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不同

吩咐侍从候在外面,裴文冕招何老妪入寝居,持着何老妪枯瘦双手,道:“何阿婆,我送你和老周叔到江南去,可好?”

何老妪嗓音发颤,“大人,出了何事?我和老周绝不走!”一时心下悲戚。大人不愿言说,可单那红肿的双唇,和抬袖间皓腕一闪而过的红痕,就足够何老妪明白一切。

即使那人是皇后娘娘留下的小太子,何老妪此刻也禁不住生起怨恨。

裴文冕摇头,“你们走了,我才安心。便是不走,我也要将这宅子转赠与你。”

何老妪回握回去,干燥温暖的气息透过手背传给裴文冕,“不,大人,您总得有个依靠。”

裴文冕一点点松手,转身苦笑,“身本飘零,何所依凭?”

锵地一声。

银光闪过,何老妪锋锐的簪尖几乎贴近她堆了褶皱的脖颈。

裴文冕迅速回头,在银光一闪而过时,死死攥住何老妪手腕,不忍抬首,“你,这是何苦!”

何老妪眼含热泪,“大人,我和老周与您相伴许多年,就是您要我们的命,我们也绝无二言。却原来,在您这里,便是无所依凭么?事已至此,望大人万事以保身为重。”

裴文冕何尝不震动,“我知道的。只是,阿婆,我忘不掉。”

“抱歉,何阿婆。我从前没办法为你和老周叔送终,如今依然不能。”

何老妪粗糙指腹拭去裴文冕眼角泪水,“老身都晓得,大人做不到的事,从不许诺的。”

裴文冕摇摇头,“阿婆,我来时见城外难民众多,你为我讲讲其中因由。我库房里还有银钱,待我走后,你和老周叔找些人,先到外面煮些粥。可能凑齐人手?”

何老妪连连点头,“有大人发话,就是要百个千个,也没有凑不齐的。”

室内寂静,室外却一片热闹。御厨招呼着徒弟,正在一片氤氲的水汽中忙得火热,余光却瞧见一抹雪白身影被簇拥着出了庭院,满脸的笑意霎时化作挫败。

“别做了,今日主人家又不在府内用膳。”

语罢,不顾众徒弟的哀嚎,御厨看一眼案上色香味俱全的饭菜,不禁怀疑,他做的饭有这么难吃吗?

倒不是难吃,只是裴文冕确实不得闲。何况宫里膳食也是由御厨精心烹饪,对裴文冕而言,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乘马车到了京兆尹府,下车前,裴文冕戴上了帷幔,脸庞便隐没在层层淡青细纱中。

府上属官迎出来,被纤云和一众侍卫隔在几丈开外,也不见生气,一路将人拱到了清雅的鱼藻院,方道:“您且稍后,陛下不时便至。”

纤云已经将院内仆役都遣了出去,换上了自己人,闻言问:“可有解闷的?”

属官连连点头,殷切道:“早便备好了,您看...是偏爱丹青、手谈还是射覆?下官精通这方圆之道,若贵人不弃,下官愿博一乐。”

纤云还在思索间,裴文冕便道:“不必了。拿与裴丞相相关的卷宗过来。”

“是。”

这本是不太合规章的,但属官不敢不从。毕竟人是和圣上一道的,他实在摸不准,究竟是这位只闻其声而不见其面的贵人要看裴丞相,还是皇帝要了解臣子的动向。

他很快就将卷宗送来,而后就被宫人请了出去,和板正守在门口的高回乐对上视线,挤出个笑,热切地攀谈。

禁军统领都要守门,他进不去门,也不算什么稀罕事。

裴文冕一页页翻过卷宗,没看见有到京兆尹这里告她的百姓。到底是官方文书,只记载契书变动和各类官司。裴文冕见的最多的,就是她将名下田地转让给百姓的记录。

直看到最后几页,裴文冕指尖顿住,神色也凝重起来。

近月前,皇帝已经放出话,要裴文冕罢相,待罪宫中。那时她自身尚且前途缥缈,哪儿知许多百姓到京兆尹门口求见京兆尹,言明裴文冕与民秋毫无犯,必有蹊跷,求他京兆尹转述给皇帝听。

再翻一页,百姓集聚惊动了右相,遭护卫驱逐,不少人都挂了彩。

虽说民不与官斗,但往后几日,还是陆陆续续有百姓为此事到京兆尹府来。

裴文冕合上卷宗,负手行至窗前,视线越过半卷竹帘,望向四四方方的天井,和天井下倒映着云卷云舒的荷花缸。

她的确是秋毫无犯,但自认仅此而已。不贪墨、不鱼肉乡里,处事尽可能公正,这样就能让他们甘愿为她说话吗?连高回乐都没有为她说过一句话。

她陪伴皇帝那么多年,到头来皇帝不也还是一点情意都顾念不起来?

听到背后独属于帝王的脚步声,裴文冕道:“来了?过来坐。”

帝王蓦地生出几分忐忑,而后又将这几分忐忑甩走,但胸中的话还是先一步出了口,“老师,你生气了?”

裴文冕并不动,“你我从来都不是师徒。”

帝王跪坐在案前,随手拿起卷宗来看,笑道:“那自然。从前不是,现在更不是。”

裴文冕缓步过来,等着他看完,“或许你需要关注京城的治安和吏治。”

帝王似笑非笑,“后宫不得干政。”

裴文冕道:“我说话是我的事,你要罚是你的事。”

帝王抬眼打量着她。

衣裙雪白,乌发如墨,裙尾有几点微不可见的绿意,带着草木清香。柔美的装束中和了些许冷淡,但视线触及她眉眼,他便明了,她还是从前那个她。

不禁嗤笑道:“你太天真了。”

裴文冕敛眉,“这些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的。可流民呢?”

