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缓缓转身,在刚转了一步后就又转了回去,像是没有听到叫声一般,王洋呆愣了一下。
“奶奶,奶奶……”他提高了声音,老人迟疑了一下,缓缓转过头来,她看着眼前的人一脸的不敢置信,她眯起眼睛,转过身体,一步一步地向面前的人走去。
“奶奶,我回来啦!“王洋大声的说着朝老人展开灿烂的笑容,他赶忙上前去搀扶着年迈的奶奶。
老人伸出手扶住他的胳膊,瞪大眼睛盯着眼前这张帅气的脸,慈爱的笑了:“洋洋,你回来啦,太好了。”奶奶高兴极了,脸上每条皱纹似乎都在笑。
“刚刚我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呐!”奶奶布满皱纹的眼角处流出来未及擦干的泪光。
“怎么又瘦了?快快,坐下和奶奶一块吃饭。”老人满脸都是心疼,拉着他坐在饭桌前。
“哎呦,你瞧我这记性。”奶奶用右手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看了眼只有一副碗筷的桌子。
“洋洋,你先吃着,这是我刚盛出来的,还没动,我再去盛一碗。”奶奶说着用手按着桌子,就要起身。
王洋已经先奶奶奶一步拉住她的胳膊:“奶奶,您先吃,我自己去盛就行啦。”
奶奶望着自己的孙子微笑着点点头:“好,好,碗筷都在老地方,锅里的粥多,你自己多盛点啊。”
“好嘞!”王洋应着声已经掀开门帘去厨房里。
老人在他掀起的帘子落下后,眼泪就一下止不住的流出了眼眶,她低下头迅速用浅蓝布衫的袖子擦去。
她太想念她的这个唯一的孙子了,本来是十几年两个人的相依为命,可孙子长大了有了翅膀,家里也有好多必须要偿还的债务,无奈之下,只能痛心的和他分开。
和孙子刚分开的时候,她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在做什么,耳边就会突然听到孙子叫她的声音,奶奶,奶奶,等她回过头寻找孙子的身影时,要么是空无一人,要么是别人家的孩子。
一次次幻听,一次次挂心的思念,一天天的日思夜盼,终于在过年的时候盼来了这个比她自己的命还要重要的亲孙子。
可是年假太短暂了,孙子只陪她过了个年,没过几天就又走了。
她本以为他这一走又是一年,可没想到他突然回来了,老人用力眨了眨泛着泪光的双眼,吸了吸即将要流出的鼻涕,布满皱纹的脸上终于露出来久违的笑容。
厨房最里边有一口地锅,与地锅紧急相连的是用残缺的砖头和泥灰砌成的锅台。
台面上可以沿着弧度放三四个饭碗,锅台不远处有一只老式的铝做的水桶,里面装着满满的一桶水,水上面飘着的是一把用葫芦切割制成的水瓢。
水桶旁边有一个大腿高的咖啡色的大水缸,缸上盖着一个用高粱杆做成的圆盖子。
王洋惯性的走过去,抬手翻开,伸手拿出一个干净的碗,转过头是挂在墙上的用竹子做的四方形的筷笼子。
虽然很多年了,但现在看去,这个筷笼子依然能看到竹子上凸出的竹节痕迹。
上面盖着的木头方块用铁丝缠在筷笼子上,这就是在父亲很小的时候,爷爷做的,自打他记事时,就常常听奶奶指着这个竹子做的筷笼子,对他说:“这是你爷爷亲手做的,以后你要小心爱惜着用,记住了。“
小时候他只知道满口答应着,现在的他却已深深的体会到了奶奶对爷爷的深厚感情。
在父亲上小学的时候,爷爷就突然生病了,这一病就再也没有治好,没多久就撇下了奶奶与父亲去了另一个世界。
岁月匆匆而过,奶奶已满头银发,家里留下的唯一一件爷爷的物品,就是这个竹子做的筷笼子了。
在他的回忆画面里,夜空下,院子里,坐在椅子上的奶奶经常呆呆的望着星空,之后,叹着长气,缓缓地低下了头。
可惜那时他还太小,什么都不懂,不懂得什么是安慰,也不懂得奶奶那一刻的思念.......
