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平定后,沈砚辞和苏烬回到了京城。皇帝为表彰他们的功绩,再次赏赐了他们大量的金银和土地,还封沈砚辞为 “镇国夫人”,苏烬为 “护国公”。
可沈砚辞和苏烬并没有沉溺于荣誉和财富,他们心中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 传承百工技艺,让大启的百工事业永续发展。
苏烬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百工学堂,不仅在大城市设立学堂,还在偏远的乡镇开设了分校,让更多有天赋的孩子有机会学习百工技艺。他还组织工匠们编写了《百工全书》,详细记录了各种百工技艺的制作方法和传承历史,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沈砚辞则从制度上保障百工技艺的传承,她向皇帝上奏,请求将百工技艺纳入科举考试的范畴,设立 “百工科”,选拔优秀的工匠为官,让工匠们也能有机会进入仕途,实现自己的价值。皇帝准奏,很快就颁布了相关的法令。
“百工科” 的设立,让工匠们的社会地位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百工技艺,纷纷加入到学习和传承的行列中。百工学堂的学生数量日益增多,许多学生毕业后,成为了优秀的工匠,为大启的百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日,沈砚辞和苏烬来到百工学堂,看到学生们正在认真地学习技艺,有的在打铁,有的在织布,有的在雕刻,脸上都洋溢着对技艺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你看,这些孩子就是大启百工事业的未来。” 苏烬笑着说,眼中满是欣慰。
沈砚辞点了点头:“只要我们坚持传承和发展百工技艺,大启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