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宁疏侧身避开时,襁褓的一角微微掀开,露出其中包裹之物。谢昭目光一凝,直到很多年后,他仍记得那一眼所带来的震撼——
那襁褓中垂下一只焦黑破损、近乎碳化的小手,指尖蜷曲,仿佛还在挣扎着寻找什么。谢昭呼吸一滞,心头猛然一紧,那一瞬他竟有种错觉,仿佛看见那小手的主人,曾于烈焰中哭喊求生,却终究被无情吞噬。
他的目光缓缓向上,望向宁疏的双眼,那眼中翻涌的情绪终于有了答案。
“这是哪里来的婴孩?”谢昭声音艰涩,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
宁疏小心地将那小手重新掩回襁褓之中,动作轻柔得仿佛怕惊醒了什么。片刻后他才开口,声音低哑如砂纸摩擦,“在祖脉归宗的路上突然从天而降,落于我怀。”
从天而降?
谢昭只觉得荒谬非常,却又知道宁疏一向来言辞谨慎,绝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他望着宁疏,等待他继续说下去。宁疏沉默片刻,好像在斟酌该如何诉说这段匪夷所思的际遇,又仿佛不愿回忆那一瞬间的细节。最终,他只是低声补充了一句:“我想救他。”
谢昭心头震动,宁疏一向冰冷淡漠,此刻却透出罕见的执着。他望着那襁褓,此刻因为宁疏的整理,他看到了襁褓之中婴儿的面容——那是一张满是火疮和焦痕的小脸,那些焦黑的痕迹仿佛诉说着一场惨烈的劫难,狰狞的痕迹延伸至颈脖之下,可以想见孩子的身上定然遍布这般可怖的伤痕。谢昭见过许多生死场面,却从未见过如此令人心悸的一幕。他下意识怀疑地开口:“这孩子……还能救?”
宁疏沉默地看着谢昭,半晌才缓缓开口:“我探过,此子本应是木、火、金三灵根,但如今木灵根已毁,火灵根反倒因那场焚身之火而异变,金灵根势孤而凌厉,似淬火之剑,锋芒内敛却暗藏杀机。他偏偏遇上了我。”
谢昭听宁疏此言,不知为何竟有一丝悸动。是了,宁疏的灵根正是极阴极寒的冰魄灵根,最能克制这躁动不安的火灵根。
宁疏低头注视着怀中的婴儿,修长的指尖轻轻抚过襁褓边缘,语气中带着几分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软:“他或许能活。若是活了,便是我的……”
……
“——哧!!!”一声极其尖锐、不似凡间音响的撕裂声,霸道地撕碎雨幕,像一把冰锥,直直扎进太阳穴,将沉溺于过往的谢昭猛地拽回现实。
谢昭霍然抬头。
只见一架通体银蓝、线条冷硬如绝世兵刃的飞舟,毫无征兆地破空而出,悬停在十米外的雨幕中。雨水在其表面无法停留,像畏惧般纷纷滑落。那巨大的声响灵能引擎违背物理法则地从极动到极静产生的空间撕裂。飞舟周身缭绕的寒光竟是火焰,但那火焰却仿佛被冻结了一般,呈现出诡异的幽蓝之色,宛若凝固的冰晶。那飞舟上刻满了古老而繁复的符文,每一个符文都十分玄妙,隐隐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压。谢昭瞳孔缩了缩,他是阵修,自然能看出那些符文皆是上古禁阵,寻常修士连碰都不敢碰,更别说将其铭刻于飞行法器之上。这般手段,想必就是那位传说中以器入道、登临绝巅的心焚先生。
飞舟停于三止宗宗门之外十米之处,看得出是刻意压制了威势,不愿惊扰宗门。谢昭心头不由得暗自赞叹,眉眼渐舒,心焚先生果然非同凡响,且对三止宗颇为尊重。谢昭也不在外多呆,转身朝宗门大殿走去,做为三止宗主的他,必须迎接这场突如其来的造访。
而在那飞舟之下的三止宗山门前,积水成洼,倒映着飞舟幽蓝的寒光,陆冷与沈若看着那飞舟,多少有些惊叹。不一会儿,飞舟之上光芒一闪,走出五人。为首之人身着玄色长袍,衣袂翻飞间如火焰流转,炽热却冰冷,脸上戴着一张哑银色面具,遮住了脸,只露出一双眼睛,深邃如渊,仿佛能吞噬光明。他一步踏出,跟来的三人紧随其后,步伐沉稳如山。沈若只觉为首那人身上散发出的气息令她心跳加快,那是一种超越凡俗的压迫感,仿佛面对天地法则本身。陆冷则下意识握紧了腰间的阵盘,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一旁还有一人,便是仁药谷前来通报送信的谢御,谢御先对陆冷与沈若点了点头,随即上前一步,对走在为首之人左边的一位身着白衣的中年修士拱手一礼,低声且恭敬地道:“老师。”
