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东宫偶遇,晋王藏情愫

武曌笑了笑:“我只是实话实说。殿下仁厚,将来若是能……”她突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赶紧闭上嘴——说皇子“将来能怎么样”,是大逆不道的话。

李治却没有生气,反而明白了她的意思,脸色微微泛红,低下头,小声说:“我没想过那些,只想好好读书,照顾好母亲。”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春桃的声音:“武才人!你在哪里?林姑姑找你!”

武曌心里一紧,赶紧站起来:“殿下,我该回去了。”

李治也站起来,点了点头:“好。你回去吧,小心林姑姑。若是她为难你,就告诉我。”

“嗯。”武曌点了点头,转身就要走。

“武曌。”李治突然叫住她,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递给她,“这个给你。”

武曌疑惑地接过玉佩,只见玉佩是羊脂玉做的,上面雕着一只小小的凤凰,温润剔透。她知道,这玉佩很贵重,不是普通的物件。

“这是母后给我的,说能辟邪。”李治的脸有些红,“我把它送给你,希望它能保佑你平安。”

武曌心里一震,没想到李治会把这么贵重的玉佩送给她。她想推辞:“殿下,这玉佩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你就收下吧。”李治把玉佩塞进她手里,“我希望你平安。”他的眼神很真诚,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坚定。

武曌看着手里的玉佩,又看了看李治,终于点了点头:“多谢殿下。我一定会好好保管。”

“嗯。”李治笑了笑,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

武曌转身离开,走到回廊时,回头看了一眼,只见李治还站在亭子里,看着她的背影,雪花落在他的头上、肩上,像个雪人。她的心里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赶紧转过头,快步向崇文馆走去。

回到崇文馆,林姑姑已经在等着了,脸色阴沉得像外面的雪天:“武才人,你去哪里了?让我好找!”

“回林姑姑,我在廊下透了透气。”武曌躬身回答,把手里的油纸包藏在身后——她不想让林姑姑知道李治给她送了胡饼。

“透气?我看你是偷懒吧!”林姑姑的语气很严厉,“太子殿下刚才在花园发脾气,你不在崇文馆好好整理典籍,跑去透气,要是被太子殿下发现了,有你好果子吃!”

“是,奴才知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武曌低下头,心里却很清楚——林姑姑根本不是担心她被太子发现,而是在找借口刁难她。

林姑姑冷哼一声,目光扫过武曌的手:“你手里藏着什么?拿出来!”

武曌心里一紧,只能把油纸包拿出来:“没什么,只是一个胡饼。”

“胡饼?哪里来的?”林姑姑的眼神很锐利,“崇文馆的膳食里可没有胡饼,你是不是偷偷和外面的人勾结?”

“不是的!”武曌赶紧解释,“是……是晋王殿下给我的。”她知道,只有搬出李治,才能让林姑姑收敛。

果然,林姑姑的脸色变了变,却还是不甘心:“晋王殿下怎么会给你胡饼?你别以为搬出晋王殿下就能吓唬我!我告诉你,就算是晋王殿下,也不能违反东宫的规矩!”

“林姑姑若是不信,可以去问晋王殿下。”武曌的语气很平静,却带着一丝坚定。她知道,李治不会否认的。

林姑姑看着武曌,眼神里带着几分忌惮,却又不敢真的去问李治——晋王殿下虽然低调,但也是皇子,她一个宫女,根本得罪不起。她只能冷哼一声:“就算是晋王殿下给的,你也不能在崇文馆吃!以后再让我发现,定不饶你!”说完,她转身走了。

武曌松了一口气,把油纸包收起来,心里却很清楚——林姑姑不会就这么算了,以后的刁难只会更多。她摸了摸怀里的玉佩,想起李治的话,心里又安定了几分。

接下来的几天,武曌更加小心谨慎,每天除了整理典籍,就是待在自己的住处,很少出去。春桃还是时不时地刁难她,给她送冷饭冷菜,故意打翻她的墨汁,但武曌都忍了下来——她知道,现在还不是反击的时候,只能暂时忍耐。

李治偶尔会来崇文馆,借口看书,实则是来看她。他每次来都会给她带些好吃的,有时候是胡饼,有时候是酪浆,还有的时候是一本新的典籍。两人会在崇文馆的角落里小声聊天,说起宫里的事,说起读书的心得,说起各自的心事,关系越来越近。

武曌发现,李治虽然看起来腼腆,却很聪明,很多她觉得难懂的典籍,他都能轻易理解;而且他很细心,总能注意到她的情绪变化,在她难过的时候安慰她,在她紧张的时候鼓励她。她对李治的感觉,也从最初的感激,慢慢变成了一种莫名的依赖——在这个冰冷的宫里,李治是她唯一的温暖。