帝王伸手,将她垂落颊侧的发丝别至而后,笑道:“不劳你费心,会有一个满意的结局。”

他根本就不打算插手,满意的结局也只是对他而言。

裴文冕心头涌上寒意,不动声色地避开。

帝王神色微冷,又在裴文冕看来时恢复如常。

“回宫。”

……

回宫时暮云四合,等裴文冕将崭新的官服穿上,天已经黑了。

纤云捧着烛盏,照亮裴文冕如仙如玉的脸庞,惴惴不安,“娘娘,这真的行吗?”

她很小就入了宫,虽然不认得这身官服,但取衣服时,尚宫说这是丞相的服制,这句话纤云还是听得清的。

裴文冕宽慰道:“无妨的。届时只你一个人跟着我。”

“是。”纤云的欢喜压过不安,如今娘娘要做事,只许她一个人跟着。或许在娘娘那儿,她就是与众不同的那个,已经成了心腹了!

裴文冕笑笑,“出了蓬莱殿,若有陛下以外的外人在,知道怎么称呼我吗?”

纤云激动道:“大人!”

她原以为,娘娘待陛下是无心的。可若是无心,又怎会在人前遮遮掩掩,唯恐泄露了身份给陛下惹麻烦呢?

但很快,纤云又苦恼起来,“这身衣裳还是太招摇,我听说是丞相大人才能穿的,碰上朝臣只怕一眼就能看出端倪。不如我们换身小官的衣裳?”

“不必,”裴文冕道,“我自有分寸。”

二人踩着月色出殿,一路畅通无阻地到了养心殿。裴文冕看了一眼弯眸笑得高兴的纤云,吩咐道:“你候在这里。”

纤云杏眼忽闪,自认对娘娘的心思十分明了,笑道:“是,奴婢一定守好门。”

远远看见赵公公,裴文冕问:“杨节好了吗?”

赵公公道:“没呢。伤筋动骨一百天,他这一个月里,都下不了地。”

裴文冕感叹,“这二十杖下手可真狠。”

赵公公心道,这不是拜您所赐嘛。但他不敢说出来,一边引路一边道:“宫里都这样。陛下等着您了。”

绕过深深帘幕,帝王正端坐在御案后,凤目含笑,“今日怎么过来了?”

裴文冕从袖中拿出一块玉雕,近前道:“南下时准备的,刻了许久,一直没机会送你。今日我回府,顺便取了来。”

是一块栩栩如生的玉雕,触手温润,可见精心打磨。帝王接过,凑近烛火,青玉上便镀上一层融融的光。

他嗓音发紧,“你刻我...刻得真像。这是何时备下的?”

裴文冕耐心重复,“南下时。我每每夜间雕刻,归京前便已完成,只等着回来了送你……”

“别说了,”帝王搭上裴文冕肩头,将人带近了,封上红唇,带得裴文冕也微微细喘。

他手拢在裴文冕脑后,裴文冕束好的头发也凌乱了,皱着眉不满地看向他。

“莫气。”

裴文冕不语,任凭他牵着她的手,在铜镜前一立一坐。

帝王拆下玉簪,看那满头乌发如瀑般散落,柔顺地贴在裴文冕颊侧,不由呼吸一窒,捧着她脸颊,轻轻吻上光洁饱满的额头。

裴文冕道:“更乱了。”

“没事,有朕在。”他拿起象牙梳,轻柔地将长发一点点拢起,学着宫人的模样,把丝带系在裴文冕脑后,垂在披落的发上。

看了看,又簪上一支金蝶。金灿灿的蝴蝶伫立在她发上,宛如活过来一般。

“这样可好?”

裴文冕点头,“很好。我明日还能来找你吗?”

“自然。”帝王揽着裴文冕。就这般拥她入怀,软玉生香,看她微抬头看来时,清润的眼眸中倒映着他的面容,便就好似不再烦忧。

相比起其余更亲密的接触,这样和谐地待在一处,哪怕什么都不做,也更让他欢喜。

纤云望着天上一弯瘦月亮,等了很久,才见裴文冕从殿里出来,拢了拢衣裙迎上去。

裴文冕道:“回了蓬莱殿,你不必再跟着我。秋夜容易着凉,厨房煨了汤,你去用一些。”

纤云一怔,“您不用吗?”她还记得赵公公叮嘱的话。他们这位娘娘身体不太好,每日膳食都必有几道精心搭配的药膳,但效果总不见好。

裴文冕偏头低咳一声,笑道:“我要睡了。”

她想做的事,没人能阻止。

除非她倒在路上。

纤云忍不住笑起来。一直到回了蓬莱殿,捧着鲜香的热汤,视线还是不自觉飘向寝殿。

翠袖和紫琴相视一笑,抚掌道:“别吹汤了,热乎乎的汤都被你吹得凉透了。先前娘娘吩咐了熬汤,我们还以为是娘娘要用的没曾想是给你准备的。哎呀,你别笑,趁着我们俩不当值,快给我们讲讲娘娘今日都做了什么。”

纤云忙道:“嘘!你们小声些,别惊扰到娘娘休息。至于娘娘做的事,那不是我能说的。但你们也别急,我准备一直留在蓬莱殿里,娘娘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两人拱手谢道:“有你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我们俩也待在这儿。喏,这是我们带的火腿和糟鱼,送你。”

纤云谢过,送走了二人。

晨间看到娘娘那般冷淡,她也是起了离开的念头的。她们还需要在宫里待很多年,不求人前多显贵,只图安安稳稳出宫,并不想被牵连。

现下,纤云也说不出娘娘有什么不同。若要说,似乎是看她的目光实了些,不再那么飘渺,也不再像是看一个过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亚父
连载中爱吃小蛋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