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石遵复召义阳王鉴、乐平王苞、汝阳王琨、淮南王昭等入议于郑樱桃前,道:“石闵不臣之迹渐著,今朕欲诛之,诸位兄弟以为如何?”
义阳王鉴等皆称遵皇命。
郑樱桃不以为然,“李城还兵,若无棘奴,岂有今日!小骄纵之,何可遽杀?”
石遵苦笑,母后如何还看不出,从一开始他们这些人就是石闵的棋子。
母子二人意见相左,事未能行。
义阳王鉴心有成算,众人散去后秘遣亲信宦者杨环快马将此事告知了石闵。
石闵笑,石鉴的算盘他怎么会看不出呢?
后,石闵劫司空李农及右卫将军王基密谋废石遵,时石闵权倾朝野,军权在握,二人岂敢不从?使将军苏彦、周成率甲士三千人围邺宫。
石遵正与美姬弹棋,淡然问周成:“反者为谁?”
周成道:“义阳王鉴当立!”
石遵黯然,“我尚如是,鉴能几时?”
是日,石闵即杀石遵于琨华殿,并杀郑太后、张后、太子衍及诸公卿,拥立义阳王鉴即位。
石鉴大赦天下,以武兴公石闵为大将军,封武德王,司空李农为大司马,并录尚书事。
十二月,石鉴夜诏石闵、李农入宫议事,暗使乐平王苞、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等袭杀二人。
石闵骁勇善战,从军至今未有敌手,时人冠有“当世第一猛将”之名,乐平王苞等人岂会是他的对手?况且他早料到石鉴手段,对此早有防备,他与李农力战诸人于琨华殿,并召亲军入邺宫围剿,乐平王苞等人不敌,禁中大乱。
石鉴大惧,装作毫不知情,当夜即下令斩李松、张才于西中华门,并杀乐平王苞。
此后,石闵摄理军国,威震朝野,石鉴及诸文武深惧之。
姚弋仲、蒲洪等人早见识过石闵的厉害,不过半年时间,这个年轻人在邺城搅弄风云,几令中原变天,二人深忧其患。时石季龙第八子新兴王祗镇襄国,闻石闵接连废杀石世、石遵、石苞,又扶石鉴登基,深忧石氏国祚,遂与姚弋仲、蒲洪等连兵,移檄中外,欲共诛石闵、李农等人,石闵与李农共推石季龙第十一子汝阴王琨为大都督,与张举及侍中呼延盛率步骑七万分讨新兴王祗等人。
之后,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等埋伏羯族军士三千,称石闵、李农等人于东掖门起兵谋反,请谏石鉴诛杀二人,石鉴正有杀石闵之心,遂遣伏都、刘铢率兵围歼石闵、李农,迟迟不克。
不想,石闵另辟蹊径,与李农率众数千毁金明门而入。石鉴惧怕阴谋败露,招杀身之祸,遣人驰召石闵,大开宫门迎其入内,道:“孙伏都谋反,卿宜速速讨之。”
石闵勾勾唇角,望着石鉴的眼神宛若在看着一只死老鼠,看这跳梁小丑折腾许久,他也确实有些乏了,他慢慢拔出腰间残血未凉的长剑,“陛下放心,臣自会为您肃清反贼,”
是日,石闵、李农攻斩孙伏都等大军。
邺城内,自凤阳门至琨华殿,横尸相枕,流血成渠。
事后,石闵幽禁石鉴于御龙观,派数千士卒看守,膳食皆命人悬吊投喂石鉴,并假天子册宝宣令天下:内外六夷有执兵仗者,见之杀无赦。
至此起,石闵开始了对胡人的清洗。此杀胡令一下,胡人或闯关、或逾城而逃者,不可胜数。
之后,他又称“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去”,胡人闻讯,大量涌向城关,这更加惹怒了石闵,他深觉胡人不能为自己所用,遂昭告国内:“斩一胡人首级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官悉拜牙门。”