李治对武曌的感觉也越来越深。他觉得武曌不仅聪明、坚韧,还很温柔,总能理解他的心事,不像宫里其他女子那样只知道奉承他。他越来越喜欢和武曌待在一起,哪怕只是静静地坐着,不说一句话,也觉得很开心。他甚至开始希望,能一直这样下去,永远不分开。

贞观九年的腊月二十八,东宫要举行除夕宴,邀请了所有在京的皇子、公主和大臣家的子女。武曌作为东宫的才人,也要参加宴会,负责端茶倒水、伺候宾客。

宴会前一天,林姑姑给武曌送来一件新的宫装,是淡粉色的,上面绣着几朵桃花,料子是普通的绸缎,却比她平时穿的衣服好看多了。“这是太子殿下特意让我给你的,”林姑姑的语气依旧冷淡,“明天的宴会很重要,你要好好伺候,别给东宫丢脸。”

武曌接过宫装,心里有些疑惑——太子李承乾一向看不起她,怎么会特意给她送宫装?她总觉得不对劲,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奴才知道了,多谢林姑姑。”武曌躬身道谢,把宫装收了起来。

回到自己的住处,武曌把宫装拿出来,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衣服的领口处有一个小小的破洞,像是被老鼠咬的,却又很整齐,不像是自然破的。她心里更加疑惑,拿起针线,想把破洞缝好,却发现破洞下面藏着一张小小的纸条。

武曌赶紧把纸条拿出来,打开一看,上面是用炭笔写的一行字:“除夕宴上,太子要对你不利,小心!”字迹很潦草,和上次给她通风报信的纸条字迹很像。

武曌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太子要对她不利?为什么?她从来没有得罪过太子啊!难道是长孙无忌授意的?还是太子自己看她不顺眼?

她想起前几天在花园里看到太子发脾气的样子,想起太子对李治的敌意,心里突然明白了——太子可能是知道了她和李治走得近,嫉妒李治有她这样的“帮手”,所以想除掉她,给李治一个教训。

武曌的心里充满了恐惧,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告诉李治?李治虽然护着她,但在太子面前,根本没有话语权;告诉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太子的养母(此处修正:李承乾生母是长孙皇后,与李治同母,符合历史事实),肯定会偏袒太子;逃跑?她根本跑不出东宫。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武曌赶紧把纸条藏起来,打开门,看到李治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个锦盒。

“武曌,你在吗?”李治的声音很轻,带着几分紧张。

“殿下,您怎么来了?”武曌惊讶地问。

“我来给你送样东西。”李治走进来,把锦盒递给她,“明天是除夕宴,我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

武曌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支金步摇,上面缀着几颗小小的珍珠,很精致。“殿下,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武曌赶紧推辞。

“你就收下吧。”李治把锦盒塞到她手里,“明天的宴会很热闹,你戴上这个,一定很好看。”他顿了顿,看着武曌苍白的脸色,担忧地问,“你怎么了?脸色这么差?是不是不舒服?”

武曌看着李治担忧的眼神,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忍不住想把太子要对她不利的事告诉他。但她转念一想,又忍住了——她不想让李治担心,更不想让李治因为她和太子发生冲突。

“我没事,可能是有点累了。”武曌勉强笑了笑。

李治却不相信:“你骗人,你的脸色很难看。是不是林姑姑又刁难你了?还是春桃欺负你了?”

“不是的,真的没事。”武曌摇了摇头,避开了李治的目光。

李治看着她躲闪的眼神,心里更加担忧:“武曌,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你告诉我,我一定帮你。”

武曌的心里很矛盾,她既想告诉李治,又怕连累他。她看着李治真诚的眼神,终于忍不住,把纸条拿了出来:“殿下,你看这个。”

李治接过纸条,看完上面的字,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太子哥哥要对你不利?他怎么能这样!”

“殿下,我该怎么办?”武曌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

李治紧紧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你别担心,有我在,我不会让太子哥哥伤害你的。明天的宴会,我会一直跟着你,不会让你离开我的视线。”

武曌看着李治坚定的眼神,心里安定了几分:“可是殿下,太子是你的兄长,你这样做,会不会得罪他?”

“我不怕。”李治摇了摇头,“你是我的朋友,我不能让你受到伤害。就算太子哥哥生气,我也不会让他伤害你。”

武曌的心里充满了感激,她看着李治,眼眶一热,差点掉下泪来。在这个冰冷的宫里,只有李治,愿意为了她,不惜得罪太子。

“谢谢你,殿下。”武曌的声音有些沙哑。

李治看着她,眼神里带着几分温柔:“不用谢。我们是朋友,不是吗?”

