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吧?】
藤蔓先生安静地缠在我的手腕,没有出声,伸出藤条移开我面前堆叠的纸箱和废品,在拥挤的小巷中勉强开辟出供一人通行的道路。
蚍蜉市市郊遍布众多老式居民区。
由于城市规划,多数的老式居民区早已进行修整。
我现在所在的杏花小区因为地理位置过于边缘,建设较慢。
除了公交站附近有建设痕迹,其他位置大多维持原样。
踮着脚,侧着身子穿过堆叠物,我总算是瞧见废品山后的真容。
这地明显荒废许久,人烟气息少之又少,只有居民楼里隐约飘来的饭菜香。
地上铺着泛黄的报纸,看大小正好可供一个成年男性平躺。周边还有食品包装堆在墙壁处的角落。
说是角落,但俩边的居民楼靠的密集,并且不属于阳台,头顶没有衣物滴水,一楼和最底层的距离也略高,地面平整不积水。
尽头的墙壁大概俩米,翻过去再走二三百米就是街区,相比正常路径,距离更近。
这地在规划前是附近流浪汉的聚集地,个人物品本就不多,人走以后也只剩这些皱巴巴的报纸证明他们的存在。
【异变举报地点:杏花小区7栋4楼49号
异变类型:现实异变
异变源头:未知
举报人:王安
可提供线索:
①据举报人所言,九月二十号他在社区志愿者群中接取了一项志愿活动。
次日他和其他的志愿者一起前往附近的流浪汉聚集地进行打扫,为后续的社区规划做准备。
但是一群人赶到地点打扫的时候,异变空间产生,因为范围小且受害者均为当时正在打扫的志愿者们,并且无人受伤,所以影响程度较轻。
事发三分钟,警察和异变者赶到将人救走。详细可以查看《二零二六年.九月二十一日.异变记录》或询问完成任务的兼职维序者——莉莉安。
举报人在被拉入异变后陷入沉睡,再次醒来是在警察局。
之后的几日相安无事,情况发生改变是在九月二十六日。
举报人称,他感觉家里的温度奇怪,三十多度的天气,他的房子却仿佛被隔绝了。
他的室内温感器显示,室内温度为二十度左右,温度每时每刻都在改变。
发现这个情况他就立刻报警,希望异变者对他的房间进行调查。
②报警录音
“喂,你好。”
“你好,我想报警,我感觉我的房里面有异变。”
“好的先生,我们立刻会安排警员赶到现场。你现在所处的环境安全吗?”
“我想应该是安全的,我只是感觉房间里的温度适合,但是现在这个天气,我待在房间甚至没有开风扇。”
“好的,请你保持通信,警察马上就赶到。”
“谢谢,辛苦了。”
③……】
手机上关于此次任务的资料出发前我已经反复看了三遍。
从资料来看,这次异变的危险性低,对于举报者王安也未采取攻击手段。
在警察勘测现场无法寻找到异变来源且确认异变危险程度后,经过当事人的同意,任务变为了可接取的非紧急性任务。
我看着这处曾经的聚集地,或许是因为王安的案子,目前为止这处地方还未安排人进行打扫,尽量维持在异变发生前的模样。
原地蹦哒蹦哒,正准备利落翻身跨过围墙,一只脚刚搭上墙,另一只还在半空,顶上就传来阿姨呦呵的声音。
“仔哟——大早上干什么呢?”
抬头一看,因为阿姨的声音,俩边居民楼多出来好多脑袋!
我挪了挪脚,摆正姿势坐在墙上,看向声音来源的方向,脸上没什么尴尬,笑着大声回道:“姐姐,我在找小吃街呀!听说这边翻过去很近,少走十多分钟。”
“诶呦喂,仔仔讲话甜得呀。”
阿姨爽朗的笑声俩栋楼都能听见,她提醒我:“那边是有个小吃街,不过是好久之前,现在换河边的中学那了。”
“谢谢姐姐~差一点就白跑一趟啦!”
我双手一撑,稳稳落在地上,抬起头笑容满面,朝阿姨在的方向用力挥挥手:“先走啦呀!谢谢姐姐!”
“哎呦,都要到饭点啦!来姐姐家吃饭呀!”
我踮脚继续穿过废品堆,边走也不忘回道:“不用啦!虽然没吃上,但是我想姐姐做的饭肯定好吃的。”
听见这话,阿姨笑的更乐呵了:“你这孩子,还没吃上怎么就知道好吃了。”
“因为,人美心善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好运加成的啦!”