那白衣中年修士便是仁药谷中药王谷一脉的当代尊者大长老,松苓老人,苏晏,苏清志。他须发皆白,面容却如少年,眼神清澈如晨露,透着不染尘世的淡然与睿智。他望了谢御一眼,微微颔首,对谢御介绍道:“徒儿,这便是为师的忘年之交,心焚先生。霜微,这便是我同你说过的我的徒儿,谢御,谢守贤。”
心焚先生微微颔首,目光落在谢御身上,声音从面具后传出,低沉而沙哑,仿佛被砾石磨过般沧桑,眼中带着几分审视与奇异的怀念:“听前辈提起,你自幼便有灵心慧性,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说着便从袖中取出一枚药囊,递到谢御面前,“这药囊乃我炼器时偶得,内里乾坤自成天地,可容纳天地灵气,储存万般灵药。你既修药道,想必能物尽其用。拿着玩罢。”
谢御闻言,心中震动,连忙躬身接过药囊,指尖触到药囊时,顿觉其材质非凡,仿佛糅合了金属与灵玉的特质,温润中带着坚不可摧之感。他抬起头,正欲开口道谢,却听苏晏哈哈一笑,对心焚先生拱手道:“你这一出手便是毫不吝啬啊,这药囊当年拍卖会上可是引得无数丹药大能争夺,据说连药皇都曾动容。今日你却如此轻易便赠予晚辈,倒是令我这当师父的也自愧不如。”
心焚先生闻言,却只是淡淡一笑,语气平静如水:“于诟而言,物尽其用罢了,哪日需要,再炼一炉便是。”他言语间,仿佛世间奇珍不过是随手可得之物,炼制便是再寻常不过的事。
苏晏摇头轻笑,知他性格一向如此,也未曾多言。
这时,站在子诟右边的一位与华夫人三分相似的男子适时上前一步,他便是华夫人之胞兄,眠棠先生华璋,华牧宁。只听他儒雅而温和地道:“心焚先生,容我为您引荐。”
子诟点头,这位儒雅男子目光微转,落在陆冷身上,笑着道“这位便是陆冷,陆明玑,乃三止宗坐忘峰首徒。”
陆冷上前一步,拱手行礼,神色恭敬却不卑微:“心焚先生,宗门事紧,老师特命我迎候此处,如有怠慢之处,还望海涵。”
子诟目光微动,眼中似笑非笑,只道:“本就是客随主便,无需多礼。”
陆冷放下行礼之手,仿佛不自觉地又抚了一下腰间悬挂的阵盘,那阵盘似是无意间露出一角古朴纹路,隐约可见其上流转着淡淡的青光。心焚先生目光微不可察地一凝,但随即恢复如常,仿佛未曾察觉。他从袖中取出一枚霜色彩石,笑道:“这枚彩石名为霜璃,乃我炼器时偶然所得,可置于阵中可凝气定神,助你稳固阵法根基。你若不嫌弃,便收下吧。”他语气随意,仿佛这枚霜璃不过是寻常之物,随手便可赠予。
陆冷怔了怔,随即连忙躬身接过,便是谢过心焚先生。
子诟目光微闪,目光落在此间唯一的女子身上——沈若,她从方才起便始终静立一旁,目光一直未离开过心焚先生,似是觉得这位神秘莫测的心焚先生与传闻中有些不同。她第一眼看到心焚先生时,便觉得他似曾相识,但她又确信自己从未见过此人。此时与他目光相遇,她心头猛地一震,仿佛有些无名的委屈涌上心头,令她心如擂鼓般跳动不安。
“这是我那妹子认下的义女,沈若,沈言之。现师从三止宗栖尘峰缚丝散人沈拂雪。”华璋见心焚先生目光正停留在沈若身上,似有片刻恍惚,旋即淡淡一笑,介绍道:“言之乃栖尘峰缚丝散人亲传首徒,才情性慧,颇有风骨。”
心焚先生听罢,微微颔首,目光却并未从沈若身上移开,声音温和:“闻缚丝散人一脉,以琴艺入道,调息养性,尤擅以音律引导灵力流转。”说着便从袖中取出一卷丝弦,递到沈若面前,“此乃冰蚕丝加金砂所制,辅以千年寒铁淬炼而成,名曰寒音。我炼制时曾以孤相寒明煅烧七日七夜,丝弦坚韧异常,且具清心明目之效。望言之不弃,收下此弦,或可助你在琴道之上更进一步。”他语气温和,却似蕴含某种莫名的力量,令人心神微震。沈若怔怔望着那卷寒音丝弦,心头竟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仿佛这丝弦背后,藏着某种与她密切相关的秘密。
见她迟迟未动,陆冷接过丝弦,替沈若接过,道:“言之年幼,大约有些拘谨,还望先生见谅。”将丝弦放入沈若手中,道:“既是先生厚赐,师妹收下吧。”
沈若指尖触及丝弦,忽觉一股寒意顺着手腕蔓延,直抵心口,竟让她微微一颤。她下意识抬头看向心焚先生,只见他目光已然离开,看向远处的云海,似是在怀念什么。
“我家师尊在主殿等候已久,诸位贵客还请随我前往,这边请——”陆冷恭敬地转身引路,脚步沉稳,带着众人踏进山门,踏上青石铺就的台阶。
一行人沉默地向上登着被雨水浸透的石梯,脚下偶有水洼因着力道而溅起细小而冰冷的涟漪。
那涟漪层层,如同主客间的心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孤心雨谒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