个惊才绝世的璋儿!

更何况,荀氏一族,本身就是以美貌而闻名于世的。

尤其是荀氏一族的男子,各个都有醉玉颓山之貌,到了荀慎,仿佛是荀氏一族的精华都集中在他一人身上。

君子之仪,如圭如璋。

荀慎身上可能存在的唯一的缺点,怕也只能是小时颠簸太过导致的后天体弱而不能习武了吧。

而宋和……

袁老爷子不着痕迹地叹了一口气。

如果说荀慎小时孤苦凄惨,那宋和基本上就算作是生长在了福堆里,真正地红尘富贵公子。

所以当然的,博戏听曲,逗鸟遛狗,这类京畿纨绔子弟喜欢玩的他一个不拉,冰嬉角抵,射覆弄潮,这类有些门道,京畿纨绔们不常玩的他也能高低称的上一句精通。

宋和会的太多太全面了,所以京畿城内存在一道流传很久的谜题——宋和宋公子是怎么做到,在每日操练之后还能有时间有力气去做这么多事的?

是的,没错,每日操练。

宋和出身军功起家的英国公府,虽说也还未出仕,但从家学渊源来说,如无意外,宋和是一名武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经年烈酒

别那么野

礼物

婚后动人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杏林春漫(重生)
连载中肉桂米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