当我端着饭菜和水果拼盘,站在离刚刚的位置不过俩百米的地方,看着面前笑容灿烂的阿姨。
这么迅速的面基是我从未设想过的。
果然熟练程度是比不过地头蛇的……
我看看阿姨穿的小旗袍,看了看自己万年不变的T恤短裤。
行吧,这就是姐,还是中华古典风姐。
等阿姨说的差不多,我也要开始寻求热情姐姐帮助了。
这么好的地头蛇,我自然不会放过现成的人脉。
我问道:“姐姐,你认识前段时间被拉进空间的那些志愿者们吗?”
阿姨拍拍我的肩膀,大手一挥:“早说是来做任务的,走!姐认识,带你找去!”
在阿姨的热情帮助下,我找到那几位志愿者后甚至没多问,她们搬了张椅子就让我坐着。
“磕……嗑……”
我朝旁边凳子磕着瓜子的阿姨露出乖巧的笑容,抓起我果盘里的瓜子放阿姨手上。
点开手机录音后,我看向志愿者里最年轻的那位姑娘。
她大概十六七岁的样子,浑身的学生气藏不住。
只是相较于同龄人,她的情绪内敛,眼神平和中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像一尊栩栩如生的观音像。
我问道:“可以再说一遍经过吗?”
她点点头,微抿折嘴角勾起朝我礼貌一笑,语速平缓:“我们是在九月二十一日八点三十四分被拉进空间……”
“空间狭小,我们加起来几乎占整个空间的一半,另一半是一些流浪汉。他们没有什么攻击**,看我们一眼就低头不动。”
她平静的眼眸与我对视,缓缓说道:“空间内,什么也没有发生。”
我没有疑惑,因为这段话我在资料内看到了很多次,再问一遍只是流程罢了,我想问的问题并不是这个。
“你认识王安吗?”
她低头思考了几秒,说道:“应该是认识的,我记得他每周都会参加一次活动。”
她说完,旁边的人也补充道:“他和我一栋楼,他在中学那边租了一个小铺子卖早餐。”
说完他侧头看着身边的同伴,感慨道:“说到王安,他过的挺不容易的,现在租个小店起早贪黑,虽然累点,但也算熬出头了。”
我看向那位倾听的同伴,是一位年龄约莫六十来岁的爷爷。
他的神情似是在追忆往昔,叹息着摇头,道:“作孽啊……”
瞧见我探究的眼神,他才想起这还有一位不了解的外来人。
眼神和蔼的看向我,解释道:“王安早些年和他爸妈住我对面那户,他小时候虽然不太爱讲话,但是个聪明的孩子。”
他的眼睛直愣愣地看向一处无人的方向,这是陷入回忆的神情:“后面他妈又怀了一个,但是个死胎。他家本就不富裕,第二个孩子这么一捣鼓,欠了些钱。”
“上初中的时候他妈不声不响就得癌,治了,没活下来,就死了。他爸后面想给他找个后妈,但是不知道怎么闹没了。”
“这后妈还没找成,他爸干工程的时候摔死了。”
说到这,旁边的人面色都不太好,本来乐呵呵吃瓜的阿姨脸色也一变。
见我满脸探究,之前说话的女学生小声和我解释。
“这个工程里不少人是互相介绍着去的,基本上一半都是社区的人。大家是想,有钱就一起赚一点,但是后面工程队的工头和老板都进局子了……”
我问道:“王安那个时候没成年吧?他怎么办?”
女学生摇摇头,这个是十四年前的事情,她那时候就几岁大,哪里会知道这个。
于是我又向其他人重复这个问题,最后还是那位以前和王安爸妈熟悉的爷爷回答。
他说:“那娃那时候都十四岁了,也不是没亲戚,就没去福利院,大家商量一下每家轮一天给他吃饭,领里乡亲的,多双筷子的事。”
“娃成绩挺好的,人不爱说话,但是个好孩子。要不是因为家里,肯定有出息。”
带我来的阿姨听见这番话,面露惋惜,叹道:“他就是太客气,觉得吃人饭不好意思,总想给钱,我们哪能要。知道给钱不行,就改周末给孩子当家教。不同意还不来吃饭,你说这孩子就是倔。”
“他爸妈那赔偿金是不少,但那是给他读书的,他哪有什么来钱路子,花一点少一点。”
在这群志愿者的一言一语之中,王安的形象已经在脑海中有了大概的模样。
性格内敛,求稳,不浮躁,毕业后就回老家卖早餐营生,每周固定去社区做些志愿活动。
这些年他零零碎碎赚了些小钱加上他爸当初的赔偿金,用这些钱,他盘了一间小店继续卖早餐。
每天卖剩的早餐就拿去给邻居或者是需要的人。
他只是一个好心的普通人而已。
平平日记:
王安?谁?哦?隔壁班那个大名人,牛牛牛,来我们班了?更牛了!什么?和我当同桌!那他真是好福气。
——
是,好福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退休十二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