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分析不仅精准,而且引入了新的视角,极大地拓展了案件的思考维度。她随即熟练地共享了几份加密的案例档案。
“各位请看案例A,七年前,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系列窃案,案犯是一位痴迷于文艺复兴时期炼金术符号学的哲学博士,他认为博物馆藏匿了通往‘贤者之石’的真正密钥…”
“案例B,东京私人收藏家连环勒索案,案犯对江户时期的浮世绘有着扭曲的收藏观,认为只有他才配拥有并‘净化’那些‘被玷污’的艺术品…”
她的举例极具说服力,每一个案例都与“影子”的某些特征惊人地暗合。
凌曜显然与她思维同频,能迅速抓住她抛出的点,并进行深化和串联:“完全同意。这与我的侧写补充高度吻合。‘影子’极可能患有严重的自恋型人格障碍,混合着某种救世主情结(Messiah Complex)。他的犯罪行为,在他自我构建的逻辑体系里,是崇高且必然的。他可能认为自己是在纠正某种‘历史错误’,或完成一项家族传承的‘神圣使命’。”
两人之间的对话逐渐加速,变得如同高手间的网球对决,观点来回碰撞、激发,充满了专业术语和逻辑跳跃,却又流畅无比。他们时而快速赞同对方,时而就某个细微差异进行简短而高效的辩论,彼此都能瞬间理解对方的意图和推理路径。这种高度智力上的共鸣和默契,无形中在他们周围构建起一个强大的、外人难以介入的专业力场。
陈锋还能偶尔基于行动层面插上几句话,而顾珩,则完全被隔离在了这场高速进行的、属于顶尖侧写师的思维风暴之外。他对犯罪心理学知之有限,只能沉默地坐在那里,看着屏幕上那两张同样出色、同样专注的面孔。
他看着乔安娜在阐述观点时,那双碧眸如何熠熠生辉,如何毫不掩饰地对凌曜的敏锐分析投去欣赏甚至是一丝赞许的目光;他看着凌曜在听到乔安娜提出精彩假设时,那总是紧抿的嘴角如何几不可察地微微松动,甚至偶尔会极轻微地颔首表示激赏——这是一种他从未在凌曜面对自己时看到过的、属于专业领域内的放松与认可。
一种微妙的、冰冷的疏离感,悄然包裹了顾珩。他忽然清晰地意识到,凌曜的世界远比他想象的更为广阔和复杂。在这个属于全球顶尖执法者和犯罪侧写专家的精英圈层里,凌曜如鱼得水,而像乔安娜·罗斯博士这样聪明、美丽、与他志同道合的女性,显然并非罕见。他们共享着同一套语言体系,同一套思维模式,他们是同一世界的人。
而自己呢?一个偶然被卷入风暴中心的古籍修复师,一个连最基本信任都无法获得、身上还打着家族可疑烙印的“合作者”,一个来自完全不同世界、甚至无法理解他们高速思维对话的“外人”。一个…麻烦。
一种难以言喻的涩意,像缓慢滋生的苔藓,悄悄蔓延在他的心底。他放在膝上的手,无意识地收紧了些。
会议持续了近一个小时,最终达成了多项共识,认为对“影子”的追查应更侧重于其可能的精神信仰体系、家族传承执念以及其对“历史真相”的扭曲追求上。
“无比精彩的分享,乔安娜,一如既往地富有启发性。”凌曜做总结陈词,语气中是毫不掩饰的、真诚的专业赞赏,“这些案例和角度对我们至关重要。”
“Always a pleasure to work with you, Ling.”乔安娜笑了笑,笑容明艳而自信,带着一种成熟的魅力,“我的数据库和资源随时为你开放。保持紧密联系。”她的目光再次看似不经意地扫过一直沉默的顾珩,碧眸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探究,“也希望日后有机会,能向顾先生请教一些东方古籍的奥秘,那是一个令我无比着迷的领域。”她的语气礼貌周全,却带着一种自然而然的、居高临下的姿态,仿佛只是出于礼节性的关照,而非真正的平等交流。
“再联系。”凌曜点了点头,切断了视频信号。
屏幕瞬间暗下,会议室里骤然安静下来,只剩下设备低沉的运行声。
凌曜似乎仍沉浸在刚才高效头脑风暴带来的思维激荡中,他立刻转向陈锋,语速很快:“立刻协调国际刑警,把乔安娜刚提到的三个案例的完整卷宗调出来,重点关注意图、仪式标记和最终动机的审判陈述部分…”
他完全沉浸在了工作中,仿佛忘记了会议室里还有另一个人的存在。
顾珩默默地站起身,椅子腿与地面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这才让凌曜从思绪中短暂抽离,抬头瞥了他一眼,但那目光是穿透性的,似乎只是确认他的存在,随即又落回了平板电脑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和言语。
顾珩转身,拉开会议室沉重的门,走了出去。
门在身后无声地合拢,隔绝了里面凌曜和陈锋立刻开始的、关于下一步行动部署的低沉讨论声。
走廊里空旷而安静,光线苍白。顾珩独自走着,脚步声在廊壁间产生轻微的回响。他的脑海里,却不受控制地反复回放着刚才视频会议中的一幕幕——乔安娜·罗斯博士那双聪慧而欣赏地看着凌曜的眼睛,凌曜与她对话时那种全神贯注、思维同频的流畅与默契,以及那种自然而然的、属于同一世界的松弛感…
与他和自己之间那无处不在的冰冷、猜忌、试探和令人窒息的僵局,形成了如此鲜明而刺眼的对比。
乔安娜的出现,像一颗不经意间投入深潭的石子。它或许并非故意,其本身甚至带着专业和协助的正当理由,但那荡开的一圈圈涟漪,却清晰地映照出了横亘在凌曜与顾珩之间那巨大的、难以逾越的鸿沟——不仅仅是过往的伤痕,还有现实世界的隔阂,以及那种因专业背景和社交圈层不同而产生的、无声却深刻的距离感。
刚刚因生死考验而略微松动了一点的冰层,在这无声的对比之下,悄然再次冻结,甚至覆上了一层更厚、更坚硬的寒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