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他的骑行在城市边缘闪过微光

今天下午要进行第五位记录对象赖宇凡的拍摄。考虑到赖宇凡是“夜行骑士”,这又是一场夜间的拍摄。大家商量后,决定安排在周五晚上进行,这样结束后也好让拍摄组周末休整一下,恢复状态。

上午的办公室显得格外安静。沈确和李婧直到十点过才到公司——算是特批的“晚到权”,是为了让大家养足精神。第五期的策划交由李婧负责,她这段时间常熬夜剪素材、做访谈梳理,黑眼圈几乎成了她新长出来的眼线。

“李婧,第三集的发布物料你过一下。”沈确换鞋进门,边说边把电脑放在工位上。

“好嘞。”李婧应了一声,戴上耳机点开了文档,“顺便说一下,昨天第二集的数据已经出来了,我统计了一下。”

“怎么样?”沈确凑过来看,顺手接过她递来的分析表。

“表现超出预期啊。”李婧眼里亮了,“你看,因为何广心那期vlog宣传得好,他工作的咖啡店贴了二维码,许婷摆摊的位置也贴了我们节目的码,转化都不错。昨天粉丝数涨了两千多,收藏、点赞、评论都在涨。”

“这还是只上线不到二十四小时。”沈确点头,眼中也带了笑,“观众年龄层呢?”

“20到30岁的最多,占了57%;其次是30到40岁的,也有27%。最让我意外的是,10到20岁的年轻观众也有将近13%。”李婧压低了声音,“我爷爷还把节目发了朋友圈,他那些朋友居然也在看。”

“你爷爷?”沈确挑眉。

“嗯。”李婧偷笑,“他觉得我干正事儿了,挺骄傲的。他那群朋友也都知道我是策划——可能以后融资能少点弯路。”

沈确也笑了:“那我们节目得继续做好,别给你董事长爷爷丢脸。”

午后,沈确和曼婷进行了一场小型策划会,讨论接下来的第六位记录对象脚本。

“这个陈北方——你又是怎么认识的?”曼婷在视频那头眨眨眼,“你拍的人怎么一个个都有隐藏身份?外卖员还跳街舞?”

沈确笑着扶了扶额:“是个巧合。刚回国那阵,姜函不太会做饭,总点外卖,我就常帮她下楼拿。时间久了,认识了这个送餐的小哥。”

“你就因为这个就找他拍?”曼婷半调侃。

“你听我说完。”沈确忍不住笑,“后来我开始去跳舞,进了个舞室,结果在那又遇见了他。他那时候换了工作,是兼职教练。我才知道他爱跳街舞,而且跳得还挺好。后来我做这个项目,就问他要不要拍,他爽快答应了。”

“哇,你还跳舞啊。”曼婷说道,“瞒得真好,我可一点不知道。”

沈确笑了:“哈哈哈,我从小就跳舞,老爱好了。”

“所以你这是‘生活选角’啊。”曼婷感慨,“不靠casting,全靠生活本身。”

时间很快到了下午三点半。沈确和李婧整理好设备,一同打车前往赖宇凡所在的建筑公司。按惯例,她们习惯在导演组到达前先去踩点,方便沟通拍摄细节。

“你好,我们是《寻找格陵兰岛》节目的,之前和你们公司预约过拍摄。”沈确礼貌地向前台说明来意。

“哦好的,这边请。”前台点点头,礼貌地带她们往会议室走。

路上李婧微微紧张,手心冒了点汗。毕竟这是她第一次独立主策一集,难免有点压力。

“我看过你写的方案,内容没有问题。”沈确察觉她的紧张,小声安慰道,“有我在,有事一起扛。”

李婧点点头,轻声问:“确姐,你是怎么认识赖宇凡的啊?”

还没等沈确回答,走廊尽头便响起一声熟悉的招呼:“阿确!”

沈确一抬头,果然看到简丹。她今天穿着白衬衫配牛仔裤,牛仔裤上涂鸦张扬,背着个绘满贴纸的帆布包,像极了艺术系学院派。她旁边站着的,就是赖宇凡。

“丹?你怎么在这儿?”沈确惊喜地迎了上去。

“就知道你会提前到。”简丹笑着抱了她一下,“你今天来拍宇凡的节目,我当然得露个面。你就是李婧吧?”她转头看向李婧,笑着打了声招呼。

沈确拍拍简丹的肩,转身介绍:“这是我闺蜜简丹,平面设计师。刚刚你不是问我怎么认识赖宇凡的吗?他是她朋友。”

李婧恍然大悟:“难怪!”

赖宇凡微笑着走近:“经常听小丹提你,今天终于见到。谢谢你邀请我参加节目。”

“‘小丹’?”沈确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信息,一脸八卦地看向简丹。

简丹立马制止她:“别闹了,我只是来打个招呼。你们好好拍,我先撤。”

“你给我等等,晚上回去再跟你算账。有情况不告诉我。”沈确悄悄凑过去,低声威胁。

简丹吐了吐舌头,转身离开,一路哼着歌走到走廊口,正好撞见导演组带头的林既白。

“哟,又见面啦,林导。”简丹笑嘻嘻地打招呼,“今天也拍得顺利哦。”

林既白微微一怔,还没开口,简丹已经挥挥手飘走了。

她回头冲沈确喊:“阿确,你家导演来了哦。”

“你——”沈确气笑,隔着走廊瞪了她一眼,恨不得把人拎回来收拾。

曼婷和摄影组站在一旁,虽然没完全弄懂他们之间的关系,但听到那句“你家导演”,都忍不住低头笑了。

感受到林既白落在自己身上的打量,沈确急忙清清嗓子,转身对赖宇凡说道:“既然大家都到齐了,那我们准备开拍吧。”

