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雾气像一层薄纱笼着观海台,海声被压得低沉。
顾霁寒站在台阶上,手里拿着一块圆形铜牌,在石槽里轻轻一压——铜牌没入槽中,穹顶立刻亮起一道道交错的光纹,仿佛将整个内院推入另一片时空。
“星潮刻盘。”她转身看向三人,“真正的观海,不在海面。”
地面缓缓下沉,露出一片巨大的圆盘,盘面由无数细小的嵌片拼成——像是碎星被镶嵌在暗色的海面之下。每一片嵌片都微微起伏,带来一种仿佛海浪翻涌的错觉。
顾霁寒走到盘缘,抬手一按,盘面上的光纹与潮线同时亮起。
光的流动并不均匀,有的急促如涌潮,有的缓慢如退水,而盘下传来低沉的轰鸣,像是在提醒——这并非单纯的景象。
“今日你们要做的,不是躲避。”她的声音平静,“而是立在潮心,不被推走。”
话音落下,盘面骤然倾斜。第一道潮浪由光与力的结合冲向三人,带着足以推翻身体平衡的冲击感。
曳衡半步退到潮线节点,脚下发力如钉入盘面,将身体固定在原位。
陶言昔被第一道浪推偏,急忙用肩膀抵住岑归雪才稳住,两人同时喘了口气。
顾霁寒没有停下。第二道浪带着旋转的力,从侧面斜切而来——这一次,光纹在浪头里闪烁出细密的星点,像在刻印某种未知的阵图。
岑归雪眼神一凝,竟顺着光点的顺序踏步,硬生生走到浪的前沿,把冲击卸了下去。
“记住这些星点。”顾霁寒在高处俯视,“它们出现的位置,记录的是千年前一次大潮的脉络——也是内院守潮的关键。”
最后一波冲击来得最猛烈,几乎将盘面震出细微的裂纹。
曳衡干脆放低身形,用手掌贴在盘面上去感受节律——那是一种比眼睛更可靠的方式,脉冲由石传到骨,反过来稳住了她的呼吸和动作。
冲击散去时,雾气被潮纹吸收,露出高空中一枚淡金色的弯月。
顾霁寒收回铜牌,盘面光纹渐渐暗下。
“潮会记住站得住的人。”她看了她们一眼,微微颔首,“明日,你们去见守潮碑。”
她没有再说下去,却在转身的一瞬,目光若有若无地掠过岑归雪腰间的剑——像是察觉到了什么不属于观海台的东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