自永嘉之乱以来,胡人占据中原,欺压晋人,两族之间矛盾尖锐,苦受战乱的晋人对胡人早是深恶痛绝,闻令皆以斩胡求名位为驱使。不过一日,胡人被斩首者多达数万,首级如山堆于凤阳门。
石闵亲率晋人诛杀胡羯,胡人尸身伏留城外,悉为豺狼野犬吞食。分布中原四方定居的胡人,亦多受屠戮,甚有高鼻多须形似胡人的晋人也为此滥死。
经此后,中原处处屠戮,胡人死于杀胡令下者多达数百万,匈奴、羌族等皆元气大伤,以石氏为首的羯族几被灭族。大量胡人不得不忍饥耐寒徒步回徙草原,又有多数死于途中。
永和六年,正月,石闵托以谶文有“继赵李”,更国号为卫,易姓为李,大赦,改元青龙。
此为不啻于改朝换代,太宰赵庶、太尉张举诸大臣及公侯、卿、校、龙腾等万馀人,出奔襄国投靠新兴王祗,奉命讨伐新兴王祗的汝阴王琨率兵出奔冀州,各地将领纷纷拥兵自立,皆不附于石闵。石赵天下四处兴兵,风云变色。
随即,石闵废石鉴,处死,并杀石季龙孙辈三十八人。邺城石氏族众,无论王侯公主、男女老幼,皆杀之,尽灭石氏。
司徒申钟等上尊号于石闵,石闵辞之不受,让之李农。
李农如何能受?起事之初,他便是受石闵挟制,名义上二人平起平坐,其实自己居于何地,李农自己不清楚吗?他能有如今地位,依靠的不过是在乞活军之中的威望罢了,石闵对乞活军有感情,对他可没有!随着石闵的步步崛起,自己对乞活军的领导迟早被石闵替代。
何为乞活军?
顾名思义,乱军中乞求活命自保的军队。这些军队的成分多是来自晋室退往江左后留在北地的贫苦流亡百姓,为了自保活命,只能倚靠坞堡自卫,渐渐形成军队势力。乞活军在北地形成过多支军队,最早的一支是由晋室燕王司马腾所创。
因军阀混战,乞活军长久以来便被上位者驱使,他们身处乱世,在与胡人混战中磨练出顽强一流的战斗力,一贯以勇猛善战、组织严密而著称,世代繁衍下,乞活军代代相承,首领也多是世袭。
石赵大乱时,李农曾奔广宗,因其为晋人,又任高官,得当地数万家晋人乞活军拥戴为首领。
石闵之父石堪,本名冉良,早先就是乞活军中部众,以其骁勇而为石勒赏识,被赐予石季龙为养子。
李农投奔石闵后,乞活军为其所用,渐渐方有石闵今日基业。
李农不肯,石闵也不再推辞。乃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永兴,国号大魏。
晋室朝廷闻中原大乱,欲谋进取,以扬州刺史殷浩为中军将军、假节、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诸军事,诏令以蒲洪为氐王、使持节、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川郡公,蒲健为假节、右将军、监河北征讨前锋诸军事、襄国公。
姚弋仲、蒲洪表面虽受晋室册封,于此中原大乱之时,已各生出据关右之志,遂反目混战,蒲洪大胜姚弋仲军,斩获三万馀级,遂自称大都督、三秦王,改姓苻氏。
中原混战如麻之际,燕国二十万大军已经整装待发,即将蓄势南下。
刘长嫣默默坐在窗下缝制着一件里衣,无论是石赵混战,还是石氏灭族,都未能动她半分心绪。待打好最后一个针脚,她轻轻咬断细线,起身披在踱步看书的慕容恪身上。
作为前驱大军统帅,慕容恪不日将出征,他的目光自书上抬起,伸手握住了刘长嫣搭在自己肩膀上的纤细指尖,一颗泪自刘长嫣眼角滑落,她埋首进他宽阔胸膛,“答应我,平安归来。”
“好,我答应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