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010

薛云朔淡淡道:“云片糕,记得你仿佛是爱吃。”

见薛嘉宜埋头拆着纸包,他低眸,唇边泛起了一点几不可察的轻松笑意。

“洪妈妈、安伯,见信如唔……”薛云朔顺手拿起了她搁在一旁的信笺读了起来,“你打算寄信回去?”

薛嘉宜拈了两块云片糕出来,第一块本想递到薛云朔嘴边的,但他皱了皱眉,明显是有点嫌弃,她就都塞到自己嘴里了。

见她不回答,只一面嚼嚼嚼一面点头,薛云朔轻笑一声,道:“你还真的学进去了。”

薛嘉宜把云片糕咽了下去,又啜了两口花茶清口,才道:“陈女官说,吃东西的时候要讲规矩,才是淑女。”

薛云朔挑眉看她:“之前还被她的手板打得抽抽噎噎的,晚上见了我就哭,现在倒是天天把她挂在嘴边了。”

薛嘉宜的脸立马热了起来,不无羞恼地道:“我……我只挨了那一回,你不许提了!陈女官对我很好。”

薛云朔低笑两声,倒也没再逗她。

早先那两天,她去上房的时候,脸上的表情跟上坟也差不多了,这段时间,能与那女官渐渐相处融洽,是好事。

他也并不觉得讶异。

她天性纯质,对人对事都是坦率真诚的,相处过后,那女官会喜欢她,实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薛嘉宜想到了什么,忽然站起,把薛云朔摁到了自己的椅子上。

她翻出来另一张压花的信纸,又递上笔:“哥,你也写一写,我们好一起寄出去。”

薛云朔于感情上并不丰沛,不过她既提起,倒也绞尽脑汁写了两行。

两人的字迹大相径庭,放在一块儿时更是分明——一个大开大合、一个婉若银钩。

薛嘉宜看着他那行干干巴巴的“万事顺遂展信安”,笑了个不停。

薛云朔抬起黑白分明的眼瞳,斜她一眼:“怎么?我也得和你一样,把刚刚吃了几块云片糕都写上去?”

薛嘉宜轻哼一声,道:“怎么不能了?”

不过她也知道薛云朔的脾性,他一贯内敛,别说写信了,面对面时的话也不多。

她捻起信纸,吹干笔墨,非常仔细地叠好,再装到了信封里头。

薛云朔自然地从她手里接过,拿在手里掂了一掂,道:“那明天,我寄出去。”

他是正大光明走进来的,不好在妹妹房里待太久。

天色已经不早了,夜空中挂着几颗碎碎的星子。离开次间时,他无可避免地要从院子里穿过去,正好撞见了那薛泓。

薛泓假装没有看见他,却十分造作地与身边的小厮道:“哼,山沟沟里爬出来的,装什么相,还真当自己是薛家的长子嫡孙了。”

薛云朔平静地走了过去,没有理会。

他从不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更懒得争什么口舌之快。

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薛泓目光微滞,愈发恼了,转身又回去找他娘。

……

秦淑月正在为庶务烦心,也懒得理自己的儿子。

今日,汝阳伯府终于派人送来了男方的庚帖。眼见这门亲事已经**不离十,她松了口气,又开始为薛嘉宜的嫁妆犯愁。

朱婉仪没有留下多少嫁妆,当年朱家出事,值钱的东西还有恒产,基本上都叫她变卖了,眼下薛嘉宜要出嫁,嫁妆只能家里出了。

然而薛家账上的是收支情况实在一般,薛永年还要支去其中大半,用在他的酬酢上。

也不是没有办法,但是秦淑月是不舍得为了这个便宜女儿,从自己能摸到的油水里抠出去多少的,这会儿可不就犯了难。

“娘——”见母亲不理他,薛泓开始拖着长音抱怨:“那乡巴佬越来越不懂礼数了,在家里,在学塾,见到我连招呼都不打。”

秦淑月看着账本,本就烦得要死,随口道:“那你给他打招呼不就成了?”

薛泓一噎,随即又不甘地道:“娘,你是不知道,这乡巴佬可精了。”

“他还整天鬼鬼祟祟的,还逃学!先生都不知道,课上还夸他!我早晚要去和父亲说,叫父亲罚他。”

“你父亲本就不在意他,告小状做什么?只显得你没有兄友弟恭的样儿。”秦淑月顺嘴说完,忽然放下账本,皱起眉问:“你说,先生夸他……夸了什么?”

薛泓嘟囔着道:“就,说他机灵,一点就通啊,还说他字写得好。”

徐家族学里的先生,不说是大儒,也是老学究了。

秦淑月心里犯了嘀咕:不通文墨的乡下小子,来京进学不久,就能得先生青眼……莫不成之前,都是在装相、在藏拙?