王洋拿着蓝色碗边白色碗身的大陶瓷碗,掀开有点黑旧的木头锅盖,扑鼻而来的香喷喷的玉米粥,引得他的肚子咕噜咕噜直叫。
嗯,真香,他迫不及待的拿了长铝勺盛了一碗,凑在碗边上好好的嗅了嗅,呲喽,一大口,味蕾的满足感扩散到了脸上,除了笑容,再也没有言语来形容。
两口,三口.....半碗已经下肚,等他端到堂屋里坐在奶奶身边时,一碗玉米粥已经见了底。
奶奶看他这个没人样的吃相,呵呵的笑出了声来:“慢点喝,像半年没吃饭似的,锅里还多着呢,又没人跟你抢,臭小子。”宠溺的看着她的孙子。
他仰起头将碗里最后一口粥喝净:“嗯,奶奶,你做的玉米粥实在是太香了,奶奶我去给你再盛一碗吧。”他说着便伸手去拿奶奶面前喝完粥的空碗。
“不用,你先盛去吧,我一会自己去就行。”奶奶哪舍得支使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孙子,但是她还没来得及阻止,面前的碗已经不见了踪影。
“好吧,洋洋,你再给我盛半碗就好了,多了我喝不完。”老人行动缓慢,哪能比的过年轻的小伙子。
她的孙子从小就知道心疼她这个奶奶,她心里高兴得很呢。
王洋左手一碗,右手一碗,把那个有大半碗玉米粥的放在奶奶面前,然后放下自己的碗,坐下来。
老人一双慈爱的眼睛一直跟随着这个年轻的身影,直到他坐在自己身边。
“奶奶快喝粥吧,一会儿该凉了。”
“好,好,你也快点喝,锅里的粥都是你的,决不让赵奶奶家的羊跟你抢,呵呵呵。”说着老人便笑出声来。
“哈哈哈,奶奶,您笑话我,哼,您放心吧,今天赵奶奶家的羊怕是要饿肚子啦,锅里那香甜的玉米粥全部都是我的了。”王洋一下子调皮起来,像极了小时候顽皮的样子,撅着嘴,哼了一声,手捧起碗猛的大喝一口,惹的老人哈哈哈大笑。
在以前两人相依为命的日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当然也少不了奶奶暴跳如雷的训斥。
那是因为他小时候太过捣蛋,不是追着公鸡拔毛,就是抱着吃奶的小羊羔扎进柴草堆里睡大觉。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竟然在抱小羊羔吃奶的时候,自己也凑到羊奶上吸一口,惹得羊妈妈用羊角抵他的屁股。
最危险的一次,莫过于春天爬硕大的柳树上折柳枝,那一年,他刚上一年级,放学回来,小伙伴们都纷纷爬上村旁的老柳树上,去折嫩柳枝,拧喇叭吹着玩。
爬着爬着他们就开始比谁爬的高,折的柳枝多,那次他确实是爬的最高,折柳枝最多的那个,但是胜出的下一秒,脚下的树枝过细,支撑不了他的重量,咔嚓一下断了,他坠落的时候,手臂被树枝挂了一个长长的大口子,幸好那柳树下都是一堆堆的柴草跺,他才能侥幸的平安无事,不然就可能摔个全身骨折。
有看到的邻居告诉了奶奶,奶奶跑过来的时候,他正坐在柴草跺上看手臂上流着鲜血的伤口,疼的呲牙咧嘴,他看到奶奶被气的发白的脸,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奶奶又气又心疼带着他去看了医生,确定没伤着身体其他的部位,一颗悬着的心,才慢慢地着了地。
回到家奶奶用手抹去眼角的泪花,严厉的训斥了他大半天,并且在每天中午,下午放学的时候,她都会站在村旁的柳树下等他,左胳膊上到现在还有一道若隐若现的一条长长的疤痕。
四碗玉米粥,还有奶奶蒸的两个大馒头,再配上奶奶自制的白萝卜胡萝卜条混成的小咸菜,那真是美味只应家里有,外地哪有几回闻。
他想邻居赵奶奶家的羊,今天真的只能喝刷锅水了。
他摸着撑的鼓鼓的肚子,打了个饱嗝,坐了长时间的汽车,周周转转,终于到了这个在梦里都想回到的家。
王洋吃饱了,此刻感觉疲惫又乏累,奶奶让他去睡会,他本来不肯,但终究还是被奶奶按在那个,时刻为他准备的床铺上。
床单,被子,一股阳光的味道,温馨,舒适,安心,他一躺下便沉沉的睡着了,进入了梦乡。
洗刷完锅碗的奶奶,轻轻地关上屋内西侧房间的门,走到东侧房间,从抽屉里拿出一沓零钱,揣进裤子的口袋里,然后关上堂屋门,再锁上大门,向一公里外的集市上走去。
老人虽然已年近七十,但身体硬朗,脚步健硕,精神抖擞,只看老人的背影还以为她刚满六十岁呐。
古老的村庄,炊烟袅袅,那都是以前的景象了。
新时代的篇章下,这村庄的新瓦房已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崛地而起。
越来越多的新房子,让村子的东西两部分就像是南北两极分化一般。
村庄东边一部分是贫困的老屋,西边呢,则是富裕的新瓦房,以村里最为宽阔的一条可以五人并行的南北街为界。
这条大街依旧是那个宽度,但路面却是黄土中泛着红的砖铺路了,大街越往北就越弯曲,自南向北看去,像极了一条爬行的蛇。
这条大街从祖上流传下来的名字叫谷东村大街,这个一半新一半古旧的村子就是谷东村。
据村里的老人们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明清时期,这片土地以种谷子为名。
后来出了两个大地主(明清时应该是缙绅地主或是员外吧,不管以前叫什么,现在的村民们就叫他们为地主),这两个大地主都想把这一整个村的土地占为己有。
但是两人财力相当,挣持多年依旧无果,最后两个地主经中间人调解,把村里的土地一分为二。
这一带的村庄原叫谷米村,后来因谷地划分东西两块,乡亲们相互走动时就会指着东西两边的方向说,去谷地东边或是西边的的谷米村。
日久,经人们口口相传就成了今天的谷东村和谷西村。
现今的谷东村、谷西村环绕土地一周都未能看到一粒谷子,因为谷子低产,收割时要耗费过多的人力,脱粒过程繁琐,收入几乎等同于付出的成本。
所以,现在的人们都改成播种易种易收的玉米、大豆、花生、小麦等等的农作物。
这不,这个村因为有几里之外的一座大山相隔,这片片玉米在秋末冬初的时候,才苞黄粒满,比其它地方都要晚熟足足一个半月左右。
你瞧,这满地胖嘟嘟的玉米棒,都在摇晃着棕红色的须向人们微笑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