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时,正值黄昏时分。墨小鱼透过舷窗望着熟悉的航站楼,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安宁。十三个小时的飞行让她略显疲惫,但当飞机轮子触地的那一瞬间,所有倦意都被一种归家的踏实感取代。
空乘人员微笑着为她打开舱门:"墨女士,欢迎回家。"
她整理了一下深蓝色的西装套裙,深吸一口气,推着行李车走向出口。就在踏进入境大厅的瞬间,她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数十家媒体的长枪短炮早已严阵以待,闪光灯顿时亮成一片。
"墨女士!请问您对获得联合国'全球心理健康杰出贡献奖'有何感想?"
"这是中国民间组织首次获此殊荣,您认为这意味着什么?"
"接下来您有什么新的计划?"
记者们争先恐后地提问,声音在宽敞的大厅里回荡。墨小鱼停下脚步,从容地面对镜头。她注意到人群中几个熟悉的身影——沈确捧着一束淡雅的百合,李晓雨带着基金会的年轻同事们举着"欢迎回家"的横幅,就连周岭也西装革履地站在不远处,脸上带着难得的笑意。
"感谢各位媒体的关注。"墨小鱼的声音清晰而平稳,"首先我想说,这个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它属于千千万万在中国心理健康领域默默耕耘的工作者,属于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守护心灵健康的普通人。"
她稍作停顿,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期待的面孔:"在日内瓦的领奖台上,我一直在想的是甘肃山区那个小小的心理咨询室,是云南边境那些少数民族村寨里的心灵驿站。国际舞台很重要,但根扎得深,树才能长得高。"
回答完记者提问,她快步走向等待已久的亲友团。沈确将百合递到她手中,轻声说:"飞了这么久,累了吧?"
"看到你们就不累了。"墨小鱼微笑着接过花束,清新的香气让她精神一振。
李晓雨迫不及待地上前汇报:"老师,您不在的这一个月,我们的社区服务站又新增了三个点。还有,教育部发来邀请,想请您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的修订工作..."
回城的车上,墨小鱼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出神。纽约曼哈顿的霓虹、日内瓦湖的波光还在脑海中闪烁,但眼前熟悉的街巷、熙攘的人群,让她感到一种脚踏实地的安心。
"怎么了?"沈确注意到她的走神。
"就是在想,走过那么多地方,还是这里最让人安心。"
第二天一早,墨小鱼受邀参加一个高规格的座谈会。会议室设在长安街旁一栋庄重的部委大楼里,与会者包括多位部委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当她走进会议室时,正在交谈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话题,向她投来赞许的目光。
"墨女士,欢迎载誉归来。"主持会议的领导亲切地与她握手,"您在联合国的那番演讲,我们在国内都看到了,说得很好啊。"
座谈会开始后,各位专家就如何借鉴国际经验完善中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各抒己见。轮到墨小鱼发言时,她翻开精心准备的资料,从容不迫地开始阐述。
"在瑞士考察期间,我特别注意了他们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她调出PPT,展示着在伯尔尼拍摄的照片,"这种'阶梯式服务'很值得我们借鉴,但必须结合中国的社区治理结构进行本土化改造。"
她详细分析了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先进经验,同时也指出了这些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与局限性。与会者频频点头,有人认真做着笔记。
"说到底,"墨小鱼总结道,"我们要学习的是理念和方法,而不是生搬硬套。中国的心理健康服务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座谈会结束后,一位领导特意留下她:"墨女士,有个情况想跟你沟通一下。世界心理健康组织正在招募亚太区负责人,他们非常看好你。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这个突如其来的机会让墨小鱼愣了一下。世界心理健康组织是联合国下属的重要机构,亚太区负责人这个职位意味着更高的平台、更广阔的空间。
回到基金会时已是傍晚。墨小鱼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开会。当她提到这个工作机会时,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她的决定。
"您...会接受吗?"李晓雨小心翼翼地问,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紧张。
墨小鱼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起身走到窗边。从这扇窗户看出去,可以看见楼下的小花园里,几个来访者正在志愿者的陪伴下散步。其中一个年轻女孩的身影格外眼熟——那是三年前因校园贷差点轻生的林薇,如今已是基金会的优秀志愿者,正在耐心倾听一位来访者的倾诉。
"你们还记得林薇第一次来时的样子吗?"墨小鱼轻声问。
"记得,"李晓雨说,"当时她连抬头看人的勇气都没有,说话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现在她已经在帮助更多人了。"墨小鱼转身,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这就是我选择留下的原因。"
她走到白板前,拿起笔,郑重地写下四个大字:深耕本土。
"国际舞台很重要,"墨小鱼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中国有14亿人口,我们的心理健康服务才刚刚起步。这里有最需要我们的人,有最值得深耕的土壤。"
她开始详细阐述接下来的工作计划:"首先,我们要把在国际上学到的好经验好做法,实实在在地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比如在社区心理服务方面,可以试点推广'心理网格员'制度..."
会议持续到很晚。散会后,沈确来到她的办公室,手里端着两杯热茶:"真的不后悔?那个职位年薪百万,平台也更大。"
墨小鱼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略显陈旧的相框。照片里是她十年前在城中村租的第一间办公室,墙壁斑驳,设施简陋,但门口"知更鸟心理咨询"的手写招牌格外醒目。
"记得我们当初为什么起名'知更鸟'吗?"她轻声问。
沈确笑了:"因为它是最平凡的鸟,却用歌声唤醒黎明。"
"是啊,"墨小鱼将相框轻轻放回原处,"我的舞台不在日内瓦,不在纽约,就在这里,在每一个需要心灵慰藉的普通人身边。"
傍晚时分,墨小鱼独自来到基金会楼下的社区服务站。正值放学时间,几个小学生正在志愿者的辅导下写作业。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举着画跑过来:"墨奶奶,看我画的家!"
画上有明亮的太阳,有冒着炊烟的房子,还有手牵手的一家人。稚嫩的笔触,却让墨小鱼眼眶微微发热。
"画得真好。"她摸摸孩子的头,柔声问道,"为什么要把太阳画得这么大呀?"
"因为志愿者姐姐说,心里有阳光,就不会害怕黑暗!"孩子天真地回答。
这时,林薇走了过来,手里拿着值班记录本。如今的她举止从容,眼神坚定,完全看不出曾经那个怯懦女孩的影子。
"墨老师,您回来了。"林薇微笑着,"正好想跟您汇报,我们最近开发了一套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课程,已经在三所学校试点了,效果很不错。"
看着林薇自信的模样,墨小鱼更加确信自己的选择。国际奖项固然光鲜,但真正的价值,在于能够触摸到的每一个生命的改变。
深夜的办公室里,墨小鱼在工作日志上认真写道:
"今天,我放弃了一个令人艳羡的机会。有人可能会觉得可惜,但我知道,我选择了更重要的舞台——在这里,我能听见每一朵花开的声音,能陪伴每一个迷途的灵魂找到归路。这,就是我的初心。"
写完这些,她起身走到窗前。北京的夜空星光璀璨,远处长安街的灯火汇成一条流动的光河。墨小鱼知道,在这片星空下,在这座城市里,还有无数心灵等待被照亮。而她,愿意永远做那个守护初心的掌灯人。
窗外忽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滴轻轻敲打着玻璃,仿佛在为她这个重要的决定鼓掌。墨小鱼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的内心从未如此清明和坚定。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