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计划书的完成,如同绘制好了精细的航海图。但苏晚深知,再完美的图纸,也需要一艘结实的船和可靠的船员,才能驶向波涛汹涌的商海。她不能再像“晩哲”初期那样单打独斗,禄州的高尔夫圈子壁垒更高,专业要求更细,她需要一个优势互补、值得信赖的小型核心团队。
(起):谨慎的筛选与明确的诉求
这一次,苏晚的招募目标极其清晰。她需要的不是庞大的队伍,而是精准的“拼图”,填补她能力版图上最关键的两块空白:
1. 一位深谙禄州本地商业环境、具备扎实财务法务知识、能处理内外行政事务的“大管家”。
2. 一位精通高尔夫运动本身、了解球场运营、拥有一定圈内人脉的“技术专家”。
她摒弃了广撒网的招聘方式,将目标锁定在特定人群。通过周明辉的有限引荐、本地高端人才社区的谨慎接触,以及针对性的行业论坛信息筛选,她开始了秘密而高效的物色。
(承):“大管家”的登场——杨璐
第一位进入苏晚视野的,是一位名叫杨璐的女性。三十五岁,气质干练,曾在禄州一家中型地产公司担任董事长助理多年,深谙本地商业规则与人情世故,处理过复杂的合同与政府关系。因公司架构调整离职,正在寻求一个更具挑战性和成长空间的平台。
苏晚约她在共享办公空间的咖啡区见面。没有冗长的寒暄,苏晚直接递上了那份简洁版的商业计划书摘要。
“杨女士,我的情况,周总监可能大致提过。这是我打算做的事。你看完,告诉我你的第一感觉,以及你认为最大的风险在哪里。”苏晚开门见山,目光冷静地观察着对方的反应。
杨璐有些意外于她的直接,但很快恢复镇定,仔细翻阅起来。十分钟后,她抬起头,眼神锐利:
“苏总,计划很吸引人,市场切入点精准。但风险也很明确:第一,信任壁垒。高尔夫圈子封闭,您作为外来者,如何让那些眼高于顶的球场老板和企业家相信一个没有本地案例的新公司?第二,现金流。项目周期长,回款慢,初期如何保证不断炊?第三,执行天花板。一旦业务量上来,您目前的构想中,缺乏快速复制和标准化的体系。”
句句戳中要害,且逻辑清晰。苏晚非但没有不悦,眼中反而闪过一丝激赏。她要的就是这种能直面问题、具备风险意识的伙伴。
“那么,如果请你来负责解决行政、法务、财务以及部分本地资源对接问题,你觉得自己最大的优势是什么?”苏晚追问。
杨璐自信地笑了笑:“我熟悉禄州办事的‘水温’,能帮您规避很多看不见的坑。而且,我耐压,细心,擅长在混乱中建立秩序。”
一种默契在两人之间悄然建立。
(转):“技术专家”的意外之选——赵辉
寻找第二位伙伴则更具戏剧性。周明辉推荐了几位资深的PGA教练或退役球员,但苏晚接触后总觉得差了点意思——他们要么过于专注技术而缺乏商业思维,要么身上带着圈子固有的傲气,难以融入初创团队的氛围。
就在她有些一筹莫展时,一次在练习场,她注意到隔壁打位一个年轻男人。他的挥杆动作并不十分标准,甚至有些野路子,但他对球的控制力却极强,尤其短杆处理,堪称精妙。更吸引苏晚的是,他正在耐心地指导一位明显是初学者的朋友,讲解方式生动有趣,善于用比喻化解复杂概念,与周明辉那种科班出身的教学风格迥异。
苏晚主动上前攀谈。年轻人叫赵辉,二十六岁,并非职业出身,而是从小在球场跟着当草坪维护员的父亲长大,耳濡目染,靠着惊人的天赋和热爱自己摸索出来的。他做过球童,当过助理教练,甚至帮一些小型比赛做过临时的现场协调,但因为“没有那张纸”(职业证书),一直无法进入核心圈子。
“你觉得禄州现在的高尔夫赛事怎么样?”苏晚抛出同样的问题。
赵辉挠了挠头,带着点年轻人的直率:“说实话,苏姐,大多挺没劲的。流程老套,就知道比谁打得远,搞一堆领导讲话,真正喜欢打球的人觉得没意思,想来社交的人又觉得门槛高、融不进去。缺了点……嗯,灵魂!”
“灵魂?”苏晚挑眉。
“对啊!”赵辉来了兴致,“就是独特性!趣味性!能不能搞点不一样的?比如配对赛不按差点分,按星座或者行业分?比如在某个球洞设置个趣味挑战?让大家觉得好玩,能记住,而不只是来挥个杆吃个饭。”
他的想法或许稚嫩,却与苏晚心中“创意赋能”的理念不谋而合。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未被规则完全驯化的灵气和对这项运动发自内心的热爱,这是那些资深却可能固化的圈内人难以具备的。
(合):三角的稳固与航船的起锚
苏晚分别与杨璐和赵辉进行了更深入的沟通,坦诚地交底了公司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愿景。她没有画不切实际的大饼,而是清晰地勾勒出需要共同攀登的山峰和可能遇到的荆棘。
杨璐看重的是苏晚清晰的思路、过往的成功经验(隐去了具体细节)以及这个细分市场真正的潜力,她愿意押上自己的经验和人脉,搏一个共同成长的机会。
赵辉则被苏晚的信任和那些“不一样”的创意想法所打动,他渴望一个能真正施展自己想法、打破圈层陈规的平台。
最终,一个奇特的“铁三角”初步成型:
·苏晚作为核心,负责战略方向、核心创意、客户关系与总控。
·杨璐担任运营总监,负责公司内部管理、财务法务、本地资源整合与风险控制。
·赵辉担任赛事总监,负责高尔夫专业技术支持、现场执行管理、部分圈内关系维护与创意落地。
苏晚用个人积蓄,为两人提供了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初创期薪资,并承诺在公司实现稳定盈利后,给予他们一定比例的期权。这份诚意,也更加坚定了两人加入的决心。
在共享办公空间租下一个小小的玻璃隔间后,苏晚、杨璐、赵辉三人围坐在一张小圆桌旁,进行了第一次非正式的“创始团队会议”。没有隆重的仪式,只有三杯清茶。
“我们的公司,需要一个名字。”苏晚看着两位新伙伴,“它应该代表我们的定位——专业、创意、致力于提升高尔夫赛事体验。”
杨璐沉吟:“要有点格调,又不能太曲高和寡。”
赵辉插嘴:“还得让人记得住!”
经过一番讨论,苏晚提议:“绿茵蓝图,怎么样?”
“绿茵”点明高尔夫领域,“蓝图”既寓意着精细的规划(专业),也象征着共创的未来(创意与愿景)。
杨璐和赵辉眼睛一亮,纷纷点头。
“绿茵蓝图”策划有限公司,就此悄然诞生。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只有三个怀揣着不同梦想与能力的人,因为一个共同的商业判断和对彼此的初步认可,坐在了一起。
船已造好,船员就位。
但这艘名为“绿茵蓝图”的小船,能否经受住禄州高尔夫圈子的风浪,驶向那片看似诱人却暗藏危机的蓝海?
他们之间的磨合,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与考验?
所有的答案,都等待着他们用即将开始的行动,去亲自书写。
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曲献给所有在命运洪流中不屈不挠、向光而生的女性的赞歌。献给所有在逆境中挣扎、不曾放弃希望的灵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2章 组建团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