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高台琵琶满座闻

差不离罢。

过午时分,柳露桃轻移莲步走来樊乐楼当中高台。

此番仙乐宴声势浩大,从早到晚昼夜不停的歌舞筵席,早前几日就起着哄,午时过后便有好器乐上台,都是平日里见都见不上的当家琴娘弦子,一曲千金难求,如今都出来,可不一把火撺燃着汴京城子弟的心?

今日又是头一日第一场,大家伙纷纷猜测是哪位要登台。

却没见着面,台上四角设柱,两柱连梁,梁上吊屏,里头人物的头脸遮得严实,堪堪只露葱白一只按琵琶弦的手。

头里说定的两套唱,柳露桃调弦展绡,启朱唇、露贝齿,先唱一套《木兰花慢》:

“问初秋明月。”

待她的琵琶声起,人群初静。

待她歌喉展出来,赞叹惊呼此起彼伏。

她唱“更一夕、十分圆”,明晃晃白日众人如见月明。

她唱“风袅水沉烟”,众人如见湖上烟波浩渺,炎夏午时如有湖风扑面。

末了她唱“阶庭旧时玉树”,识不识音律者皆不由满怀惘然:

原来十分圆的明月、烟水淼淼的湖,俱不可追,都已成过往随风去了。

一曲唱罢,东厅西楼悄然无声,好一会子,不知是谁争烈的一嗓子:

“好个琵琶!”

“琵琶声如裂帛,清歌宛转,实在难得!”

“梨娘已经进宫,台上是谁?”

“梨娘也难有此功夫,难道是新人?”

“我看不像,有这等技艺早也成名。”

众人声声猜测,高台上第二曲起,是一套《沁园春》“十分桂魄,妆点初秋”,一扫前曲闲愁泠泠气质,富贵祥和气象大盛,仿佛满酌的风流佳气浇灌,花筵蔼蔼,蓬莱歌缓。

一曲终了楼中赞叹不绝,多少红绡缠头飞雪一般落上高台。

却见抚琵琶的女子起身敛袂,毫不留恋,向楼中行去。众人不觉引颈投望,身影遥遥不可见,众人不觉扼腕叹息。

转头忙向侍女小二打听,今日的琵琶女姓甚名谁,却左右问不出,又问明日是否还至,这可总算有准,小二道仙乐宴连唱三日呢。

这可好了,不由呼朋引伴奔走告之,约定明日一定再来。

怎么不好?群情由楼中小二汇集到樊玉离耳中,这不就是她启用柳露桃打敲开场锣的用意?一举把声名打出去,仙乐宴声名鹊起,樊乐楼也能跟着再振红火。

往后两日果然,樊乐楼烟花之地,没得白日里却比晚间热闹,午时等着听琵琶的人一日多似一日,风头无两。

只是这琵琶弹者到底是谁,谁也说不清,连楼里许多姑娘也不知其详,一时倒神秘得很。

三日的琵琶弹完,此间事了,樊玉离笑眯眯再三谢过,柳露桃哪里受她的谢?也没当回事,只觉着幸好幸好,昔日本事没丢下,也就揭过。

她这头揭过,有人可就没那么轻易揭过。

头一个过不去的是一名江湖客。

他来汴京城原是路过,是路过也是故地重游,机缘凑巧到樊乐楼坐一坐。

听见甚琵琶女,他也没放在心上。

曾经沧海难为水,听过顶好的,料想旁人都难以入耳。

没成想,似梦似幻还似真,高台上琵琶弦一响,他速即一呆,手中酒盏僵在原地,这不是、这难道不是……

露娘?

