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见目的达成,怀柔兴高采烈的去门口唤人安排去了。
袁宝得到消息后,虽然心中有些担忧,但还是遵从了李禁的吩咐,带着随从们返回了郡王府。他明白,殿下行事向来有他的深意,自己只需做好分内之事。
诗会定在今日的酉时三刻,距离诗会开始还有三个时辰,两人谈论着近期泽州的新鲜事,也聊起了边关的风土人情,更多的时间里,像以往那般,李禁看着兵书和各地的情报,怀柔为他弹曲子掩护。
夜幕降临,如云楼里灯火通明,一场盛大的诗会正在此举行。书院里的学子们齐聚一堂,吟诗作对,共赏月色。怀柔应书院的邀请,也将在今夜为诗会献上了一场精彩的琵琶演奏。李禁伪装成护卫跟着怀柔一同前往,借此机会深入了解泽州的文化氛围,也好物色一些青年才俊。
诗会现场,墨香与花香交织,怀柔身着一袭更加精致的淡蓝色襦裙,裙摆随风轻轻摇曳,如同水面上泛起的涟漪。她怀抱琵琶,款步走上台前,向众人行礼后,便开始了她的演奏。
琵琶声起,如同清泉石上流,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怀柔的技艺一如既往的娴熟高超,每一个音符都饱含深情,仿佛能穿透人的心灵。随着曲调的起伏变化,宾客们或闭目聆听,或低声吟诵,整个诗会沉浸在一片和谐美好的氛围之中。
一曲毕,喝彩声雷动,李禁拿着酒杯倚在栏杆上,俯瞰着楼下的学子们。在一群陌生人中他看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此刻正围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郎谈笑风生。只见莫家三郎拿起少年的诗作通读了一遍,惹得隋大连连点头,随后莫三郎将诗作交给了送诗作给评审的小厮手中。
李禁的眼眸微眯,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目光在三人之间流转。
莫三郎和隋大是泽州城有名的纨绔子弟,吃喝玩乐是一把好手,但文学造诣极为平凡。在去边疆前,李禁与两人经常在一起嬉戏玩闹,对两人的品行颇为了解。世人皆言莫家的幼子不肖,辜负了莫家先祖的英名。隋家虽以商贾起家,但前代家主凭借军功摆脱了商人的身份,却仍旧被轻视。尽管两人遭受了世家子弟的嘲笑与排挤,但他们依旧保持着一颗纯真的赤子之心。
被两人围在中间的少年郎,看起来未到弱冠之年,从他的言行举止中看出,似乎与那两人关系极好。
他放下酒杯,转身对来到他身旁的怀柔低语道:“莫三和隋大身旁的少年是何许人也,怎么之前没见过?”
怀柔闻言,目光顺着李禁的视线望去,随即轻声笑道:“那少年名唤魏子君,是孟刺史的外甥,今年刚进的泽州书院,据说才情出众,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书院里的先生都很欣赏他。半个月前还加入了泽州书院的蹴鞠队,与莫三隋大等人相处的很融洽。”
“有意思。”被先生们称赞,才情出众,前途一片光明的孟刺史的外甥却和世人口中的纨绔子弟们混成一片。
随着诗会接近尾声,魏子君一举夺魁。他所吟诵的长歌行,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激昂的情感,令人深深折服。李禁同样被诗中所描绘的壮阔景象所吸引,仿佛置身于那浩瀚的山河之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豪情壮志以及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忧思。
诗会结束后,众人纷纷向魏子君道贺。魏子君谦逊地接受着众人的赞誉,他的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容,没有一丝傲气。李禁心中暗自赞叹,这少年不仅才情出众,更难得的是他那份淡泊名利的气度。
众人渐渐散去,魏子君却依旧被一群学子围在中间,讨论着他的诗作,但都被莫三、隋大等蹴鞠队的人护着拒绝了。那群学子有些拂袖而去,有些则畏惧的逃离,不一会儿就散了个干净。
李禁见状,便走了过去,魏子君抬头,两人目光相遇,魏子君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莫三郎注意到了他的视线,还以为那群人又来了,十分不耐烦的瞪了过去,在看清来人后,震惊不已。
“殿···!”
李禁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李兄,你何时回来的?!”莫三郎立即改了称呼,热情的迎了过来。
“李兄!”隋大也迎了上来,见到他激动的手足无措。
“昨日刚回,本想着过两日忙完就去找你们的,没想到先在这里碰头了。”李禁笑道,上下打量着两人:“两年不见,三郎长高了,隋大你倒是发福了不少。”
两人嘿嘿一笑。
“对了,这位是魏子君,魏兄弟。”
“魏兄弟,这位是李十四,李兄,就是之前我提过的,我们蹴鞠队的主力!”莫三为两人介绍。
魏子君微微一笑,拱手为礼:“原来是李兄,久仰大名。”
当初他加入书院的蹴鞠队时,就有听到过,原先的主力姓李,他不仅蹴鞠技艺高超,更是组建者安平郡王的亲信。
李禁回以一笑,拱手还礼:“魏兄弟过誉了,我不过是蹴鞠队中的一员,哪里有什么大名。”
“李兄,你可能不知道,今日的诗会,魏兄弟可是大放异彩啊。”莫三郎兴奋地说道,显然对魏子君的才华颇为推崇。
“是啊,李兄,你若早来一步,就能听到魏兄弟吟诵的长歌行,那意境深远,情感激昂,真是让人难以忘怀。”隋大也附和着,眼中满是钦佩,“他不仅诗文一绝,蹴鞠更是一把好手。你不在的日子,咱们队接连败退,多亏有魏兄弟加入,才反败为胜!”
李禁听后,心想正好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才华横溢,还是只是凑巧,便道:“魏兄弟,不知可否有幸,让我也一睹你的诗作?”
魏子君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卷诗稿,递给李禁:“李兄若不嫌弃,这些拙作还请指教。”
李禁接过诗稿,展开一看,只见字迹工整,诗句流畅,每一首都透露出作者的才华与情感。他细细品读,不禁赞叹:“魏兄弟的诗作果然不同凡响,每一首都让人回味无穷。”
魏子君谦虚地摆摆手:“李兄过誉了,不过是闲暇时的涂鸦之作,难登大雅之堂。”
“魏兄弟太谦虚了,你的才华,定能在文坛上大放异彩。”李禁认真地说道,心中对魏子君的才华和谦逊态度颇为赞赏。
两人讨论了几篇诗词,越谈越投机,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将魏子君的诗稿吹散了几页。李禁和魏子君连忙弯腰去捡,两人不期而遇,目光再次相遇,彼此都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默契。
李禁拾起散落的诗稿,递还给魏子君,两人之间的气氛似乎因为这次小小的意外而变得更加融洽。魏子君接过诗稿,感激地说道:“多谢李兄,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魏兄弟,你我同在蹴鞠队,今后还望多多指教。”李禁诚恳地说道。
“李兄言重了,我才是需要向你学习的地方多着呢。”魏子君谦逊地回答。
随着夜色渐深,临近宵禁,李禁与魏子君、莫三郎、隋大等人一同走出如云楼,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几人披上一层白纱。
“李兄,既然你回来了,咱们蹴鞠队可得好好庆祝一番。”莫三郎提议道。
“正是,李兄,你不在的这段时间,我们可是想念得紧。”隋大也附和着。
李禁笑着点头:“好,那咱们就定个日子,好好切磋一番,也让我看看魏兄弟的蹴鞠技艺。”
“那便定在后日,如何?”莫三郎兴奋地提议。
“后日甚好。”魏子君也表示赞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