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子陷入僵持,李唯一拒不承认自己就是刘二丫,鸣春也说后背代表刘二丫身份的伤疤不知所踪,按照蔺如画尸检的结果,在李唯一身上也没有找到相应的痕迹。
但偏偏树龄草和寻源气息落在李唯一身上。
封尧和宋琰相对而坐。
“如果有DNA对比就好了。”封尧再一次感叹道。
路过的苏子轩闻言停下脚步,笑了声,“这可不是2368年。”
说罢,便又去一旁书架上忙了。
李唯一抓到了,封尧便顺手拔除了苏子轩身上的“眼睛”,苏子轩似乎也猜到他是从哪儿来的,只是两人都心照不宣,没说破。
“你俩又打什么哑谜呢?”宋琰“啧”了一声,嫌弃地看着他们。
“没什么。”封尧道:“言归正传,李唯一拒不承认,但按鸣春的反应在场没有第四个人,所以现在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李唯一和刘二丫是两个人,初入皇城时鸣春见到的改头换面的“刘二丫”就已经是李唯一了,但这种可能的问题是李唯一杀蔺如画的动机是什么?第二种李唯一和刘二丫是同一个人,动机有了,因为旧怨,但问题是你找不到李唯一就是刘二丫的证据!”
“而且这两种可能都有同一个问题……无论李唯一是不是刘二丫,我们在她身上找不到她杀蔺如画的证据,除了鸣春的证词,但因为找不到旧伤为证,连鸣春现下也不确定李唯一是不是当初和她一起杀了蔺如画的人。”
封尧无奈一笑,起身拍了拍衣角的灰,“不管怎么样,树龄草和寻源术作不了假,李唯一身上一定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秘密,从她入皇城开始查,父母、亲眷、友人、常去的地方、喜欢的东西,一个个查……总能查出点什么。”
宋琰当即道:“我带人去,你……”
“我和你一起。”
“一起?”宋琰看了眼窗外,“日落西山,你不回去歇息?”
封尧摇头,“不回去,你们大秦的规矩……十二时辰内查不到证据就得放人,若真把李唯一放了,以后再抓可就麻烦了,连夜查吧,我和你一起!”
再者,他回去也睡不着,索性不回去了。
——
宋琰手里似乎有一只监控全城的暗军,未时才开始查,酉时李唯一的一应卷宗和一月内的所有行踪都摆在案头了。
“半年内的需要时间,目前只有这些。”
封尧接过看了半晌,对宋琰恐怖如斯的势力第一次有了如此清晰的认知。
“李唯一父母的行踪怎么断在半个月前?”封尧记得李唯一曾说父母很是恩爱。
宋琰坐在桌案另一头,“十三的回报是……半月前李唯一的父母跟左邻右舍言称要出去走货,但却再没回来,从那之后那座宅子只有李唯一一个人。”
“可信吗?”
“可信个鬼。”宋琰嗤了一声,“十三查过,城门根本没有李唯一父母的出城记录,但城内却也找不到这两位的踪迹,要么就是藏在地下,要么就是根本没这两号人,但左邻右舍又多次见到李唯一的父母。”
“魔气?”
“十有**。”宋琰展开卷宗,“李唯一是十六岁那一年忽然出现在皇城的,十六岁之前一片空白,而鸣春言称她和了刘二丫也是那时入的皇城,这两到底是不是一个人。”
时间卡得如此紧,难保不让人怀疑李唯一和刘二丫是同一个人,但现在的证据却又表明两人不是。
“公墓?”封尧展开一卷李唯一的行踪,上面写着一月内李唯一初入公墓四次,几乎每七八日就要去一次。
宋琰也看到了,“次数有点多了,而且在陛下封闭城门也就是蔺如画死后却没再去过了。”
“走,去看看!”
公墓在城外,是建元帝为无名无姓、无人认领的逝者划出的一片安葬之地。
公墓在一座山上,层层叠叠数不尽的墓碑屹立在孤山上,远远看去像是一个又一个身穿白袍的人整整齐齐站着,朝他看来。
临走前他们将苏子轩拽上了,公墓太大,三人分头找,终于找到了一座墓碑,上面刻着:
【已故刘二丫之墓】
“所以这刘二丫是真的死了?”宋琰道。
“是与不是,挖开看看!”封尧刚要动手,远处忽然传来十三的声音。
“主子!殿下传来消息,城外知书姑娘那里……出事了!”
“啊?”
只有一句出事了,却没说出了什么事,封尧和宋琰不敢耽搁当即就要赶去。
同一时刻,城内大理寺传来消息,上一次在中北大街庭院被炸毁的通道被清理出来了,有了方向的眉目。
苏子轩不敢耽搁,当即要赶回城内,墓地只好暂时搁置。
封尧和宋琰急匆匆赶到城外,宋琰又是先一步冲进去,抱着萧长宁左看右看,直到确认人真的没事才惴惴不安松开手。
萧长宁说近几日知书姑娘总是睡不踏实,今日从大理寺回来更是说看见了鬼,吓得魂不附体,送知书姑娘回来的人将此事禀告给他,他带人来看了一圈也觉得不太对劲,这才给宋琰和封尧传信。
知书吓得缩在软榻上,一双手死死抱紧自己。
封尧走过去,慢慢坐下,柔声道:“别怕,没事的。”倒了杯温热的茶水递过去,“喝口水,缓一缓。”
知书如惊弓之鸟般,他刚靠近就忍不住朝后瑟缩,见他坐在原地不动也渐渐放下心来,犹豫半晌接住茶杯抿了一口热茶。
恰时,宋琰巡视一圈回来。
“如何?”
宋琰道:“这地方……不太对劲,好像……死过人。”
此话一出,原本就惊慌失措的知书顿时更惊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