另一个对柳露桃琵琶上心的人,是一名商人,一名名叫柳青雪的商人。

她肖想烟花生意不是一日两日,奈何樊乐楼极具声势,轻易难以分一瓢羹,更别提撼动。

可是,樊乐楼近来不老实。

在士子官宦间吃得开也就罢了,樊乐楼的歌女竟然逞娇逞到官家跟前。

柳家什么情形谁不知道?她大姐姐在宫中为妃,本没有什么凭仗,不过仰仗一副好皮相、一张逢迎的口舌,还有就是添料的皂珠香料,如今可好,卖唱的姐儿,不比柳霜桥会趋奉?又年轻鲜嫩,手段也多,一下把凝和宫的宠爱夺去大半。

这一下柳青雪不得不下定决心开设青雪楼。

原本她的青雪楼渐渐有些起色,慢慢不愁不把客人都抢来,管教樊乐楼起高楼、楼塌了,可是,生生杀出一场仙乐宴和一名神秘琵琶女。

仙乐宴的第二日柳青雪听到声气坐不住,乔装改扮来到樊乐楼,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

这一看,哟,这不是老熟人。

良家女子来卖唱?柳露桃,你这把柄落我手里,有你好看。

本章唱曲见《木兰花慢·问初秋明月》凌云翰、《沁园春·代寿宗室》翁溪园

`

古时青楼自己给自己赎身,实际情况是,很难

身契都在老鸨手里,很少有私自攒钱的机会,身边丫鬟、龟奴都有监视的属性,除非是像杜十娘那样的名妓,有交好的客人私下赠送礼物,不然卖身的钱都得归鸨母,自己一分落不着

就算私房钱攒够赎身了,拿到老鸨跟前,大概率也是被薅走再被毒打一顿(没错就是这么惨),除非有很硬的靠山,不然根本不可能出现文中玉离姐这种自己给自己赎身的情况 sad

写青楼女子,心悸忐忑

琴乐风流 都是浮在表面的,都是给男的享受的,青楼女子的血泪谁也写不完,樊乐楼是美化过的、经过艺术处理的,是理想化的

我猜我想说的是 真实的青楼从古到今都是险恶之地,是妇女受压迫的苦难史,其实不应该被美化,《青楼文学与中国问话》《风月秦淮》《青楼文化》等近现代研究娼妓历史的书 都有局限性,说什么诗词艳曲的温床,妇女受的苦轻飘飘带过,然后聊几句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啥的 大而化之不痛不痒

还不如古人撰的《北里志》或者《青楼韵语》,还说一句“认不得真,调不得心”,就连《嫖经》中还明言,士人并非居高临下者,而是和妓女是平等的关系

要我说 就这 就比上面那些书强得多

并不是说古代写妓女的书就是好的

很多主人公是妓女的传奇杂曲之类的作品也一言难尽

诸如《霍小玉传》《李师师外传》,《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江州司马青衫泪》

妓女 从小挨打挨骂,十岁出头就得接客,古代变泰少?都是一身病一身伤,活不到二十的大有人在,侥幸活下来也“人老珠黄”,砍柴洗衣干粗活还是好的,还有的沦落到“后窠子”接待贩夫走卒,更是没几年好活

好了,这么屈辱和痛苦 还得出落得乖巧善良有侠气是吧?还不能看透男的有多恶心还得忠贞一片有情有义是吧?就得没名没姓充作你“江州司马”被贬失意的寄托品是吧?《琵琶行》享誉古今,可里面的琵琶女没有姓名

等我再写几本 再学习学习,够功力就去写一本主角是青楼女子的 很坏的那种

荒谬啊,虚伪又高高在上。一个世代为官家庭出身的男的,累任秘书郎 进士考官 翰林学士 户部参军,穿紫着绯 贬到江州也还是司马,司马是什么 州高级长官好吧,吃喝不愁手握权柄,哪来的脸和妓女比命运?人家真是天涯沦落人,你只是政治斗争没站对好不好,上学时候爱读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能读出泪 后来一句读不了,就好像一个乞丐说穷,你在边上:我也是呀我家拆迁少分了2平呢

聊得多了

落笔孤愤满纸荒唐不知所云权当胡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高台琵琶满座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折竹碎玉

狩心游戏

貂珰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夭桃庭中春
连载中商词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