她眉心微蹙,没把心里想的跟儿子说,只道:“你平时也机灵些,别傻乎乎地跟人家找茬,再有他什么事,你只和母亲说,听见没有?”

——

两家交换了庚帖的事情,薛嘉宜是知道的。

但她并没有告诉薛云朔。

她担心他知道了,会做出冲动的事情,到时候反而连累他。

日子一天翻过一天,继母已经开始派人来量她的身形,准备给她裁制嫁衣了。

尽管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看到面前鲜红的锦缎时,薛嘉宜还是有些难受。

回到薛家的这段日子,她看得出来,那个身为她父亲的男人,对她、抑或者她故去的母亲,没有半点感情。

他接她回来,就只是要她做这个联姻工具。

既然这样,即使不嫁这一位,随便换一个谁,又能强到哪里去?

薛嘉宜抚摸着织锦的纹路,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安慰着自己。

没关系的,也许不全是坏事。

至少哥哥也来京城了,如洪妈妈所说,他不会在乡下蹉跎下去。

她嫁了人,也许日后还能帮到他。

薛嘉宜纤密的眼睫轻颤,一滴晶莹的泪珠悄悄掉了下来,在锦纹上洇开了。

侍候她的丫鬟玉屏见了,以为她是因为待嫁而惶恐,出言安慰道:“大姑娘,别难过,女儿家总是要嫁人的。奴婢看那伯府,也算是煊赫人家,嫁过去之后呀,你可就是世子夫人了。”

薛嘉宜抿着唇,说不出回应的话。

就在这时,秦淑月身边的紫珠又来了。

紫珠眉目含笑,送来一只锦盒,道:“大姑娘,魏二公子那边,得知婚期已定,特地派人送了礼物来,要我们给您呢。”

薛嘉宜偷偷擦了一把眼泪,微笑点头,道:“好,我收下了,替我多谢魏公子。”

紫珠心下暗道:这太妃宫里出来的女官的确有本事,如今瞧着大姑娘的礼仪气度,已经看不出半点乡下回来的影子了。

不过她面上不显,只笑着递出锦盒,又奉承道:“魏公子对您可真是上心,巴巴地送了礼物来,大姑娘,你看要回礼吗?”

揩掉那一点泪花之后,薛嘉宜的心里已经没有什么情绪了:“不必了。”

她平静地接过锦盒,就要放下的时候,一旁的玉屏倒像是有些好奇,开口问道:“这锦盒四四方方的,也不大,不知是送了什么宝贝?”

长条的也许还是个簪子,这形状,倒真的难猜。

薛嘉宜垂了垂眼,把盒子递到玉屏手上,道:“那你替我拆了吧。”

玉屏小心翼翼地托起,见紫珠没有说话,看眼神也像是有些好奇的,于是打开了它。

薛嘉宜没有在意,然而两个丫鬟,却齐刷刷地发出了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

她觉得奇怪,偏头,想看一眼盒内是什么东西,玉屏却手足无措了起来,手忙脚乱地就要把盒盖扣回去。

然而薛嘉宜已经看见了。

锦盒里装着的,是一对正在交合的白玉摩罗。

赤条条的,极为露骨。

紫珠的脸色都有些白了。

成婚前,长辈会教导男女之事没错,可这魏公子自己送来这样的“礼”,是拿薛家的姑娘当什么了?

玉屏的手颤颤的,把盒子扣上了。她不无瑟缩地看向薛嘉宜,道:“大姑娘,这……”

薛嘉宜阖上眼帘,深吸了一口气。

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说:“放桌上吧,你们都出去。”

——

薛云朔回到薛家的时候,巡夜人的梆子都已经敲过了三更。

夜已深沉,本不该再去找她了,但是他揣着一件值得立即告诉她的好事情。

于是,他还是翻上了矮墙,打算碰碰运气。

也许她还没睡呢?

那扇窗前,竟还真的亮着灯。

而她侧坐在窗扇边,像是正在发呆。

再沉稳,薛云朔也不过是个连十七都没有的少年,见状,他再克制不住心底漂浮的情绪,直接唤道:“浓浓——”

薛嘉宜微微一怔。

在母亲去世后,只有一个人会这样叫她。

……其实在两人都长大些之后,他也很少这样叫她了。

因为这个小名于音韵上实在是太黏糊,噙在唇齿间,就像一块化不掉的饴糖。

薛嘉宜站起来,她抬起稠密的眼睫,有点呆呆地看向声音的来处:“哥。”

半蹲在矮墙上的少年跳了下来,倾斜的月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高大。

他扬起眉梢看着她,眉宇间,是一种志在必得的意气。

“你不用嫁给那个混球了。”

“这件事,我已经解决了,明天,魏家的人自会来解除婚约。”

妹的心动time[三花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010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狩心游戏

折竹碎玉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兄长被认回东宫后
连载中谢朝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