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蒋槊赢了!太棒了!”
从小村到城市,这一次,蒋槊也飞奔进了人生新赛道。
因为运动会的壮举,班里开始接受这个口带乡音,体格庞大的男孩。凡是重体力活,一声“蒋槊”他必定一马当先;每天全校晨跑,他又众望所归成为全班的引领者。在融入班级氛围后,他开始恢复了学习的心思,成绩排名终于恢复到和从前村校读书时一样的骄傲。
就像那场3000米赛跑,他在高中生涯的赛道上疾驰狂奔。沿途,有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为他加油。直到第一封情书从书包里掉落时,他才从穿衣镜里发现,从前臃肿硕大的身躯已经被跑步雕塑得匀称健美。而原本的高个俨然成了别人渴望而不可求的魅力优势。
但蒋槊的变化并没有拉近他和夏晓蕙的距离。虽然,他们也曾有过几次交集,知道她来自一个叫东山的小镇。因为父母生意的关系,她被迫挥别童年的伙伴,重新学着在这座城市生根发芽。所以蒋槊最初的陌生烦躁感,她也曾经历过。
“最开始,我说的普通话还有东山口音,我知道他们会悄悄地学。而且,我原来不叫夏晓蕙,叫夏晓花。”她压低声音笑道,“就因为‘花’这个字,被同学笑了一整个学期,天天‘阿花’‘阿花’地起哄。所以,最后只能逼着我妈给我改名字。”
为了排解新环境带来的疏离感,夏晓蕙专心地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唱歌跳舞。她主动参加歌舞社团,积极承担各种学校班级的晚会表演,不知不觉就收获了新的友谊。
“不过你会读书,老师也会喜欢你,所以一定可以比我融入得更好”她笑眯眯的样子在若干年后依旧像一幅精美的画片拓在蒋槊的心里。只是当时的他不知道,这样的夏晓蕙也只能成为往后余生回忆的影像。
高中生活依旧忙碌。蒋槊在表现出惊人的理科天赋后,还通过选拔加入了学校的竞赛队。日子被习题和比赛填满,蒋槊习惯了昼伏夜出的节奏。只是偶然间,远处少女青春模糊的面庞不经意地撞入眼帘后,心底的某处依然会柔软温暖起来。
他想,这种距离就够了,这种感觉也很好。
高考结束后,蒋槊如愿进入了本地一所医科大学。他想把好消息分享给夏晓蕙时才知道,她在高考结束后就回了老家。性格向来沉稳的蒋槊第一次遵从内心的冲动,从老师口中打听到住址,又坐了4个小时的汽车来到夏晓蕙口中的海边小镇。
那幢白色的三层楼小房子很漂亮,和他村里老家的祖屋风格截然不同。蒋槊抬头,看到二楼木制窗框飘出半截粉色窗帘,就暗暗猜想那会不会是她的房间?此刻,她会不会随意地散着长发坐在窗台发呆,殊不知有一个少年从千里之外而来,此刻正等在楼下想要跟她分享人生的喜悦。
小房子里进进出出的人很多,大多数面色凝重。蒋槊走近房子,找了一个面善的妇人小心地询问才知道,高考结束后夏晓蕙就出国了。
“她说要去韩国参加女团培训。”那妇人许是夏晓蕙的母亲,言辞间总有担忧之色。“也好,她去做她想要做的事,也好。”她又似乎在自我安慰。年少的蒋槊读不懂妇人的不安,只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4个小时的回程路上,沿途明媚的阳光已经西沉殚尽。蒋槊心头突然被开了一个洞,犹如黑沉的夜色一样茫然不知尽头。
他想,再见不知是何时。
再见到夏晓蕙的脸是在手机的短视频上。那时候,她犀利尖酸的人设刚出圈。蒋槊是坐地铁时无意刷到的。
那张清丽的脸庞被堆满了不合时宜的妆容,再加上滤镜美颜的特效,他差点认不出这就是年少倾慕的女孩。
她不是去韩国参加女团培训了吗?
自那次离开后,蒋槊时隔一年又去过一次夏晓蕙的老家,只是那幢楼已经易主,主人并不知道夏家后来的行踪。
“不要觉得你给我打赏我就要什么都听你的,我今天就是想唱自己喜欢的歌。”
视频里的声音熟悉又陌生。她以前语气明快又轻柔,全不似现在这样尖利刺耳。这段视频显然是一个二创的剪辑切片,但还是有几十条弹幕刷过屏幕,其中对博主的讽刺辱骂大于支持。
蒋槊按掉手机屏——沿途一直在想是不是哪里搞错了。
通过和MCN公司的沟通,时隔10年,蒋槊终于又见到了夏晓蕙。
她变得更瘦了,岁月流失掉的胶原让面部凹陷,惺忪的睡眼一片乌青,挂落在胸前的长发也枯黄得像堆稻草。
他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局促不安地喊了一声:“夏晓蕙?”
“蒋槊,好久不见。”她倒尽显坦然,两手将脑后的乱发盘成一个松髻,“公司给我打电话说有一个老同学在找我的地址,你怎么突然想来找我了?”
蒋槊语塞了,沿途所想的叙旧话题一个都无法展开。
“谁来了?”屋内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
“哦,我的高中同学。”夏晓蕙回头答道,又转过脸对他陪笑,“要不你在楼下等我,一会带你去吃饭?”
那顿饭显然食不知味。
他们陆续聊了一些话题,大致是彼此高中毕业后的境况。夏晓蕙确实去韩国做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生,因为发展前途不好,又回国干起了直播网红行业。她一边调侃蒋槊成为了大医生还记得她这个老同学,一边又问他有没有医疗保健的供应商可以推荐,想看看能不能合作直播带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