武曌点了点头,心里却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他们之间,好像不仅仅是朋友那么简单。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林姑姑的声音:“晋王殿下,您在这里吗?皇后娘娘找您。”

李治脸色一变:“母后找我?我得走了。”他顿了顿,对武曌说,“你别担心,明天我一定会保护好你。”说完,他转身走了。

武曌看着李治的背影,心里充满了忐忑和不安。她不知道明天的宴会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太子会用什么手段对付她。她摸了摸怀里的玉佩和金步摇,又摸了摸领口的虎符碎片,在心里默默祈祷:“爹,保佑我,保佑我能平安度过明天的宴会。”

除夕宴当天,东宫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前殿的大厅里摆着几十张案几,上面摆满了山珍海味——烤全羊、清蒸鱼、红烧鹿肉,还有西域送来的葡萄、石榴,江南送来的荔枝、杨梅。殿内烧着炭火,暖烘烘的,空气中弥漫着酒肉的香气和熏香的味道。

武曌穿着那件淡粉色的宫装,戴上了李治送的金步摇,站在大厅的角落里,和其他宫女一起伺候宾客。她的心里很紧张,眼睛不停地扫视着大厅,寻找着太子李承乾和李治的身影。

很快,太子李承乾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太子袍,在一群侍卫的簇拥下走了进来。他的脸色很阴沉,眼神锐利地扫过大厅,当看到武曌时,眼神里闪过一丝狠厉,让武曌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紧接着,李治也来了,他穿着一身青色的王袍,跟在长孙皇后身后。他的目光很快就找到了武曌,对她点了点头,眼神里带着安慰。武曌的心里安定了几分。

宾客们陆续到齐,太宗和长孙皇后坐在主位上,接受众人的朝拜。宴会开始后,大家纷纷向太宗敬酒,祝太宗万寿无疆,祝大唐国泰民安。殿内一片欢声笑语,气氛很热烈。

武曌端着酒壶,给宾客们倒酒。她的心里很紧张,总觉得太子李承乾在盯着她,让她浑身不自在。她想尽快倒完酒,回到角落里躲起来,却被太子的侍卫拦住了。

“武才人,太子殿下让你过去伺候。”侍卫的语气很严厉。

武曌的心里一紧,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她硬着头皮,跟着侍卫走到太子的案几前。

“太子殿下,奴才给您倒酒。”武曌躬身行礼,拿起酒壶,手却忍不住发抖。

李承乾看着她,冷笑一声:“武才人,听说你很聪明,还会读书写字?”

“奴才只是略懂皮毛,不敢在太子殿下面前班门弄斧。”武曌低着头,不敢看他。

“哦?略懂皮毛?”李承乾拿起一杯酒,递给她,“既然你这么聪明,那就陪本太子喝一杯吧。”

武曌的心里一沉——她不会喝酒,而且她知道,太子肯定没安好心。她想推辞:“太子殿下,奴才不会喝酒,恐有失仪态,污了殿下的眼。”

“本太子让你喝,你就喝!”李承乾的语气很严厉,“怎么?你敢违抗本太子的命令?”

武曌的心里充满了恐惧,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在这时,李治突然走了过来:“太子哥哥,武才人不会喝酒,还是我陪你喝吧。”

李承乾皱了皱眉,不满地说:“三弟,这里没你的事,一边去!”

“太子哥哥,武才人是父皇封的才人,若是喝多了失态,父皇怪罪下来,谁也担待不起。”李治的语气很坚定,“还是我陪你喝吧。”

李承乾看着李治,眼神里带着几分敌意:“三弟,你是不是故意和我作对?”

“我不是故意和你作对,只是不想让武才人失态。”李治毫不畏惧地看着他。

就在这时,长孙皇后开口了:“承乾,既然治儿愿意陪你喝,你就别为难武才人了。”

李承乾不敢违抗长孙皇后的命令,只能冷哼一声:“好吧,既然母后开口了,我就不为难她。三弟,你陪我喝!”

李治拿起一杯酒,和李承乾碰了一下,一饮而尽。李承乾也喝了一杯,又倒了一杯:“再来!”

李治没有犹豫,又喝了一杯。就这样,两人一杯接一杯地喝着,很快,李治的脸色就变得通红,眼神也有些迷离。

武曌看着李治,心里很着急——她知道李治的酒量不好,再喝下去,肯定会喝醉的。她想阻止,却又不敢。

就在这时,李承乾突然站起来,一把抓住武曌的手腕:“武才人,本太子还没让你走呢!你不是很会读书吗?给本太子唱首歌听听!”

武曌的手腕被抓得很疼,她想挣脱,却挣脱不开:“太子殿下,奴才不会唱歌,您放过我吧。”

“不会唱歌?那你就给本太子跳支舞!”李承乾的语气很粗暴,“要是不跳,本太子就治你个抗命之罪!”

武曌的心里充满了绝望,她知道,太子是故意刁难她。就在这时,李治突然冲过来,推开李承乾的手:“太子哥哥,你放开她!”

