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32章

“谨遵大将军令!”

他缓缓扫过众将,给予他们消化这重大消息的时间,

“自明日子时起,任何人——记住,是任何人!无论黄门内侍,还是宫中禁卫长官,欲调动一兵一卒,或派遣信使出入,皆需同时持有段将军令符,与领军将军之手令!二者缺一,视同谋逆!”

此令一出,众将心中皆是一凛。

这分明是以双重印信,彻底隔绝了宫禁卫戍与京畿兵马勾连的可能。

高澄不再多看他们,对段韶道:“孝先,你留此处,与诸将熟悉京畿军务。”

翻身上马,带着高洋、高浚,又如一阵黑色旋风,扑向各处城防要地。

每到一处,他并不多言,只让高洋或高浚出面传达指令,自己则按辔徐行,检视防务细节,偶尔会停下,拍拍某个老卒的肩膀,问一句“冷不冷?”,或是扶正一年轻兵士歪斜的头盔。

一个时辰后,一行人马驰往京畿大都督府。

节堂之内,烛火通明,段韶已领着掌管城门、坊市与宫城外围防务的各校尉、直荡都督等中级军官齐聚于此,气氛比大营更为凝重肃杀。

高澄按剑坐于主位,没有立刻说话,用那双利眸,一一扫着堂下每一张面孔。

“在座的,皆是我高澄之心腹,是从晋阳带出来的老弟兄,是历经考验,忠勇可嘉之辈。”他声音不高,却带着金铁交鸣般的质感,“即刻起,尔等待段韶将军、领军将军高洋、卫将军高浚,当如待我高澄!”

“末将遵令!”

他稍作停顿,目光转向其中几人:

“元景安、皮景和。”

“末将在!”两人出列抱拳。此二人素以骑射/精湛、气度沉稳著称,常在南梁使者面前展示北朝武风,颇受赞誉。

“乾门、上春门防务,由你二人接掌。”

“末将领命!”

......

几处宫城要害门户的守将,皆换成了绝对可靠的家将部曲。

高澄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刀,刮过新领要职、负责各门的诸校尉:

“尔等,依永安公之令,给我守好邺城每一处门户!我要的,是一只不该进的蚊子,都飞不进来!一只不该出的苍蝇,都飞不出去!听明白了?”

“末将明白!”众将官声浪犹如雷霆。

高澄起身,深深看了一眼这群即将为他镇守邺城的将领,“望诸将,恪尽职守,勿负吾托,待本将军归来,定不负汝等!”

“末将等必不负世子重托!”

次日卯时初刻,邺宫太极殿前。

正是每日宫戍换防的时辰,然今日之气象,却迥异寻常。

但见新换的一队侍卫,并另增的一队禁军,皆是虎背熊腰的锐士。手按刀柄,目如鹰隼,依着刁斗令旗穿梭往来,沉浑步伐踏在青石板上,声如密鼓,震得宫墙上宿鸟惊飞。

明晃晃刀枪剑戟,在冬日熹微晨光下,泛着比霜雪更冷的寒芒,弥漫着一股无形杀气,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文武百官候在殿内,见此阵仗,面面相觑,却无一人敢出声议论。

忽听得宫门净鞭响过,高澄犀簪束发,身着绛紫朝服,外罩玄色细鳞甲,脚踏乌皮**靴,不疾不徐穿过森严仪仗,进了殿内。

那仙家宝相混着魔星煞气,唇角噙着丝若有似无笑意,锐目扫过丹墀下的百官,凡被他目光掠过之人,无不脊背生寒,皆泥塑木雕般,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甲叶铿锵声略过几位大魏老臣时,格外慢了些,几人脸上红白交替,两股战战,纷纷低头避让。

高澄一步步踏上白玉阶,两侧执戟卫士本为天子仪仗,却齐刷刷向他抱拳行礼。

御座上的孝静帝元善见僵直着身子,冕旒下面容苍白,手指在袖中紧紧蜷缩。高澄浑当未见,依臣礼下拜,面带笑意,声音却无丝毫温度:“陛下,晋阳有军务需处置,臣即刻前往。”

他直起身,目光似不经意般扫过殿中持戟的卫士,复转回眼前人脸上,

“国之政事,自有尚书左仆射总监,及三省诸公循旧章而为;兴讼断狱,廷尉卿会依《麟趾格》秉公办理;邺城防务,段将军忠勤持重,可保万全。唯望陛下善保龙体,切勿过度操劳——”

语至此处,他微微前倾,声音压低,

“若觉宫中烦闷,或有何需,可随时告知侍郎崔季舒、陈善藏,有他二人照料陛下,臣便是远在晋阳,亦不致有疏忽怠慢之罪。”

搭在龙椅扶手上的指节已然发白,孝静帝喉结滚动,勉强扯出笑意,

“大将军……冬日出行劳苦,太行道险,当一路珍重,不必挂心……挂心朕。”

高澄笑意更深,行礼再拜,“谢陛下体恤,臣,告退。”

卯时三刻,广德门外铁甲映日,战马喷白。

五百披玄甲、配环首刀的锐烈轻骑,被一辆青篷马车隔开,分为前后两阵,队首的卫将军斛律光高坐枣骝马上,目光如炬。

段韶、高洋、高浚、高淹四人候立队尾,频频望向城内。

忽见烟尘微起,一道白影破开晨雾疾驰而来,照夜玉狮子四蹄腾空,银鬃飞扬,恍若银龙掠地,转眼已至众前。

高澄勒缰下马,目光首落段韶,沉声道:

“孝先兄。大王既命你镇守邺城,便是将此半壁江山托付于你,将我高氏满门的身家性命交予你手中了!”重重抱拳,“我代晋阳霸府上下,在此拜谢!”

段韶虎目迸出精光,单膝跪地,抱拳还礼,“大王、大将军重托,韶便是肝脑涂地,必保邺城万全!若有一丝闪失——”他猛地抬头,“韶刎颈以谢!”

高澄将人扶起,托着其臂的手紧紧一握,方才松手,转而凝视高洋。

这个素日沉默寡言的弟弟此刻亦眸光沉静,看不出半分波澜。

“子进,阿耶信你之能,我亦重你之才。邺城政务千头万绪,即日起皆系于你一身。若有半分……”

高洋深深一揖,声沉似铁:“阿兄宽心北上,弟必不教政务有丝毫差池!”

看向双目通红、满面泪痕的高浚时,高澄面色一柔,将弟弟揽入怀中,轻笑,“顶天立地的男儿,哪来这么多金珠子?好了,好生辅佐你二兄与段将军,守住家业。”

松开他,转而一拍高淹肩头,“你小子也是!”

“子邃明白。”

不再多言,腾身跨上白龙驹,缰绳一抖,驱前与斛律光并立于队阵最前。

回首最后望一眼邺城轮廓,接过刘桃枝递上的兜鍪戴上,右手抬起,凌空一挥。

“出发!”

*高洋时封太原公,任尚书左仆射,加领领军将军

武定四年,从征玉壁。时高祖不豫,攻城未下,谓韶曰:“吾昔与卿父冒涉险艰,同奖王室,建此大功。今病疾如此,殆将不济,宜善相翼佐,克兹负荷。”即令韶从显祖(高洋)镇邺,召世宗(高澄)赴军。

《北齐书》卷16《段荣附段韶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第32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今天今天星闪闪

路人,在漫画卖腐苟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邺下高台
连载中钤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