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梧若简直难以置信。
在她准备读初三的这一年夏天,她的妈妈要再婚了。
结婚前,他们一起吃了顿饭,在高档餐厅。从小到大,徐梧若对覃思的感情不是很深,虽然是亲生母女。
小孩的感情更多的是靠陪伴,记忆中,覃思正是缺少对她的陪伴。
徐梧若甚至怀疑过自己是不是亲生的,但是她不敢问。对她来说,覃思不饿着自己,有地方住,什么都行。
她从小独立,成绩优异,在临川市的一所初中重点班就读。
徐梧若是幸运的那个,因为市里的那所初中有自考生名额,要参加笔试和面试才能进,她恰好被招了。
覃思不管她去哪读,只要是公办的学校都可以,民办学校的学费她们负担不起。
从小学到初中,徐梧若都是老师印象中的好学生,为人勤恳好学,做好分内事,文静懂事。
她人缘好,从小到大在不同阶段总能遇到三两个好朋友。
徐梧若以为,剩下初三这一年,只要保持勤奋,不出差错,就能顺利读上市里的重点高中,然后顺利地过她的人生。
可她年纪小,不知道这个世界日复一日地在变化。
在担心自己能不能顺利考上重点高中之前,徐梧若更担心她未来所处的家庭环境。
面前坐着的是她的继父,姜孟章。
他戴着名贵腕表,穿着裁剪得当的西装,身上不凡的气质让徐梧若感觉到,他们似乎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姜叔叔有个独子,叫姜峄,他出国旅游了,没来吃饭。姜峄今年准备读高二,比徐梧若大两岁,恰巧的是,他就在徐梧若想报考的那所重点高中读书。
徐梧若从小住在南巷,南巷是什么地方,一条破旧又带着市井气息的老巷子,连巷子角落的灯泡都半暗不明。楼上楼下都是租客,时不时停水停电,上学放学自己坐公交回家。
姜孟章是一家服装公司的老总,在临川市有头有面,有大大小小的厂。他住在胭脂巷的一个高档小区里,叫林溪府。
她听街角小卖部的老板梁阿姨提过,这个小区里面都是别墅,没有高楼。
徐梧若无法想象,在她十五年的人生中,什么叫高档二字。
巷子里稍有钱的人,会在自己的地上重建一栋自建房,装修的豪横,这她倒是知道,因为她的发小陈淮安的家里一夜变成暴发户。
自建房变成了三层的别墅,还装了豪华水晶灯,往后家里的收入靠收租。
徐梧若不是没羡慕过,但是她这个人比较随遇而安,是什么命就该过什么样的生活。
结果破天荒的,她像被改命了一般。
八月中旬,姜孟章和覃思领了证,简单摆了几桌喜酒。覃思那边的人只有徐梧若一个,还有一些南巷关系很好的叔叔阿姨。
在徐梧若的记忆里,她没有见过她的亲生父亲。每次问她爸爸在哪,覃思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不知道。
也许覃思是真的不知道,但徐梧若只觉得她在骗自己。
听说,在徐梧若出生之前,覃思和家里人断了关系,她的老家在京城。
覃思会泡茶,会书画,会读书念诗,但是不太会做饭,甚至不太会照顾自己。
徐梧若全然接受,她可以学做饭,学照顾人。在只有她们两个人的小屋里,只有她们两个人的世界里,徐梧若想过以后。
以后,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给覃思养老。
所有的规划里只有两个人,可现在,规划只剩她自己,因为覃思找到了依靠,找到了比自己更坚实的肩膀。
姜家的亲戚有很多人,姜孟章的父亲姜淇山,现在是徐梧若的爷爷,有五兄妹。
一代生一代,家族兴旺。
奶奶梁颂音身子不好,在家静养,没来吃酒席。
徐梧若坐在主桌,听着在场的人欢声笑语,她笑不出来。
她还未适应在一个大家庭里生活,她习惯了平庸和孤寂,所以她显得格格不入。即使徐梧若现在穿着一条新颖亮丽的裙子,坐在富丽堂皇的宴会厅里。
还有一个人和徐梧若一样的沉默。
是姜叔叔的儿子,姜峄。
这是她第一次与姜峄见面。徐梧若猜,他的心境和自己的大相径庭。
他本就在大家庭里出生,享受一切华贵,此时他却皱着眉。
因为来了两个陌生的人,要和他住在同一屋檐下,因为自己本是独子,却多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
换作徐梧若自己,她也不会显得多高兴。
此时徐梧若在偷偷观察着他。不可否认,他是徐梧若见过所有男生中生的最挺俊的。
姜峄白净的面容带着几分冷峻,五官立体而深邃,看起来不易近人。
他似乎察觉到有人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于是往目光的方向寻去。徐梧若连忙别开视线,喝了一口手里的汽水。
殊不知,姜峄也在打量她。