李承乾没想到李治会突然动手,愣了一下,随即怒了:“三弟,你敢推我?”

“我只是不想让你为难武才人!”李治的眼神很坚定,虽然喝醉了,却依旧挡在武曌面前。

“好啊,你竟然为了一个宫女,敢和我作对!”李承乾气得浑身发抖,“来人啊,把这个宫女拉下去,杖责五十!”

侍卫们冲了过来,就要抓武曌。李治紧紧护着她:“谁敢动她!”

就在这时,太宗的声音响起:“住手!”

所有人都愣住了,纷纷看向主位。太宗的脸色很阴沉,显然是生气了:“承乾,你太过分了!武才人是朕封的,你凭什么杖责她?”

李承乾没想到太宗会突然开口,赶紧跪下:“父皇恕罪,儿臣只是觉得武才人不懂规矩,想教训她一下。”

“教训她?轮得到你吗?”太宗的语气很严厉,“你身为太子,应该以身作则,而不是在这里仗势欺人!罚你禁足东宫三个月,好好反省!”

“儿臣遵旨。”李承乾不敢反驳,只能不甘心地跪下谢恩。

太宗又看向李治:“治儿,你也太冲动了,以后不许再这样。”

“儿臣遵旨。”李治也跪下谢恩。

太宗叹了口气,对武曌说:“武才人,你受惊了,下去休息吧。”

“谢陛下恩典。”武曌躬身行礼,转身离开了大厅。

走出大厅,外面的寒风一吹,武曌才发现自己浑身都湿透了,冷汗把衣服都打湿了。她回头看了一眼大厅,看到李治正看着她,眼神里带着担忧。她笑了笑,对他点了点头,转身向自己的住处走去。

回到住处,武曌卸下金步摇,脱下那件淡粉色的宫装,瘫坐在椅子上。她的心里充满了后怕,若是太宗没有及时开口,她今天肯定会被杖责,甚至可能丢掉性命。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武曌以为是春桃,没好气地说:“我累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是我,李治。”门外传来李治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显然是喝醉了。

武曌赶紧站起来,打开门。李治站在门外,脸色通红,眼神迷离,身上带着浓浓的酒气。

“殿下,您怎么来了?”武曌惊讶地问。

“我担心你,来看看你。”李治走进来,晃了晃,差点摔倒。武曌赶紧扶住他。

“殿下,您喝醉了,我扶您回房休息吧。”武曌说。

“我不回去,我要陪着你。”李治的眼神很真诚,“我怕太子哥哥还会找你麻烦。”

武曌看着他,心里很感动,却又很无奈:“殿下,您放心,陛下已经罚了太子,他不会再找我麻烦了。您喝醉了,还是回去休息吧。”

“我不回去。”李治摇了摇头,突然抓住武曌的手,“武曌,我喜欢你。”

武曌的心里一震,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治看着她,眼神很认真,虽然喝醉了,却依旧很坚定:“武曌,我喜欢你,从第一次在御书房见到你,我就喜欢你了。我知道我配不上你,但是我会努力,我会变得更强大,我会保护你,永远保护你。”

武曌看着李治真诚的眼神,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在这个冰冷的宫里,在她最绝望的时候,这个少年皇子对她说了“我喜欢你”,这是她从未得到过的温暖和肯定。

“殿下……”武曌的声音有些沙哑,不知道该说什么。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长孙皇后的声音:“治儿,你在这里吗?”

李治的脸色一变,赶紧松开武曌的手:“母后来了,我得走了。”他顿了顿,对武曌说,“武曌,我说的是真的,我会保护你的。”说完,他转身跑了出去。

武曌看着李治的背影,摸了摸自己的手,上面还残留着李治的温度。她的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喜悦,有感动,还有一丝不安。她知道,李治对她的感情,若是被太宗和长孙皇后发现,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杀身之祸。

就在这时,她突然发现窗台上有一个小小的脚印,显然是有人在外面偷听。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是谁?是太子的人?还是长孙无忌的人?

她走到窗边,掀开窗帘的一角,外面一片漆黑,只有几盏宫灯在远处亮着,看不到任何人影。但她能感觉到,有一双眼睛在黑暗中盯着她,让她浑身不自在。

武曌握紧了手里的玉佩,又摸了摸领口的虎符碎片,心里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她知道,这场除夕宴上的风波,只是一个开始,更大的危险还在后面。而她和李治之间的感情,将会把他们卷入更深的漩涡之中。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纷纷扬扬的,像是要把整个东宫都掩埋。武曌看着窗外的雪景,心里一片茫然——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也不知道她和李治的感情,能不能经得起宫廷斗争的考验。她只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命运,已经和李治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貂珰

狩心游戏

虐文受死遁后他们都疯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一代女帝 武曌传奇
连载中沁紫云杉 /