摄影组很快在赖宇凡的办公室内架起设备。灯光师调暗了屋顶灯,只保留了落地灯的一盏黄光。窗外天色微沉,晚霞正褪,整间办公室像一座沉静的孤岛。

长镜头缓缓推进,画面从门口慢慢滑入室内。赖宇凡正坐在办公桌前,电脑屏幕发出冷蓝的光。他低头注视CAD图纸,眉头微蹙,手中鼠标一动不动。摄影机捕捉着他略显疲惫的眼神,镜头横移,扫过他脚边堆叠的施工图、角落尚未喝完的咖啡杯,和一整面未开灯的玻璃墙,黑暗像海水一样贴近。

“定格五秒……拉远一点。”耳返里,林既白轻声说道。他坐在车里盯着监视器,目光专注,“这段开头素材能用。孤独感,节奏别快。”

镜头转换后,一句轻声的旁白穿插而来,是沈确坐在车里补录的声音:“他总说,夜晚才是城市的另一面。那里的秩序不属于白天,也不属于别人。”

太阳彻底落山后,一行人来到骑行集合点,是一个废弃的广场边缘,几根未拆除的旧广告柱还立着,像是这个城市留下的疲惫骨架。赖宇凡从面包车后厢取出提前准备好的五辆备用自行车,递给沈确、李婧、曼婷和两位摄影师。林既白随车看监视器。GoPro已经绑好,摄影头盔调试完毕。

“我已经好几年不骑了。”沈确推着车,侧头小声和李婧说。

“我昨天特地练了一个小时。”李婧扶稳车座,半紧张地笑着,“不过我怕追不上。”

“你俩小心别摔。”曼婷已经调好骑行App,边说边把耳麦卡在耳朵上,“不过能这么跟拍,也挺新鲜的。”

天色已全黑,街灯稀疏,车流渐稀。一声轻响,赖宇凡率先上车,一行人鱼贯跟上,驶入夜色。

摄像师启动了头盔视角的GoPro,镜头记录下车轮飞速掠过柏油路面时发出的摩擦声。路灯在镜头中闪过一道道光晕,城市的夜色像幕布一样在他们身后慢慢拉远。转场后,无人机缓缓升起,追踪骑行队伍从高处穿越立交桥、旧厂房、夜市散场后的空地,进入河边的骑行绿道。镜头中,骑行灯如同流动的星点,在城市缝隙中漂移。

“这个画面不错,可以用作开头。”林既白的声音传来。

途中,沈确一边喘气一边笑着问:“你还记得自己为什么当初选了建筑吗?”

前方的赖宇凡没停下:“小时候觉得盖房子、画房子,很酷啊。后来看书、考研、实习、进单位……就一路走下来了。”

“有后悔过吗?”

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回头朝她们笑了笑:“我现在也在盖点别的东西。”

快到晚上十点,一行人终于抵达了赖宇凡夜骑的终点:香山山腰的一处观景平台。这里没有灯,也少有人来,只有树木在夜风中沙沙作响,偶尔一只夜鸟掠过枝头。站在这儿,整个北京的夜景尽收眼底。

城市灯光在山脚下铺展开来。国贸那一带的高楼灯火通明,在夜雾与光污染的混合中,模糊又冷艳。天际线的尽头泛出深紫。

摄影组调整了长焦镜头,从平台缓缓拉远,利用低光夜摄技术,将赖宇凡的身影定格在城市之上的剪影中。他站在崖边不远处,一辆黑色骑行车斜靠在石栏边,城市在他脚下。

“这个角度可以,别动镜头……对,就这个光比。”林既白坐在停靠在山道旁的导演车内,盯着监视器。他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杯,眼神一动不动。“切一号机,给他一个肩后虚焦,再拉向远处灯海。”

镜头随即切换。一号机拍下赖宇凡背影,他的肩膀轻轻起伏,眼前是城市的广阔与寂静。

“为什么选择夜骑,而不是白天?”沈确走过去,将一个补水袋递给赖宇凡,借着递水的动作轻声问道。

他接过水,抿了一口,在半空中挥了挥手指向脚下:“白天太吵了。车声、人声、微信提示音、工地敲击声……每个方向都在告诉你该去哪、该干嘛。夜里不一样。”

他坐到石栏上,背后是安静的自行车与一地微光,“红绿灯没那么长,街上没人盯着你,也没人催你。我可以随便走、随便拐个弯,去那些白天城市不愿让你看见的角落。”

林既白听着耳返,轻轻对曼婷说:“这段留自然音,不加背景乐。情绪刚好。”

沈确怀里抱着头盔,继续轻声问:“你觉得,对你来说,‘格陵兰岛’是什么?”

赖宇凡没有马上回答,只是盯着远方。片刻后,他慢慢开口:“不是一个地方,是一种状态。”

镜头拉近,捕捉他侧脸剪影——眼神清醒,却不急于表达。他的声音像从胸腔里缓缓掏出,“就是……不需要沟通、不需要解释,不用说‘我很好’,也不用问别人‘你明白吗’。我可以安静地看风景,骑很久的路,风在耳边响,一直到只剩自己。”

“你在找它吗?”沈确继续问,声音柔和。

“找不到的,也不需要真的找到。”他笑了笑,“有时候我只是需要一段路,让我知道自己还在往前骑。”

天色更深,镜头缓缓上升至空中。摄影无人机在平台上空盘旋,镜头最后定格在城市与夜空之间:一个骑行者坐在山巅边缘,背后是无尽的万家灯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骄阳似我(下)

婚后第二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寻找格陵兰岛
连载中乔小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