徐梧若身材偏瘦,大概一米六五左右,皮肤白皙,鲜眉亮眼,有几分似覃思,不论是神态还是面容。
她坐的端正,面色有些胆怯局促。像一直藏匿在暗处,某天忽然被暴露在日光下。
姜峄的目光只停留了片刻,而又别开。
他不关心这个所谓的妹妹,也没什么好关心的。
酒席结束,徐梧若正式住进了姜家。她随着姜家的车一起进了林溪府的大门,眼睛盯着窗外看,内心是连绵不断的惊叹声。
姜峄和她坐在后排,余光瞥到徐梧若,她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走过无数次的小区道路,他懒得再抬眼皮,闭目养神。
到了别墅门口,徐梧若下车,水洗的有些发白的牛仔裤被刺眼的太阳照耀着。
别墅是灰色石墙外观,从外面的落地窗能依稀看清里面的茶室。红木家具摆放着,电视屏幕黝黑。
她家的电视还是老旧的正方体样式电视机,时不时会信号不好,徐梧若拍一拍笨重的机体,又可以看了。
朝里看去,院子被打理得干净整洁,小池塘里能隐约瞧见红黄锦鲤游动。
徐梧若走进,迎面而来的是一台大钢琴,价格不菲。她打量了一下别墅的装潢,简约又贵气。客厅上方的那盏水晶灯晃眼,比陈淮安的大房子的水晶灯还亮。
楼梯转上二楼,是徐梧若和姜峄的房间,正对着。覃思和姜孟章的房间在三楼。
徐梧若在进门的那刻,就知道穿旧的牛仔裤和老款的电视机要与她分别。
南巷的日子已成过去,住在胭脂巷的日子到来。可忽然有一瞬间,她不羡慕陈淮安了。
她不羡慕不是因为她拥有,而是她会感到不安。
姜孟章走了过来,拉着徐梧若和姜峄说了几句话,大概意思就是以后都是一家人,要好好相处之类的话。
徐梧若点头,她向来乖巧。姜峄见她听话的模样,倒显得他有些不懂事了。
姜孟章拍了拍姜峄的肩膀,“这是你妹妹,两个人以后好好相处。”
妹妹,这个词很陌生,对于快要十七岁的姜峄来说。他的生活环境里忽然多出了一个人,他不会改变,也不会被闯进来的人改变。
徐梧若听罢,心里没由来的一阵怯意。
她怕自己,姜峄看的出来,他没多言,只是笑了笑,点头。
姜孟章让他俩加了微信,姜峄的头像是一辆全黑的柯尼塞格。
其实是徐梧若识图搜出来的,她没有听过这个车型。
她和姜峄,是两个世界的人,这句话不断地在脑海中反复。
还剩下两周的暑假生活,徐梧若要读初三,姜峄要读高二。
一个初中生,一个高中生,注定没什么共同话题,明明只差了两岁,却像是隔着一条代沟。
覃思不常在家,徐梧若已经习惯了,姜孟章工作忙,也不常在家,这意味着姜峄和徐梧若经常在一个屋檐下。
徐梧若还处在适应新家庭的过渡期,但很明显,她必须得一个人过渡适应。因为覃思看起来早已融入,现在每日逛街打牌做美容,过上阔太太的生活。
她和在南巷的时候判若两人,覃思穿着新衣裳,戴着新首饰出现在徐梧若面前的那刻,徐梧若竟然觉得眼前的人有些陌生。
徐梧若依旧是徐梧若,她并没有很快地让环境改变自己。她转念一想,也许覃思是回到了她原本应该拥有的生活。
在南巷的生活对覃思来说,才是真正要适应的。
/
午后,徐梧若觉得有些困意,便躺在床上睡了一会。
等到醒来,看了眼时间,已经下午四点了。
徐梧若下楼,发现客厅空荡。她想在小区逛逛,于是出了门,又依稀记得那日进来时经过了小区里的一家便利店。
道路两侧种植着棵棵茂密浓绿的树木,阳光照的道路一半明亮,一半阴暗。
绕到院子的时候,她看到姜峄坐在院子里的一张可折叠椅子上,翘着腿,晒着太阳。
阳光却晒不到他手里的报纸。
院子与徐梧若站着的道路只隔着一道栅栏。她站在栅栏外,看向院子,停住脚步。
侧脸轮廓分明,明暗之间勾勒出深邃的层次感。
忽然,姜峄似乎意识到些什么,他放下手里的报纸,往栅栏外看去。抬头的那一瞬,徐梧若和他四目相对。
这道栅栏,像是一个无形的界线,将两个人分隔。徐梧若立刻转过头,若无其事地迈开步子。
姜峄在她的身上发现一种独特的钝感,她不笨,但不多言,也不爱和人相处。
也许她不讨厌自己,只是懒得做表面功夫,所以没打招呼。
其实徐梧若谈不上来讨厌不讨厌,她根本不了解姜峄这个所谓的哥哥,对着他,心里莫名会害怕。她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姜峄又不会吃人。
徐梧若这个年纪,觉得大学生太遥远,小学生过于幼稚,对高中生会有几分敬意,特别是重点高中的学生。
他们似乎是一种榜样的象征,是长辈口中的学习对象,是在自己树立目标要去实现的路上,那批已经成功的人。
恰好,姜峄便是徐梧若遇到的那个,可以称之为榜样的高中生。不可否认,她对姜峄有一种崇拜感。
可她是不会说出口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